《生命之书》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
简介
本书是克氏教诲的精选,诸多内容内地读者都不曾接触。对于尚未领略克氏智慧之光的人而言,它是最佳入门读物,深入浅出,完整详实。对于已经入门的读者而言,它是深化之书,厘清困惑,涤净烦忧。绝对值得再三阅读,细细品味。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劲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着?这时你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咫尺的细微声响。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封底推荐
当他进入我的屋里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 纪伯伦(Kahlil Gibran)
在我人生中,克里希那穆提曾深深地影响我,帮助我突破了重重的自我设限。
—— 迪帕克乔普拉(Deepak Chopra)
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带给人一种非比寻常的亲切感:优美、富有诗意,其博大精深犹如浩瀚的虚空一般。
——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言赤裸而富有启发性,它替代了障碍竞赛和捕鼠器,令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喜悦的过程。
——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听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就像在听佛陀传法,如此的力道,如此原创的大家之言。
—— 赫胥黎(Aldous Huxley)
一种深奥而新颖的自我认识之道,为个人解脱及成熟之爱带来更深的洞识。
—— 罗洛-梅(Rollo May)
我认为克里希那穆提为我们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意义就是:人必须为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外在的宗教或灵性上的权威所左右。
—— 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克里希那穆提带给我深思的机会,并促使我去追求自己几乎不理解的东西。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译序 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胡因梦
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阅读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罢了。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克氏在演讲时通常以“聆听”这个主题作为开场,接着便提出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涉及的则是自然浮现的人生议题。本书便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的。1985至 1986年间克氏的大限已近,这时他的讲题开始转向创造及全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也有跟这些主题相关的文摘。
他的视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个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关的。本书呈现出每周七个不同的主题,读者若想深入探索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欢迎你查阅与它们相关的原始著作。
1929年克氏展开了他此生的公开演讲,赫胥黎形容他的见解是“真正的大家之言”。他对于实相及自由本质的探讨,结集成了畅销数百万册的演说及对谈录,目前已经译成四十国语言。
克氏虽然生性害羞与谦逊,却不厌其烦地为大众宣讲了数千回没有草稿的演说,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任何人都可能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发现每个当下的实相。他的演说涵盖了个人及社会所有冲突的根由。完整而深入地觉察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乃是转化我们自己以及社会的必要行动。 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演说,他想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他答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或许只是去发现实相是什么,但不是经由某种修行体系而达成的。若是能靠 自己去探个究竟,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在生活里展现出这最深的实相……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衰萎,而实相是不会衰萎的。你可以在每 一个刹那的思想、关系、言语、姿态、微笑及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我都能发现它,并且活出它来 ——活出它就等于是发现它 ——那么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 教士;我们会变成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 ——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我想这就是我要演说的原因,或许这也是你们会来听讲的原因。”
“这些演说只提出问题,但不给予解答。因为了解问题就能得到解答。”人们经常向他提出问题,他的回答永远是:“让我们一起来 研究这个问题……”这样的方式往往能启动人们探索的意愿,而不是立即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对克而言,去推敲一个问题可以为探索带来动力,因此本书的文摘应 该被视为向读者提出的问题,而非立即到手的答案。
克氏曾经说过:“这些演讲的目的是为了与听者交流,而不是灌输一堆的观念。观念永远无法改变我们的心,也无法带来真正的领悟。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层次上达到真正的交流,便可能出现超越传教的深度理解……因此这些演说不是在有意无意地说服你们或劝阻你们。”克氏演讲 的风格非常简单,他既不想做上师,也不想做循循善诱的宗教导师,更不属于任何组织或教派,但人们越来越渴望听到他清晰而原创的教诲。他过世之前的演讲对象 已经遍及欧洲、北美、南美、澳洲和印度。
本书节录了克氏1933至1968年间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演说、对谈及著作。克氏的第一本畅销书《教育与人生的意义》,是在加州欧亥的一棵老橡树下完成的著作;第二本书《最初与最终的自由》,则是在1953至1954年间由哈珀与罗出版社发行的。
《生活导论》则是克氏在 1949至 1955年间以手写的方式记载下来的,内文在出版时未更动过一字。这本书是克氏与前来 探访他的友人的对谈日记,因此你会有一种和朋友一起无惧地探究人生的感觉。书中的这几篇文摘,约略地描述了当时的地点、景观和周遭的动物,从大自然的美景 逐渐转入对内在的困惑、焦虑及信念的探索。某些访谈录并没有收在《生活导论》的三本集子里,所以在本书中它们是第一次出现。
《迎向人生》及《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都是由克氏的友人玛丽?乐琴丝在 1963至 1964年间编撰的,负责发行的出版社也是哈珀与罗。这两本书是克氏与年轻人的问答记录,现在已经被视为宗教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人们理解实相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克氏从不认为自己的角色有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某回他对听众说:“讲者的话语本身并没有什 么重要性。真正重要的是,听者的心必须毫不费力地觉知自己一直处在理解的状态。如果不了解,而只是听一些表面的话语,那么我们势必会带走一堆的概念,然后 便根据它们而建立日常生活的模式,过着所谓的精神生活。”
1981年他曾经说过:“我们就像朋友一样,在某个晴朗的日子里坐在公园里谈人生,谈内心的问题,探究存在的本质,并且严肃地问自己,人生为什么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高度发展的心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好像只是为了生存似的?每天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一种折磨?也许我们会上教堂、追随一些政治或宗教领袖,但日常生活总是充满着扰动;虽然某些时刻也会出现短暂的喜悦或快乐,但生活始终布满着乌云。你和讲者是本着朋友的情谊来探讨这些问题的,因此彼此的心中有关怀,有诚挚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可能活在没有烦恼的状态里。”
一月 聆听·学习·权威·自我认识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选自《一月一日:自在地聆听》
一颗警醒的心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信仰或理想的,因为信仰或理想只会使你扭曲真实的觉知。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真相不符的东西。譬如我很贪婪、善妒,内心充满着暴力,那么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贪婪、不暴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论美或丑,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开始。美德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因为它会带来解脱。
选自《一月二十四日:无法限量的心》
一月一日 自在地聆听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这时你就会听到各式各样的声响,对不对?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一月二日 放下心中的障碍,倾听万籁
你以何种方式在听?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欲望、恐惧、焦虑和各种的投射在听?是不是只听自己想听的那些能够带来慰藉、满足和减轻痛苦的东西?如果你是透过欲望的屏障在听,那么很显然你听到的只可能是自己的独白和自己的欲求。还有别的聆听方式吗?其实你不但得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还得听见街上的噪音、鸟儿的啼声、一波波的海浪声、丈夫或妻子的说话声、朋友的嗓音以及小婴儿的哭声。只有不投射任何欲求,才能听得出声音里的意义。因此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屏障,真的去倾听万籁?
一月三日 超越语言
聆听是不易达成的一门艺术,但其中确实埋藏着美与高度的理解。我们应该怀着生命的深度去听,但我们听的方式之中总是有成见与某种既定的观点。我们无法单纯地听,我们的思想、结论和偏见总是会造成阻隔……若想真的聆听,我们的心必须安静,没有任何欲求,只是放松地觉知着一切。处在这种警醒而被动的状态里,才能听到成见之外的东西。
语言往往会造成困惑,它只是一种表面的沟通工具。若想进入超越语言的神交,你的听觉就必须维持在被动的警醒状态。心中有爱或许就懂得聆听了,不过真正能聆听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结果,达成目标;我们不断地在征服和克服问题,因此听的能力已经不见了。只有真正的聆听才能听到话中的诗意。
无欲无求,顺其自然
一月四日 安静地听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真的听过鸟叫。若想真的听见某个声音,你的心必须安静 ——这种静默并没有任何神秘色彩。譬如我想告诉你某件事,那么你的心就不能有各式各样的想法,你必须安静地听我说话。当你看着一朵小花时,你不能替它定名,不能将它归类,也不能说它属于哪一个物种 ——如果一直忙着做这些事,就看不见这朵花了。因此聆听是最困难的事之一,不论你的对象是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国会议员、资本家、妻子、小孩、邻居、公交车的司机,还是窗外的鸟儿,都要全心全意地听。只有在没有任何念头的情况下,你才能直接和对方的心相印,如此才能洞察对方的话是真是假。
再次点名《瓦尔登湖》
一月五日 聆听能带来自由
如果你费力地去听,那算不算是真正的聆听?费力的本身不就是一种阻碍听觉的内在扰动吗?当你在听某个令你喜悦的声音时,会不会觉得费力?你的心如果充满着谴责、辩解、比较等分心之事,就看不见真相,也无法如实见到错误了。
聆听本身便是一种完整的行动,这种行动能够带来解脱。然而你是真的想要听,还是只想去除内在的扰动?若是能一边聆听,一边觉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而不形成特定的思想模式,那么内在的扰动或许能止息下来。我们总是不断地企图做这个做那个,总想达到某种状态,或执著于某种经验而排斥另一种,所以我们的心才会充满着妄念,它永远无法倾听自己的挣扎和痛苦。简单一点!不要想变成什么或是想抓住某个经验。
继续强调无欲无求
一月六日 不费力地听
你现在正在听我说话,你并没有费力地集中注意力,你只是听而已;如果能听见话中的真相,就会发现自己的心产生了奇妙的变化——这份转变不是事先计划好的,也不是你所期待的;这种彻底的转化和变革并不是由头脑制造出来,而是由真相所主宰的。请容许我建议你:对一切事物都该本着这种方式去听,不只是对我的话语,而是对其他人的话,对鸟儿,对火车的汽笛声,对公交车经过时所发出的声响,都能本着这种方式去听。你会发现,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在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
一月七日 倾听内在的声音
发问者:当我在听你演讲时,我似乎了解了你话中的意思,但是一离开这里,我又弄不清楚了。我实在很想把你的话运用在我的生活里。
克氏:你应该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不是讲者的话。若是一味听从讲者的话语,他就会变成你的权威,进而左右你的理解 ——这是最恐怖的事,因为这么一来,你一定会建立起对权威的崇拜。因此你要做的事就是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你现在看到的是讲者描绘出的一幅图像,而这幅图像就是你的内在世界。这点若是厘清了,就可以看着自己的心,然后对自己说:“现在我终于看见自己的真相了,但我并不想对它做什么。”这么一来,心中的烦恼就止息了。可是你如果说“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真相,我必须改变眼前的状态”,那么你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设法去改变这个状态。当讲者在说话时,若是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内心,那么从这份倾听之中就会出现清明的认知,你的心会因此而变得健全茁壮。它既不臣服,也不抗拒;它会变得活泼,变得全神贯注——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的世界。
强调彻底接受当下的自我,彻底接纳此刻的自己。
一月八日 全神贯注地看
学习似乎是非常困难的事,聆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未真的聆听过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的心并不自由:我们的耳朵塞满了已知的事物,所以很难再听见什么了。若是能以整个生命去听,你的听便是一种解脱的要素,但不幸的是你从不真正地听,所以无法有真实的领悟。
只有把全部的生命投注在某个事物上,你才能了解它,但如果学习是被强迫的,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成了一种知识的累积。学习如同阅读小说一样,必须全神贯注地读,才能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结构。即使想了解春天的新叶或盛夏的绿叶,也必须全心全意地观察它对称的纹理,去感觉它的质地,如此才能了解这片叶子的本质。在一片小小的叶子里,就有惊人的活力与美。若想认识一片叶子、一朵小花、天上的浮云或落日,就必须全心全意地看着它们。
一月九日 学习需要一颗安静的心
你得靠自己才能发现新的事物,因此刚上路时必须放下一切的累赘,尤其是知识。透过知识和信仰去经验人生是比较容易的事,然而这样的经验只是自我投射的产物罢了,它们通常是虚假不实的。若想为自己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就不能背负着老旧的包袱,尤其是知识 ——别人的知识无论多么伟大,都不属于你。你总是把知识当成一种追求安全感的工具,你想确保自己的经验能够跟佛陀和基督一样,可是一个不断借由知识来保护自己的人,很显然并不是真正的求道者。
放下过去,忘掉知识,那难道不会阻碍知识之间的相互映照,“英雄所见略同”?特别是多学科之间的同构,共通之处。例如《GEB》这种唤起对涌现的体悟,在夸张地领域跨度下的那种相互映照(数学,音乐,美术),更能令人生出对宇宙的敬畏之心。
若想发现真相是什么,就不能追随任何途径。当你在做实验或是想发现新东西的时候,你的头脑必须安静下来,不是吗?一个充满着知识的头脑,只会阻碍你看到崭新的事物。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头脑的活动已经变得过于重要,它不断地阻碍我们看到崭新的事物,使我们无法看见与已知同时发生的另一个东西。因此知识便是求道者的障碍,它使得我们无法体悟那个在时间之外的东西。
一月十日 学习不是一种经验
“学习”这个词具有很深的意义。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学习意味着累积知识、技术、工艺或语文能力。另外还有一种心理上的学习方式——透过以往的经验去学习。不论是眼前或过往的经验,都会留下一些源自于传统、社会或种族记忆的残渣。因此,学习如何面对人生有两种方式:一是心理上的学习,二是外在知识的累积。其实这两种方式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是重叠的。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以往学过的修炼方法或曾经学到的任何技术,我们要探索的只有心理上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从传统、知识和经验承继下来的各种方法。我们总是称这样的方式为学习,但我很怀疑这类的方式是不是正确。我现在说的并不是语言或技术上的学习,我是在质疑是否真有心理上的学习这回事。我们的心在过往学会了某些事,然后就以这样的记忆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心总是按照旧有的记忆来诠释眼前的人生或新的挑战,但这样的方式就是真的在学习吗?学习不就是去学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吗?如果只是在已知的记忆中添加一些新的东西,那就不是真的在学习了。
一月十一日 何时才能学习
探索和学习是心智本有的作用,因此这里所指的学习并不是透过记忆去累积知识,而是有能力清晰地思考,神志清明而不带任何幻觉,只看事实而不从信念或理想来看事情。若是抱着一堆的成见,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只是一味地获取信息或知识并不是真的在学习,学习指的是渴望去理解以及因喜爱而去做某件事。只有在不强迫的情况下才能真的有所学习,而强迫有许多种形式,对不对?譬如很隐微的赏罚手段,说服式的鼓励,威胁或试图影响别人,都是不同的强迫形式。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学习必须借由比较才能产生作用,其实真相刚好相反。比较只会造成挫折感,助长忌妒之心,也就是所谓的竞争性。如同其他形式的说服一样,比较只会阻碍学习,助长恐惧。
一月十二日 学习不是一种累积
学习和累积知识是两回事。学习是不断地在进行的一种觉察的活动,而不是从累积的事物中采取行动。大部分的人都把知识变成了记忆、概念和经验,然后基于这些东西来采取行动。换句话说,我们总是从知识、学会的技术、过往的经验和传统或自己的偏好来采取行动;基于这样的背景、经验和传统,我们做出了各种举动。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我不知道你以前有没有质疑过这件事:到底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获取知识?……学习不是一种累积。你不能把学习这件事变成一个囤积知识的仓库,然后从这些库存中采取行动;你只能一边生活一边学,因此没有一刻是倒退的或退化的。
汗流浃背了
一月十三日 学习是没有历史的
每个人都必须发现智慧这个东西,而它绝非知识的产物。知识和智能是无法并行的,有了成熟的知识才能产生智能。如果不认识自己,内心不会有秩序,那么也就不可能有美德了。但认识自己和累积对自己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个不断在累积知识的心是学不到什么的,它只能累积一些信息和经验,然后基于这个背景去学一些东西,因此它从未真的领会什么。学习只可能在眼前这一刻进行,它是没有历史的。如果你说“我已经学会了!”的话,那么你所学到的东西就变成了知识。你可以把累积下来的知识诠释成概念,但进一步的学习就停止了。只有一个不累积而永远在学习的心,才能了解这个所谓的“我”是什么。我只能试着去认识自我的整个结构、本质及其内容,但我不能抱着旧有的知识、经验或受限的心来认识它,因为这么一来我只是在诠释而非学习,我的眼睛已经被历史的乌云所遮蔽。
一月十四日 权威会阻碍学习
我们通常是借着读书、经验或师长的指导而学习。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决定自己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该想什么或不该想什么,该如何感觉或反应,等等。借着经验、研究、分析、探究及反省,我们把知识累积成了记忆,然后又按照这些记忆来面对进一步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学的东西才会越来越多……但我认为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若想了解这个方式,就必须彻底摆脱心中的权威,否则你只能接受指导,然后复诵自己所听到的话语。了解权威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权威往往会阻碍我们学习,而学习并不是把知识累积成记忆。记忆永远会造成固定的反应模式,其中是没有自由的。一个受制于知识、接受别人指导的人,一定会被他所学的东西拖累。他也许会变得非常博学,然而他所学到的知识只会阻碍心中的自由,使他无法真的有所领悟。
认识到 YJango 课程里那种模型,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月十五日 摧毁即是创造
若想得到自由,就必须检视权威的整个架构是什么,然后粉碎掉这个肮脏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能量的,包括生理上的能量及心理上的能量。如果你的心中一直冲突不断,能量就会遭到耗损和破坏。但若是能理解冲突的整个过程,便能止息冲突而变得精力充沛,然后就能拆掉那座已经建造了数千年但毫无意义的老房子。你知道,摧毁就是一种创造。我们必须摧毁的不是建筑物、社会体制或经济制度,而是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底端的防卫倾向,以及被合理化的各种对安全感的需求。我们必须拆解掉这一切,让自己变得不设防,因为只有不设防的心才能付出爱与温暖,然后才能了解野心和权威倾向是怎么一回事。你会开始认清在什么情况之下权威是必要的——譬如警察执勤这样的权威就是必要的。若想了解权威的真相——精神上师、指导灵或其他形式的权威——心必须清醒而敏锐,头脑不能迟钝昏沉,然后你就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求知、培养各种能力。
一月十六日 美德是不带有权威性的
人心能不能摆脱所有的权威?这意味着从恐惧之中解放出来,不再追随什么。若是能做到这一点,人类就不会因模仿而变得机械化。毕竟美德或伦理不是可以被仿效的东西,一旦演变成机械化的模式,美德就不见了。美德如同谦虚一样,是无法培养的,你只能在每个当下活出它们来。心若是不谦虚是无法学习的。社会所谓的道德并不是道德,因为它允许竞争、贪婪和野心,所以是在鼓励不道德的行为。美德则是超越道德的一种东西,缺少了美德,人生不会有秩序,而秩序并不是按照某种公式或模式就能发展出来的。一个按照公式来锻炼自己的人,只会为自己制造出不道德的结果。心若是渴望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德,就会向外投射出一个权威的对象,然后又会把自己的经验、知识当成一种依持,于是便造成了持续不断的模仿和复诵。心理上的依持只会摧毁美德,因为美德是一种永远在流动的东西,它是无法培养的。爱或谦虚也是无法培养的,其中自有美德。缺少了活泼自然的美德,我们就无法清晰地思考了。
一月十七日 受制于权威的心
心有没有可能不受制约——从各种的宗教派别、迷信和恐惧中成长的心,能不能摆脱掉自己的局限,创造出崭新的心智?老旧的心总是受制于权威的束缚。我所谓的权威指的并不是法律赋予一个人的权力,我指的是所有的传统、知识与经验,以及利用权威得到安全感,并且想保住这份安全感。毕竟我们的心是永远在追寻的——它永远想找到一个安全而不受干扰的居所。我所指的权威可能是利用某种理念或所谓的神来成一家之言,可是却毫无实质上的精神修为。理念并非事实,它是虚构出来的。你或许相信有神,但神毕竟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一种东西。若想真的发现神,你必须彻底摧毁所有虚构出来的东西。老旧的心是充满着恐惧和野心的,它既怕死亡,也怕活着,更不想与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它一直都在寻求永恒及安全感。
一月十八日 起步便是解脱
我们既渴望操控别人,也渴望被操控,若是能理解其背后的驱力,也许就不会受到权威的影响而变得瘫痪了。我们总是渴望能做得正确、成功,知晓一切,而这份想要确知,想让一切都能永恒不变的欲望,往往会借着个人经验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也会在外界制造出社会、家庭、宗教等的权威。但若是刻意去忽视权威,或摆脱掉所有象征权威的东西,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脱离某种传统而臣服于另一种传统,离开某个精神领袖去追随另一个,都不过是表面的姿态罢了。若想觉察臣服于权威的整个过程,认清内心的真相,了解并转化那份想要确知的欲望,就必须发展出觉察力和洞见。其实起步便是解脱,不是到了结尾才获得解脱。
一月十九日 从无明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我们总是怀着恐惧和希望在听,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启蒙,而无法靠自己去觉察和理解。如果某个开悟的人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接受他;若是不能,我们又会继续寻找另一个能满足我们的人。因此大部分人所渴望的只是不同层次的满足罢了。但重点并不是去发现谁开悟了,而是要了解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权威能够让你认识自己,缺乏自我认识,你是不可能解除无明和痛苦的。
一月二十日 为什么要追随权威
我们为什么要追随权威,接受他们的说法?追随了某个权威,接受了他的见解之后,我们又会开始质疑这一切。所以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寻求权威和后续的幻灭,其实是一种痛苦的历程。我们会去谴责或批评那个被我们认可的权威、领袖或精神导师,但从不检视一下为什么会渴望找到一个能指导我们的人。若是能了解这份渴望,就会明白“怀疑”是什么了。
一月二十一日 领导者与追随者都会被权威腐化
自我觉察是非常艰难的事,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偏好虚构出来的简便方法。因此我们总是任由权威来模塑我们的生命。这里所谓的权威可能是国家领袖,也可能是个人精神上的救主、上师或指导灵。任何一种权威都会使我们变得盲目,并助长轻忽的态度。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审慎的思考是很痛苦的事,所以就把自己托付给权威。权威会助长权力,权力一集中就会造成腐化。不只是权力的行使者,连追随者也会变得迂腐。臣服于某个指导灵或是他的代言人往往会使你走上邪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永无止境的内在冲突,而不是去强调那个指导你的人或是他所行使的方法。强调指导灵或传教者的重要,只会使你偏离主题,忽略掉内心的冲突。
一月二十三日 自我认识只有过程,没有结尾
若想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发展出自我认识的能力,而自我觉察是世上最困难的一件事。认识自己并不需要摆脱关系,活在孤立的状态里。你不能借由遗世孤立的修行来认识自己,也不能借由心理咨询、与僧人谈话或是阅读一些书籍来认识自己。自我认识很显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若想真的认识自己,就必须在行动中、互动关系里觉察自己。你只能在关系互动的过程中,而非孤立退缩的状态里发现自己的真相。关系指的就是你跟社会、妻子、丈夫、兄弟或别的人互动。若想发现自己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心必须保持警觉,敏于观察。
通过互动来自我认识
一月二十四日 无法限量的心
个人产生转化才能带来世界的转变,因为自我就是人类整体存在过程的一部分。若想转化自己,必须认识自己,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你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也不可能产生任何转变。你必须如实地认识自己,而不是希望自己能变成别的模样,后者只是虚而不实的理想罢了。认识自己需要极为警醒的心智,因为你每一个当下都在不断地改变。跟得上心念的变化,你就不会受制于任何教条、信仰或特定的行为模式。你必须有觉知才能认识自己。一颗警醒的心是没有先入为主的信仰或理想的,因为信仰或理想只会使你扭曲真实的觉知。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真相不符的东西。譬如我很贪婪、善妒,内心充满着暴力,那么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贪婪、不暴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论美或丑,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开始。美德是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因为它会带来解脱。
想起之前一层层掀开遮蔽
这里“美德”换“真诚”更合适。
一月二十五日 在当下进行自我认识
缺少了自我认识,我们的经验往往会助长幻觉;如果有了自我认识,我们就能立即面对经验所带来的挑战,而不会留下记忆的残渣。自我认识就是在每个当下发现自己的动机、欲求、思想和偏好。你不能把经验分成“你的”或“我的”,“我的经验”这几个字就代表着无明与幻觉。
一月二十六日 借由自我认识来创造
自我认识是没有方法的,追求方法其实暗示着想达成某种结果,而这便是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东西。我们追随权威——人、体系或是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想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来建立起安全感。我们并不想了解自己,譬如我们的冲动、各种反应及思想的来龙去脉。我们宁愿追求一个能带来结果的修行体系,但追求某个修行体系,很显然就是在追求安全感和确定性,其结果必定是不了解自己。若想遵循某个方法,就必须有权威的指导者——老师、上师、救主、指导灵,等等——来保证我们达到某个结果,很显然这并不是自我认识之道。权威只会阻碍我们了解自己,不是吗?在权威或指导者的庇荫之下,你可能会暂时得到安全或幸福,但这并不是真的去了解内心的活动。权威的本质就是在阻碍完整的自我觉察,它最终一定会破坏内心的自由。心里有了自由,才会有创造力。只有透过自我认识才能产生创造力。
一月二十七日 安详的心,单纯的心
平静而单纯的头脑
若是能觉知自己,就会发现活着本是一种不断在揭露自我的过程。自我的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只能透过关系的互动、日常的活动、说话的方式、下评论和算计的方式,以及谴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揭露它。这一切的活动都能呈现出思维的局限,因此觉知这整个过程难道不重要吗?只有在每个当下觉知自己的真相,才能发现那超越时间的永恒。缺少了自我认识,永恒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不认识自己,永恒就变成了一堆的说辞、象征、推论、教条、信仰,以及头脑可以借以逃避的幻觉。但若是能开始了解这个“我”以及它所介入的日常活动,那个超越时间、无以名之的境界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但这永恒的境界并不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奖赏,它是无法求取的,你的头脑根本无法领略它。只有当你的头脑安静下来的时候,它才会降临。若想让头脑安静下来,就不能继续累积、谴责、批判或衡量。只有一颗单纯的心才能了解实相是什么。善于分析和算计的心是不单纯的,它总是充满着知识、信息和念头。
一月二十八日 自我觉知
没有对自身的觉知,无论你做什么,不可能有静心的状态。我的意思是,通过自我觉知了解每一个念头,每一个状态,每一个用词和每一个心情;了解你头脑的活动—不是去了解那个超我,那个大我;没有这个东西;那个高灵,那个本源只是在思想的领地里的一个念想而已。思想只是你的条件作用的结果,思想是你的记忆的反应—无论那个记忆是祖先的还是即刻的。没有首先建立深厚的牢固的基础(德行来自于自我觉知),就想去静心冥想,是纯粹的自欺欺人和绝对没有用的。请注意,理解这一点对那些认真修行的人很重要。因为如果你不那样做,你的静修和实际生活被割裂分开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割裂中, 你尽管用你的余生来静修, 做各种各样的姿势, 你的视野始终不会超出你的鼻子;无论你做什么姿势或做任何事情,都将毫无意义……了解什么是自我觉知很重要,那就是对那个扎根在一堆记忆中的“我”保持你的意识,不作任何选择——只是保持觉知没有任何解释,仅仅去观察头脑的运动。但是当你只是想通过观察来积累资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去达成什么,不去达成什么,那么这个观察就被阻挡了;如果你那样做,你就阻止了头脑就其本性上的活生生的运动进程。那就是说,我要去察觉和看清那个真相,那个真实的和原本的。如果我带着一个念头,一种见解去接近它—诸如“我不要”,“我必须”这些记忆的反应—那样那原本的运动就被打搅和阻挡了;也因此,你就学不到什么。
不带任何目的去观察
第一次意识到,并问自己:“我”是谁?
我是高二/三的时候。
第一次的自我觉醒。
第一次“灵魂离体”,看到自己。
一月二十九日 创造性的空无
你是否能聆听这些话语就象土壤接纳种子并看清头脑是不是能够自由,清空?只有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而非断断续续地去了解所有它自己的投射、它自己的活动,头脑才能变空。那样你就会发现答案,那样你就会知道转变不经请求,悄然而至,那种创造性的空无状态不是一件可以培养的事情—它就在那里,暗中显现,不邀而到,只有在那种状态下,才有新生、新鲜和变革。
一月三十日 自我认知
正确的思考来自自我认知。没有对你自己的了解,你就失去了思考的基础;没有自我认知,你所思考的就不是真实的。你和这个世界不是两个带着各自问题的不同存在;你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的问题也是这个世界的问题。你也许是某种趋势或环境影响的产物,但是根本上你并不是与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同。从内在讲我们非常相似;我们都受贪婪、憎恶、恐惧、野心诸如此类的驱动。我们的信仰,希望和渴慕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我们是一体的;我们都是人类,虽然经济、政治和偏见等人为的藩篱把我们分隔开了。如果你杀了另一个人,你是在毁灭你自己。你是全部的中心,不了解你自己就无法了解真相。我们对这个人类整体有一个理性上的了解,但是我们把理性和情感分隔起来,因而也就永远也不会有人类一体的鲜明体验。
一月三十一日 关系是一面镜子
自我认知没有任何公式可以依据。你可以找心理学家或心理分析师帮你发现自己,但那根本不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在觉知到那处于时时刻刻揭露自己真正样子的各种关系之中的我们自己的时候才产生的。关系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见真实的样子。但是大多数人在各种关系中不能够注意自己,因为我们马上就会开始责备或修正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判断,我们估量,我们比较,我们否认或接受,但是我们从未观察真实的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做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然而只有这样才是自我认知的起点。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不受扭曲的各种关系的特殊镜子中去观察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去看这面镜子,看清楚真实所在,不谴责,不判断,不计较地觉知它——当一个人带着全部的热忱这样做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头脑有能力从各种条件反应中解放它自己;也只有在那时头脑才获得自由去揭示那超越于思想领域的所在。毕竟,无论头脑多么博学或狭隘,无论它是被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限制、局限住了,任何一类这种条件反应都还是在思想的领域内。而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某种东西。
二月 变成·信仰·行动·善与恶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处心积虑地营造出大师和弟子的阶级之分、救主与罪人的分别、开悟者与未开悟之人的差距,就是在否定爱。剥削者即被剥削的人,他永远会在黑暗的幻觉里寻找令他畅快的狩猎场。真正重要的是去了解心中不断在冲突的欲望,而这份了解只能透过自我认识和不断地觉察才会产生。
选自《二月四日:自我扩张的机会》
为什么要把生命划分成善与恶?难道问题不是出在缺少觉知吗?很显然心若是能完整地觉知,保持警醒和警觉,就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了,存在的只有完全觉醒的状态。这样良善就不再是一种质量或美德,而是爱的真实示现。爱如果示现出来,就没有所谓的善或恶了。你如果真的爱某个人,是不会去思考善恶问题的,你整个人都充满着爱。只有当爱或全神贯注的觉知不见了,才会有真相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选自《二月二十二日:二元对立的冲突》
二月一日 “变成”就是一种竞争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变成”的过程。假设我很穷,便自然会朝着致富的目标前进。如果我很丑,就会想变得美丽一点。因此我的人生永远处在变成某种状态的过程里。然而不论我们想转变成任何一种境界或状态,里面都有责难、反应、定名和存档的活动。因此“变成”就是一种痛苦和竞争心态,不是吗?这是一场无止境的挣扎:我现在是这样,但我总想变成那样。
二月二日 “变成”就是不和谐
头脑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想法,于是我们立刻想变成那个状态,然而这只是欲望的投射罢了。你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状态,你想变成自己比较喜欢的另一种状态,但这份理想充其量只是一种自我投射。我们投射出来的状态看似相反,其实只是当下真相的延伸或稍加修正罢了。这份投射之中充满着矛盾,我们努力地想变成某个东西,但那个东西原本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你能不能认清这是头脑耍弄自己的一种把戏,其实你追求的只是自己的投射、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妄想。譬如你的内心有暴力倾向,于是你很努力地想变成一个非暴力的人,然而这非暴力的理想只是思想的投射罢了。
若是能察觉自己被头脑耍弄了,就会看到这份理想的虚假不实。追求某种幻觉一定会导致内心的不和谐。所有的变成活动、所有的自我冲突都是不和谐的。一旦察觉自己被头脑耍弄了,你的心自然会安住于当下的真相。能够摆脱所有的理想、较量、谴责及变成的活动,心智活动的整个结构就瓦解了,这时当下的真相会彻底转化。只要你为当下的真相冠上名称,头脑和当下的真相就会产生对待关系;若是没有定名的活动,当下的问题自然会消失,而凭着这份转化就能带来内心的和谐。
缸中之脑
二月三日 粗钝的心能否变得敏感
请聆听这个问题背后的意义。假设我的心很粗钝,而我想变得敏感一点,那么这份想变得敏感的欲望,不就是一种粗钝的状态吗?请仔细地观察这一点。如果我发现自己是粗钝的,但并不想立刻改变这个状态,而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去了解什么是粗钝 ——我吃东西时的贪婪模样,我对待别人的粗鲁态度,我的傲慢,我的一些粗俗的习惯和思想 ——那么这份观察的本身就会转化我当下的状态。同样的,假如我很愚钝,却告诉自己要变得聪明一点,那么这份努力的本身便是一种愚钝的形式,因此重点就在于了解愚钝是什么。其实不论怎么努力,我还是愚钝的;或许我能引用书本里的名言,复诵一些伟大智者的思想,但基本上我仍然是愚钝的。但如果能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愚钝的表现 ——如何对待用人、邻居、穷人或富人,等等——那么这份觉知就会破解我们的愚钝。
啊?观其行/形,能破解愚钝?
二月四日 自我扩张的机会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你也许渴望兄弟爱,但是一个追求卓越境界的人如何能体认兄弟爱呢?你也许会耻笑世俗的头衔,但是一个承认指导灵、救主或上师的人,不就是在抱持着世俗的态度吗?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爱是没有界分的,你无法在缺少爱的情况下逐渐发展出爱,你只能毫无拣择地觉察自己没有在爱,然后才可能得到转化。处心积虑地营造出大师和弟子的阶级之分、救主与罪人的分别、开悟者与未开悟之人的差距,就是在否定爱。剥削者即被剥削的人,他永远会在黑暗的幻觉里寻找令他畅快的狩猎场。你为自己制造出了你和神或实相的区隔,因为你的心一直想得到安全感和确定性。这层区隔是无法借由宗教仪式、刻意的修炼或自我牺牲来弥合的;没有任何指导灵或上师能领你证入实相或瓦解这层区隔,因为区隔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
只能自悟
真正重要的是去了解心中不断在冲突的欲望,而这份了解只能透过自我认识和不断地觉察才会产生。
二月五日 超越所有的经验
你必须有高度的智慧、警觉性和不间断的觉知力,才能了解自己。如果你很坚决地想要消弭自我,你的自我就会被强化。当你说“我要消除掉这个东西”的那一刻,便落入了寻伺自我有没有被消弭的活动里,如此一来自我就被强化了。因此,自我如何才能超越它自己的经验呢?你会发现创造与自我的经验是无关的,只有当自我消失时,创造才会出现。创造不是一种自我投射,它跟心智活动无关,它是超越所有经验的。因此心有没有可能静止下来,不产生识别的活动,也不去经验什么,这样创造才可能发生 ——换句话说,自我的活动已经消失了。自我正是问题所在,不是吗?心智的任何一种活动,不论是正向或负向的,都是一种强化自我的经验,那么心智有没有可能不产生辨识的活动?
只有当心完全寂静时,这件事才可能发生。
或者说,当我那时观察剖析自我时,当我一层层揭开心之遮蔽,用洞察之光穿透心头萦绕的乌云时,就已经自然而然地处于不可逆,不可言说的觉醒(过程)中了?
或者说,一切只是恰好发生。
二月六日 自我是什么 ?
追求个人的权力、地位、野心及权威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自我,因此重点就在了解这个自我。请容许我在这里提醒你们:你我必须是独立的个体,而非隶属于某个阶级、社会或风土人情的人。如此我们才能真的了解自己,并且有能力转化它,然后世界才能产生真正的变革。只要一落入组织结构,自我就会在其中寻找安全感。你我如果能在日常生活里真的去认识自己,真的去爱,那么这个世界所迫切需要的变革就会出现。
我所谓的自我,指的就是各种的概念、记忆、结论、经验、可以被道出或不能被道出的意图、想要或不想要的状态或无意识里所累积的各种记忆 ——包括种族的、团体的、个人的或宗族的历史。我们所追求的这一切都是自我,而自我可能投射成外在的行动或精神上的美德,还包括不断地想变得更好的竞争性在内。这整个过程便是自我的活动,我们必须面对它,才能了解它。
自我是个邪恶的东西,我刻意用“邪恶”这个词,是因为邪恶会造成界分。自我的活动无论看似多么高尚,其实都是孤立的,会造成界分的。这点我们都很清楚了。我们同时也清楚当自我消失的那一刻,不凡的境界就会出现,因为其中不再有吃力或费力的感觉。只有当爱出现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
二月七日 当爱出现时,自我就消失了
实相是无法被辨认出来的。若想让实相出现,那么所有的信念、知识、经验、美德以及对美德的追求,都必须消解掉。
一个刻意在追求美德的人是永远无法发现实相的,或许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然而他绝不是一个通透实相、彻底了悟的人。实相必须变成你的存在,方能通透它。一个有美德的人往往富有正义感,然而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是无法了悟实相的,因为美德对他而言只是一种自我包装或自我强化。他追求的永远是美德这个东西,只要他一说出“我不能贪婪”,就会经验到不贪婪的状态,如此一来他的自我就被强化了。所以淳朴才会变得这么重要,不只是物质上的淳朴,还包括知识和信仰上的淳朴。
知识的诅咒 again
一个拥有物质财富的人或是拥有丰富学养及信仰的人,永远无法发现光明是什么,他只会带来不幸和灾祸。但你我若是能认识自我的整个运作方式,我们就会了解什么是爱。我可以很确定地对你说,这是唯一能改造世界的方式。爱绝不是一种自我的活动,自我根本不认识爱。只要一说出“爱”这个字,你就会经验到它,于是真正的爱就不见了。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
说出爱这个字,与之相关的那些感知和记忆(影视剧,小说,其他人的故事)就会被它联系起来,形成一团记忆之网或者说记忆之迷雾,遮蔽真实,遮盖实相,阻碍对真实的爱的感知。反之,要想真正的体认到爱,那自我就必须消解。
言灵。文字障。
二月八日 了解当下的真相
一个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会渴望拥有信仰。一个有爱的人是没有信仰的 ——他只是去爱就够了。消耗在心智活动里的人往往会有各种的信念,因为头脑总是不断地追寻安全感和保障。他永远在躲避危险,所以会不断地建立概念、信念和理想来保护自己。然而直接面对暴力会发生什么事?你会变成社会里的危险分子。心总是会预见危险,所以它说:“我十年后一定能达到非暴力的境界。”但这只是一种虚构罢了……了解当下的真相比制造出理想重要得多。
理想是虚构出来的,当下的真相却是真实的。若想了解当下的真相,必须具备敏捷而毫无偏见的心智。就因为我们不想面对和了解当下的真相,所以才发明了各种逃避的方式,然后又美其名为理想或信仰。只有看见虚构便是虚构,我们的心才能觉知到当下的真相。一个被虚构所困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发现真相是什么。因此我们必须去了解自己的关系、自己的观念,以及我们对自己所抱持的想法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虚假的东西之后,才能认识什么是真实。不先去除无明,不可能解脱,抱着一颗无明的心去追求解脱是徒劳无益的事。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和人、事及观念之间的关系。心一旦认清什么是虚假,真实的东西就会出现,喜乐也会随之而至。
无明
无明在何处?就住在我们心里,控制了我们的意识,让我们颠倒梦想、行为失态。无明,它幻化出贪、嗔、痴三毒,污染我们的心灵,遮蔽了我们本有的佛性光辉。
一觉则破。
二月九日 信仰
信仰会不会带来热忱?热忱能不能不靠信仰来支撑,或者热忱是不是必要的?还是有另一种不同的能量、活力及动力?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热衷于某些事,我们对于参加演唱会、锻炼身体或出外野餐都十分热衷,我们的热情必须随时得到滋养,否则就会衰退,那时我们又得寻找另一个可以热衷的目标。那么有没有一种不需要靠信仰来支撑的能量或动力?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信仰吗?如果真的需要,理由是什么?眼前存在的山河、大地及阳光是不需要我们去信仰的,和太太吵架这件事也不需要信仰。我们更不需要去相信人生是充满痛苦和无尽野心的,因为这就是事实。只有当我们想逃避事实躲进幻觉里的时候,才需要信仰。
二月十日 被信仰所搅扰
你所信奉的宗教以及你对神的信仰,都是一种对眼前事实的逃避,因此这种形式的信仰并不是真正的精神修为。一个以不实手段残忍地剥削别人而致富的人,通常都信仰神。若是不假思索地信仰神,往往会产生怀疑、羡慕、狡猾与冷酷的心态,而我们能借着不诚实及狡猾的手段来认识神吗? 收藏一堆的经书以及各种象征神的品,就代表你是真正的宗教人士吗? 因此宗教并不是为了逃避事实,宗教修持乃是去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的言行举止,譬如自己是如何对待佣人、妻子、孩子和邻居的。若是不了解自己跟邻居、社会、配偶及孩子的关系,你就会充满着各种困惑无明。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只会制造出更多的冲突与问题。一个总是在逃避真相,认不清关系中的事实的人,永远也无法发现神。被信仰所搅扰是不可能认识实相的,但心若是能了解它跟财物、人及概念的关系,就不会被关系制造出来的问题所困扰,也不会采取退缩的解决办法,它会去彻底了解爱是什么——这样的心就能体悟实相。
二月十一日 超越信仰
我们发现人生是丑陋、痛苦和悲哀的,于是就想找到一种理论、满足或可以依循的教条来解释人生的情境,如此一来我们就落入了解释、理论和文字障里。逐渐地,我们的信仰会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无法动摇。其实在这些信仰和教条的背后,始终埋藏着一股对未知的恐惧,但我们从不去观察这份恐惧,我们只是不断地在逃避它。
信仰越是强烈,我们就越武断。
若是能检视我们对印度教或佛教等的信仰,就会发现信仰只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每一种教派、每一种信仰都有一连串的仪式,但这种强制性的仪式只会让人变得盲目和对立。因此一开始我们确实很想弄清楚什么是实相,我们很想知道人生的不幸、挣扎和痛苦到底有什么意义,但不久我们就落入到信仰、宗教仪式和各种的理论中。
信仰是腐败的,因为藏身于信仰和道德教条背后的自我,会借由这些东西来膨胀自己,壮大自己。我们总以为信仰某个东西就是一种精神修为,若是没有任何信仰,你可能会被视为无神论者而遭到社会的谴责。某一个社会可能会谴责那些信神的人,另一个社会却可能谴责那些不信神的人,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差别。但宗教就这么演变成了一种跟信仰有关的事,而信仰又会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就永远也得不到自由了。但只有一颗自由的心才能发现实相或神是什么,这绝不是借由信仰而达成的,因为你的信仰只会投射出你所认为的神和实相。
二月十二日 信仰造成的隔阂
如果你信上帝而另一个人不信,那么你的信仰就会造成你和这个人的对立。印度教、佛教或基督教都是借由信仰而组织成的,所以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裂。我们因为困惑无明,所以总想借着信仰来厘清心中的困惑。换句话说,我们把信仰强加在自己的困惑之上,并期待困惑能因此而消解掉。其实信仰只是一种对困惑无明的逃避,它不能帮助我们面对和了解眼前的事实。了解心中的困惑无明并不需要透过信仰,因为信仰只会造成我们与烦恼之间的隔阂。
一个相信上帝、天国或其他宗教形式的人,总是在逃避自己的真相。你难道没见过一些信仰神祗,时常做火供,不停地持咒,但是在日常生活里却总是在欺骗、掌控、以不实和冷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吗? 这样的人真的能发现神吗? 这样的人真的是在追寻神吗? 神是可以借由持咒或信仰而被发现的吗? 但人们还是每天到庙里上香,礼拜上苍,做尽所有的事来逃避自己的真相——这样的人你通常都很尊敬,因为他们跟你是一样的。
二月十三日 焕然一新地面对人生
大部分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投入一种信仰里。我并不是在攻击信仰这件事,而是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会接受信仰这个东西。了解信仰背后的动机,不但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去做这件事,还能帮助我们从其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政治和宗教上的信念确实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困扰和对立,但我们并不想放弃它们。不论是印度都、基督教或佛教,都有无数的派别,政治上也有各种意识形态之分,它们不断地在谴责对方,企图改变彼此的信仰。因此信仰很显然会造成分化,制造出狭隘的心态,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生活中摆脱所有的信仰?这件事只有在研究清楚自己和信仰的关系之后,才能办得到。
我们真的有可能活在完全没有信仰的世界吗?我指的不是以某种信仰取代一种信仰,而是要彻底摆脱所有的信仰,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个当下焕然一新地面对人生,完全不从历史的局限中产生反应,这样就不会制造出我们和真相之间的障碍。
二月十四日 信仰会阻碍真实的理解
如果没有信仰,我们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会不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感到恐惧? 如果我们的行动不奠基在信念之上——譬如上帝、帝国主义或任何一种宗教的教条——我们往往会感到迷失,对不对?
其实这种接受信念的态度就是在掩盖内心的恐惧——怕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抓不住。但是一个杯子必须空了才有用,心如果充满着各种信念、教条、主张或别人的思想,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创意它只会重复别人的话语。因此逃避恐惧——对空虚、孤独、停滞不动没有成就、不能成为什么的恐惧——就是我们接受各种信仰或信念的理由。然而接受一种信仰或信念,真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刚好相反,所有政治或宗教上的信念只会阻碍我们了解自己。这就像是一层屏障,使我们无法看清楚自己。因此我们能不能不带着任何信念去看自己? 若是去除了这些信念,剩下的还有什么? 心若是没有任何可以认同的信念,自然会有能力如实观察自己,很显然这便是了解自己的开端。
二月十五日 直接观察
概念为什么会根植于我们的内心? 为什么事实不及概念来得重要?为什么理论或概念会比事实重要? 是不是因为我们无法了解事实,没有能力了解事实,还是因为害怕面对事实? 就因为害怕面对事实,才会形成一堆的概念、推测或理论。
更可能是没能力了解事实,“盲人摸象”
你也许用尽各种办法去逃避,但事实就是事实——譬如心中有愤怒、野心或性欲等东西。这些东西你或许压得住,将它们转变成另一种形态,但它们始终是被各种观念抑制住的……观念难道不会浪费我们的能量吗? 它不会使头脑变得迟钝吗? 你也许很善于推演和引用别人的话语,但显然你的头脑并不敏锐。若是能面对事实,你的能量就会畅然无阻,那么在一瞬间你就能去除心中的冲突。我们时常想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受制于心中的冲突矛盾。若是能面对想做某件事的欲望,心中就不会有冲突,然后就能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真相,并且去了解这个真相。
二月十六日 没有念头的行动
心只有摆脱掉所有的妄念才可能真的去体验。心中的真相不是一种概念,你只能在每个当下直接地体验它。你所渴望的通常都是感官上的经验,只有超越所有的概念——所谓的“我”或不断在延续的心念活动——思想才能安静下来,那时你才会体验到真相。
二月十七日 不落入思想的行动
我们所谓的概念是什么? 概念就是一种思想的活动,不是吗? 思想则是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里的反应。思想是记忆的产物,也是落入时间的一种活动。因此凡是奠基于思想的行动,一定是受制的,而且是封闭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势必产生对立与操控,然后就会出现行动与概念之间的裂缝。我们现在要弄清楚的是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概念,而我们已经认清知识和信念只会造成界分。信念不可能带来人与人的联结,它们永远会造成对立。因此行动若是奠基于信念、概念或理想,一定会造成四分五裂的情况。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二月十八日 概念会限制行动
概念能不能创造出行动,还是会限制行动? 如果行动是被概念所驱使的,那么这样的行动一定不可能使人解放。了解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事。行动永远是被概念塑造的,这样的行动将永远无法解除我们的痛苦。在还未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二月十九日 意识形态会阻碍行动
这个世界一向有灾难,现在灾难似乎更接近了。眼看着灾难越来越近,大部分的人都会逃到各种想法里。我们以为将要降临的灾难或危机可以借由意识形态来解决,但意识形态永远会妨碍关系的互动,同时也会妨碍行动力。我们只想在嘴上谈一谈和平的观念,但并不真的想得到和平。显然,“和平”这个词并不是真正的和平,只有当你和别人的困惑止息了,和平才会真的降临。我们追求的往往是新的社会及政治体制,而非和平,我们考虑的也只是表面上的调停,而不是彻底去除战争的原因。这样的追寻所带来的解答永远是受制于历史的,而这份局限便是我们所谓的知识或经验,然后我们又会按照这些知识去诠释和转译眼前的事实。因此事实与老旧的经验之间才会冲突不断。老旧的知识和当下的事实永远在对立,因此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还会变得更严重。
实际追求的是效率而非和平
人们追求的是“更有效率,更强力,更促进强大的社会/体制”,而非“
更能促进和平/爱的社会/体制”。
二月二十日 不带任何概念的行动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思维则是从记忆中所产生的反应,而记忆永远是受限的。记忆永远属于过往的历史,当它面临眼前的挑战时,就会重新复活。记忆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在面对当下的挑战时,它才会重新活起来。所有的记忆,不论是潜伏的或活跃的,都是受限的,不是吗? 因此你必须为自己去发现,看看你的行动是否奠基于概念之上,或者还有另一种不带任何概念的行动。
二月二十一日 没有概念的行动就是爱
思想总是受到思想者的局限;思想者永远是受限的,而且从未有过自由;它若是生起一个念头,立刻会形成一连串的概念;由概念所产生的行动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困惑。若是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有没有可能只是行动而不带着概念? 没错,这便是一种爱的方式。爱不是一种概念,它既不是感觉,也不是记忆、延缓的感觉或是保护他人的策略。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概念的整个活动之后,才会知道爱是怎么一回事。然而舍弃了非爱的活动,是否就能了解爱? 我们有没有可能舍弃概念而去了解爱是什么? 因为爱是唯一的救赎。爱不是一种理论,你必须真的去爱。
如果你真的有爱,那会是一种概念吗?不要立刻接受我的观点,仔细地检视一下这个问题。其他的方式你都尝试过了,它们都没有解决人类悲惨的境遇。政客可能承诺了一些事,所谓的宗教组织也承诺过人类未来的幸福愿景,然而当下的我们并不快乐,因为未来的愿景永远解决不了当下的饥渴。我们已经尝试过各种方法,只有认清概念的真相,并且放弃概念而采取解脱的行动,才能够领会爱是什么。
二月二十二日 二元对立的冲突
我怀疑是否真有邪恶这个东西。
我们时常说世上有善也有恶。我们总认为忌妒是邪恶的,而爱是良善的。但我们为什么会把现象划分为二,然后说这是善的,那是恶的,并因此而制造出二元对立的冲突?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世上没有忌妒、怨恨、残忍、不慈悲或缺乏爱,而是为什么要把生命划分成善与恶? 难道问题不是出在缺少觉知吗? 很显然心若是能完整地觉知,保持警醒和警觉,就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了,存在的只有完全觉醒的状态。这样良善就不再是一种质量或美德,而是爱的真实示现。爱如果示现出来,就没有所谓的善或恶了。你如果真的爱某个人,是不会去思考善恶问题的,你整个人都充满着爱。只有当爱或全神贯注的觉知不见了,才会有真相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这时我们才会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是邪恶的,未来应该变得更善良一点。
观察一下你的心智活动,你会发现心若是不想变成什么,妄念活动就会静止下来,但又不是一种停滞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往往会有完整的觉知,而这便是良善。
这里没看懂
二月二十三日 超越二元对立
你有没有觉察过心中的二元对立? 这种对立的活动是很明显的,它所带来的痛苦则是压倒性的。是谁制造出了这种状态? 谁必须为这种状态负责? 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吗? 只要一制造出善的观念,必定会制造出恶的观念。善与恶都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也都跟我们无关。如果我们的思想和感觉很狭隘,充满着忌妒、贪婪和怨恨,便是在强化邪恶的一面,进而受到它的搅扰。这种善恶对立的冲突永远伴随着我们,甚至已经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道家的太极
我们总是既想要又不敢要,既爱又恨,既渴望又抗拒。我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中制造二元对立。只有当我们的心了解了渴欲的原因,才能超越善恶的对立。一旦了解了美德与过失的真相,就能超越这二者。对立的双方是无法融合的,我们只能消解掉心中的渴欲才能超越它们。我们必须思考清楚每一种二元对立,彻底地去感受它们,尽可能地深入于意识的每一个层面。透过彻底的思考去深入地感受,你自然会有所领悟,这种领悟已经不再是渴欲或时间的产物了。
世上的善恶对立都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而恨似乎比善更能制造出同仇敌忾的向心力。智慧具足的人才能洞察到善与恶的肇因,他能借着深入的了解来解脱掉这种对立的思想及感觉。
二月二十四日 为邪恶找理由
很显然目前世界所面临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历史上的每个阶段都出现过不同形式的危机——社会的、国家的、政治上的危机。危机产生了,又消失了。经济上曾经出现过大萧条的情况,但经过一番修正之后又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了下去。这个过程我们都很熟悉了。然而目前的危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在对治金钱问题,我们所面临的是更难解决的观念问题。
目前的危机是格外严重的,因为它涉及的是无法摆脱的固着观念。我们为了观念的不同而争执不休,为了谋杀找尽各种合理化的借口。世上的每个角落都有人在为谋杀的行为找借口,甚至视其为一种正义的手段,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现象。以前的人还能单纯地承认邪恶就是邪恶,谋杀就是谋杀,但现在谋杀已经成了一种高尚的手段。不论是谋杀一个人或一群人,都有合理的借口,因为谋杀者或背后的集团把谋杀当成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手段。
换句话说,我们为了将来而牺牲了当下。我们误以为错误的手段将带来正确的结果,而这个错误的手段正是由观念所建构的。我们建构了一些伟大的观念来合理化邪恶的行为,这显然是前所未有的现象。邪恶就是邪恶,它是不可能带来善果的。战争绝不是能够带来和平的一种手段。
存疑,悬置。
电车难题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二月二十五日 良善是没有动机的
人若是有行善的动机,这个动机真能带来善果吗? 还是良善根本与这股想要行善的渴望无关? 善是不是恶的反面? 反面一定包含着与它对立的另一面,不是吗? 一旦有了贪婪的观念,一定会产生小贪婪的理想。心如果去追求不贪婪的境界,便仍然受制于贪婪,因为它还是想达成某种理想。贪婪往往暗示着欲望、扩张和获取,但心若是能看见获取的欲望是得不偿失的,它就会想变得不贪婪,因此它的动机仍然是想得到某个东西。良善绝不是邪恶的反面,它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状态。那个状态到底是什么?
很显然良善是没有动机的,因为所有的动机都源自于自我。动机就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活动。那么我们所谓的良善到底是什么? 若是能安静地觉知,良善就出现了。觉知的本身是没有动机的,因此刻意去觉知,还算是觉知吗? 如果我觉知是为了得到某个东西,那么无论这个东西是善是恶,我的觉知都是一种分心或造成界分的活动。只有毫不费力地处在安静的觉知里,良善才会出现。
可以说绝大部分人做好事,主要都是因为能满足自我,能令自己幸福,其次才是令他人幸福。不能说是没有动机的。
没有目的没有动机的良善,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彻底地无我的状态下,本能地不经思考的良善行为。
二月二十六日 人类的演化
我们是否必须借由酒醉才能了解什么是清醒? 我们是不是必须借由恨才能知道什么是慈悲? 我们是不是必须借由战争、毁灭自己和别人才能了解什么是和平? 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是吗?
你首先假设演化、成长、从恶变成善是必要的过程,然后又按照这个模式来思考。生理上的成长显然是存在的,譬如小树苗慢慢会长成一棵大树;科技也不断地在进步,轮子被发明之后经历了好几个世纪逐渐演变成了喷射机。然而真的有所谓心理上的演化吗? 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这个所谓的“我”能不能从邪恶演变成良善。这个“我”就是邪恶的核心,它有没有可能透过演化而变得高尚、良善? 显然是不可能的。心理上的自我感永远是邪恶的,但我们并不想面对它。我们以为借着时间、成长和改变,这个“我”终有一天会证入实相。我们的希望和渴求就是,“我”会透过时间而变得完美。
顿悟,渐修
然而这个“我”到底是什么? 它其实只是一堆的名相、形象、记忆、希望、挫折、渴求、痛苦和一闪而逝的快乐。我们一直希望这个“我”能延续下去,而且能变得完美,于是就声称还有一个更高的我、一个超越时间的灵体,但这个灵体既然是被我们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就仍然局限在时间的范畴之内,不是吗? 它仍然受制于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月二十七日 思想会制造出过度努力的问题
“我如何能摆脱邪恶及刚愎自用的念头?”但这个思想者和那些刚愎自用的念头是分开的吗? 请仔细观察一下你自己的心念活动。我们总是说:“这里有一个我,这个我认为它必须控制住那些不好的念头,保留住一些好的念头。”然而这个思想者、评断者或责难者与它的思想是分开的吗? 这个“我”真的有别于它的思想、它的羡慕、它的忌妒或它的邪恶吗? 这个认为自己有别于邪恶念头的“我”,总是企图克服自己、推开自己,变成另一个东西。因此你的内心总是有挣扎或总想摆脱掉某些念头,让自己不要那么刚愎自用。
在这整个思维的过程里,我们会制造出过度努力的问题,你了解吗? 努力会导致一种刻意控制念头的纪律——我要控制不好的念头,我要变成一个非暴力、不忌妒的人,等等。每当我和我想控制的东西产生对立时,就落入了费力或努力的活动中。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实际在发生的事。
二月二十八日摆脱妄念
心智有没有可能摆脱所有的历史,摆脱善恶对立的念头?如何能找到答案呢?显然只能借由观察念头的活动来找到答案。我的心若是充满了善恶对立的念头,那么它所考虑的便是过往的记忆,它永远无法从记忆之中解脱出来,因此重点就是去发现心是如何被占满的。
念头一定属于过往的历史,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一个老旧的东西。这个老旧的东西不但会出现在表层意识,还会出现在最深的意识层面,因此把探索的重点放在潜意识,仍然脱离不了老旧的历史。心有没有可能摆脱妄念?这意味着:心能不能彻底空掉,让善恶对立的思想或记忆在毫不拣择的情况下消失?心只要一落入善恶的想法,它所关怀的便是过往的历史,但若是能真的聆听——不是字面上的,而是个中的深意——你就会发现超越妄念的定境,这样你才能从过去之中解脱出来。
过去的一切是无法搁置不管的,你只能客观地观察它而不被它占据。这样你的心就能无所拣择、自由自在地去进行观察。若是对记忆的活动产生拣择,你的心会被妄念占据。心被占据的那一刻,便落入了过往的记忆。被过往的记忆所占据的心,不可能看见那崭新的、原创的、真实无染的实相。
三月 依赖·执著·关系·恐惧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是一件非凡的事 ——只是学习而不累积知识。我们一般所谓的知识是很容易获得的。那样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从已知进入已知,但真正的学习却是从已知进入未知。
选自《三月一日:自由的心是谦和的》
我感觉很大程度上,我看克师的书、视频,就像在印证已有的思考,而不是在学习或者说获取新知识。
我们和我们所占有的东西是同一回事。只要有执著就不可能有高尚的精神。执著于知识跟其他的上瘾倾向是没有差别的。执著就是一种自我耽溺或自我欺骗,不论低层次的或高层次的都一样,其目的是要逃避自我空虚感。我们所执著的财物、人或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自我就什么也不是了。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是,会助长心中的幻觉,使我们抓着某个结论不放。不论是物质或概念上的结论都会阻碍智慧的发展,若是能放下结论,实相就会出现。缺少了这份自由,我们往往会把足智多谋的头脑活动当成智慧。
选自《三月九日:执著就是自我欺骗》
三月一日 自由的心是谦和的
你有没有思考过“依赖性”这个问题?如果深入地去思考这件事,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孤独。人心大部分是空虚而肤浅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从这种孤独、匮乏和痛苦的状态里,我们产生了执著于家人或财物的反应。妻子或丈夫如果不理睬我们,我们就会产生忌妒的反应。忌妒绝不是爱,但社会认可的家庭小爱之中一定有忌妒的成分。婚姻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卫、自我逃避的形式。任何一种防卫的形式都会助长依赖性。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
你需要的是自由,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是一件非凡的事 ——只是学习而不累积知识。我们一般所谓的知识是很容易获得的。那样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从已知进入已知,但真正的学习却是从已知进入未知。
三月二日 我们从不质疑自己的依赖
人为什么会有依赖性?我们的心总是在依赖一些信念、修行体系或哲学系统;我们依赖另一个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行事;我们总想找到一个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快乐的老师。因此我们追求的只是一种安全感罢了。这样的心有没有可能不再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心必须达到独立自主的状态——这只是一种对抗依赖的反应罢了。我们要探讨的并不是从特定状态解脱出来的一种独立性。若是能在不追求独立的情况下进行探索,就能深入地认识依赖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会认为依赖别人是必要的或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从不去质疑这个问题。我们从不质疑自己为什么会追求特定形式的安全感,是不是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求一份安全感,因此一有困惑,立刻就想靠别人的帮助来脱离困惑。因此我们总是在考虑如何逃避眼前的困境。在逃避困境的过程里,我们势必会制造出某种形式的依赖性,而它又会变成我们心中的依据。
如果仰赖别人为我们带来安全或幸福,各种问题都会产生,然后我们又企图去解决这些问题 ——与执著有关的问题。但我们从不质疑,从不深入地探索自己的依赖性。若是能全神贯注地去探索这个问题,也许就会发现依赖并不是问题所在 ——它只是一种逃避更深的实相的方式。
三月三日 更深的依赖元素
我们知道自己总是在依赖一些人、观念或思想体系,为什么?其实我不认为依赖是个问题,使我们产生依赖的是另一个更深的元素。若是能明白这个元素是什么,依赖和想要解脱这两个议题就没有意义了,然后从依赖之中所产生的问题才能消解掉。然而这个更深的心理议题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厌恶、害怕孤独?我们的心知不知道它永远在躲避这种状态?只要心不能彻底了解、感受、穿透和解决这份孤独感,依赖便是无法避免的事,如此一来我们就永远无法解脱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宗教,什么是实相。
三月四日 深入地觉知
依赖性会造成执著和疏离的态度,心会不断地产生冲突而不了解原因是什么,也得不到解脱。你必须觉察这整个执著和依赖的过程,在不拣择不批判的情况下去觉知它,就会认识二元对立所造成的冲突。若是能深入地觉知,有意识地去理解依赖性的完整意义,你的心就会对它产生认识,然后潜意识底端所埋藏的动机、意图和欲求,自然会投射到表层意识。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你就必须去研究和了解这些潜意识里的暗示。若是能来来回回地觉察这些潜意识里的投射,把这些问题都加以厘清,那么即使你去注意别的事情,你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仍然会继续解决依赖性这个问题或其他任何一种问题。你已经发展出一种不间断的觉知,凭着它就能温柔而轻松地整合身心。如果你的健康和营养都没什么问题,你的存在自然会臻于圆满。
“觉知”是一种开始了就不会停止的不可逆的过程
三月五日 关系
奠基于需求的互动关系只会带来冲突。我们通常会利用相互依赖的关系来满足自己。心里只要带着目的,真实的关系就不存在了,你可能会利用我,我也会利用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失去了真正的联结。社会里的人如果都在相互利用,必定会助长暴力。当我们利用别人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想着最终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会阻碍关系的互动和真正的交流。别人无论能带来多大的慰藉或满足,我们的心中永远会有恐惧,为了逃避这份恐惧,我们就更想去占有。从这份占有欲中又会生起忌妒、怀疑和冲突。这样的关系永远也不会带来快乐。
社会结构若是奠基于需求,不论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都会助长冲突、困惑和不幸。社会就是你和他人关系的一种投射。如果利用他人来满足你的需求,就不可能和那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结了。为了自己的舒适和方便,你把另一个人当成家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和他怎么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呢?因此在日常生活里了解关系互动的意涵,才是最紧要的事。
三月六日 “我”的占有欲
弃绝世俗或自我牺牲并不是值得被赞美和仿效的伟大精神。我们总想占有一些东西,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什么也不是了。占有物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一个不去占有世俗财物的人也可能执著于知识或概念,还有的人则会执著于美德、经验或名望,等等。缺少了这些占有物,“我”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这个“我”即是家具、美德、名望等的占有物。
囤积癖
“我”因为恐惧自己不存在,所以总是执著于名望、家具或某种价值观,它还会为了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放弃这一切。更高的精神境界指的是更能令人满足,更恒久的状态。因为害怕自己不存在,所以才会有执著及占有欲。被占有的东西如果无法满足我们或带来了痛苦,我们就会放弃它而去追求更令人愉悦的东西。最终极的占有物便是所谓的上帝或实相。
只要不甘愿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助长痛苦和敌意。甘愿做个什么都不是的人,跟放弃世俗或苦行励志都无关,但是跟看见当下的真相有关。看见当下的真相能够使我们不再怕自己没有保障,而这份恐惧往往会助长执著,并且会导致我们产生想要放弃世俗的幻觉。对真相的热爱便是智慧的开始,凭着这份爱就能带来真正的交流与分享,但放弃世俗和自我牺牲永远是一种自我孤立的幻象。
对真相的热爱
用“对真相的热爱”去破除“放弃世俗”“自我牺牲”的幻象,破此无明。
三月七日 剥削者即是被剥削的人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不同形式的权力,阶级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譬如新手和得道者之分,门徒与大师之分,甚至大师之间也有修行位阶之分。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剥削以及被剥削,而传统的修行体系也提供了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包括隐微的和明显的。其实剥削和被剥削是同一回事,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往往会助长依赖性,而且当你依赖某个对象时,就会想去占有它,被你占有的对象也会反过来占有你。若是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对象,譬如财物、人或观念,你整个人就空了,你变成了一个毫无重要性的东西。然而你总想变成某个东西,为了避免让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是,所以才渴望加入这个组织或那个组织,认同这个意识形态或那个意识形态,参与这个教会或那个寺庙的活动。如此一来,你就变成了被剥削的人,反过来你也成了剥削者。
三月八日 执著就是我们的实相
世上没有所谓的不执著这个东西,存在的只有执著。我们的心会发明不执著这个东西来对抗执著所产生的痛苦。当你借由不执著来对抗执著时,就是在执著于某个东西,因此这所有的过程都是一种执著。你执著于自己的妻子、丈夫、孩子、观念、传统或某个权威,等等,然后你又用不执著来对抗自己的执著,但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一定会造成痛苦。
“我执”就是我
你想要逃避执著所带来的痛苦,于是又去找寻另一个东西来对抗它,结果还是落入到执著的活动里。因此只有愚蠢的心才会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所有的经典都告诉我们要“不执著”,但不执著到底是什么状态?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念活动,你会发现一个不凡的真相——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只会让你的心执著于另一种态度。
三月九日 执著就是自我欺骗
我们和我们所占有的东西是同一回事。只要有执著就不可能有高尚的精神。执著于知识跟其他的上瘾倾向是没有差别的。执著就是一种自我耽溺或自我欺骗,不论低层次的或高层次的都一样,其目的是要逃避自我空虚感。我们所执著的财物、人或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自我就什么也不是了。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是,会助长心中的幻觉,使我们抓着某个结论不放。不论是物质或概念上的结论都会阻碍智慧的发展,若是能放下结论,实相就会出现。缺少了这份自由,我们往往会把足智多谋的头脑活动当成智慧。足智多谋永远是复杂而具有破坏性的,造成执著的便是这种自我保护的诡计。
执著一方面制造出了痛苦,一方面又想追求不执著的境界,同时还想借着弃世的行为得到一种虚荣。如果能了解自我的这些诡计,智慧就萌芽了。
三月十日 面对事实,看见真相
我们都经历过巨大的孤独感。当书籍、宗教信仰或其他事物全都消失时,我们往往会体验到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大部分的人都无法面对这份空虚和孤独,所以总想逃离它。我们会逃到关系里因为我们无法忍受独处的痛苦。我们必须不断地谈这个谈那个,讨论艺术和文化,阅读书籍或听广播。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面临这股巨大的自我孤立感。
我们也许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停地忙碌写书,但心中仍然有一个巨大的洞。我们很想把这个洞填满,而依赖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我们利用关系、娱乐活动、为道场服务、信仰宗教、酗酒、追求异性以及其他的事来掩盖这个洞。但若是能认清补洞是徒劳无益的事——不是头脑上的了解,也不是赞同了这个观点便决定去做一些事,而是彻底认清这件事有多么荒唐——我们就能面对它了。因此重点并不是不依赖,而是看到不依赖只是一种对抗依赖的反应罢了。我们为何不去面对这个事实,看着眼前的真相呢?
现在又产生了一个能观与被观的问题。观者说:“我很空虚,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于是就开始逃避心中的空虚。观者认为:“我跟心中的空虚是不同的两种东西。”然而观者正是那空虚本身,并没有一个观者在那里看着他的空虚,因为观者就是被观的对象。若是能领悟到这一点,你的思想和感觉就会产生巨大的转变。
三月十一日 执著就是一种逃避
请觉察你心中的局限,你会发现你会间接地透过比较来认识它。但是你不能把心中的局限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因为这只是头脑的理解罢了,你必须真的去觉知心中的冲突。当外来的挑战和心中的反应无法调和时,冲突就产生了,这份冲突就是局限的产物。局限指的是心中的执著:执著于工作、传统、财物、人及概念,等等。若是没有执著,还会有局限吗? 当然不会有了。所以我们要问的是,人为什幺会执著? 譬如认同于自己的国家,会生起一种重要感;认同于工作,也会有一种重要感。我们会把家庭或财物都当成自己。我们所执著的对象变成了一种逃避空虚的工具。执著就是一种逃避,而逃避又会强化心中的局限。
三月十二日 空寂
我所谓的空寂并不是一种哲学理念,而是真的从社会陷阱里彻底解脱出来——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社会,同时也包括了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或是任何一个借由残暴手段所形成的社会。这意味着你必须洞察到权力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先生,你有没有看过士兵在操练的情况? 他们已经不像人了,他们就像机器一样站在烈日中辛苦地演练着,而他们就是你我的孩子。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不只是政治上,在寺庙里或任何一个拥有权力的团体里都可以看得到。
觉者的异化是否也可以看作是对抗本质虚无世界的一种方案?
只有一个不归属于任何对象的心,才能真的空寂,但空寂不是一个可以培养的状态,你能认清这一点吗? 若是能认清这一点,你就出局了,永远不再有州长或总统邀请你参加晚宴了。处在这种空寂的状态里,你的心会变得谦虚。只有空寂的心才能了解什么是爱和权力。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包括宗教人士或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的。若是能认清这一切,便能全然地活,全然地行动。只有透过自我认识才能进入这种状态。
三月十三日 心中的渴求
为了避免痛苦,所以我们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有人警告我们执著永远会带来痛苦,所以我们很想变得不执著。执著有时也会带来满足,但若是察觉到其中的痛苦,我们就会想透过不执著来找到另一种满足。只要还想得到满足,那么不执著就会变成一种执著。因此我们真正想追寻的仍然是满足,我们会借由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满足自己。
寻求开悟的执着,寻求破我执的执着。
我们会执著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快乐、安全感、权力和幸福,虽然其中还是埋藏着痛苦及恐惧。我们追求不执著仍然是为了快乐,不受到伤害。然而我们必须不带着任何谴责或借口去了解这整个过程,因为除非我们有了认识,否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心中的困惑或冲突。但渴望真的能被满足吗? 还是它根本是个无底洞? 不论我们渴望的是高层次或低层次的东西,渴望永远是渴望。它就像是一把火,很快地把眼前的东西烧成了灰烬,但那股渴望还是存在,它不断地燃烧,不断地逼近眼前的事物。因此执著和不执著同样会限制住我们,它们都是必须被转化的心态。
三月十四日 摆脱一切执著的热情
如果毫无原因地处于激情状态,那就有了摆脱一切执著的热情;但是,如果激情有其原因,那就有了执著,而执著就是悲伤的开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执著的;我们执著一个人、一个国家、一种信仰、一种观念,一旦我们执著的对象被拿走了,或者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是空洞和空虚的。我们试图用执著别的东西来填充这种空虚,这些东西再度成为我们激情的对象。
Passion
三月十五日 关系是一面镜子
毫无疑问,只有在关系中,我是什么的过程才能展现出来,难道不是吗?关系是我可以在其中看见自己模样的一面镜子;但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自己的样子,我们就开始或积极或消极地训练我们在关系之镜中所察觉到的形象。这就是我在关系中、在关系的行为中所发现的东西,我并不喜欢它。因此,我开始修改我所不喜欢的样子和我所察觉到的令人讨厌的样子,我想改变它——这就意味着已经有了一个我应该是怎样的模式。一旦有了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模式,那对我是什么就没有理解;一旦有了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图像,或者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图像——就有了我想改变自己的一个准则——这就肯定对发生关系的那一刻的我没有了解。
我认为,了解这一点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误入歧途之处。我们不想知道,在关系中的那个片刻我们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如果我们只是关注自我完善,那就没有理解我们自己和真实存在。
三月十六日 关系的功能
在每天的存在中,关系显示出不可避免的痛苦;如果关系中没有紧张,就不再是关系,而只是一种舒服的睡眠状态,是大多数人都想要和喜欢的一种“鸦片”。冲突就是处于舒适的渴望和事实之间,幻想和现实之间。假如你能认出幻想,就能把它搁在一边,将注意力放在对关系的了解上。但是如果你要在关系中寻求安全,它就变成对舒适和幻想的投资—一而关系的可贵之处就是它本身非常不安全。如果要在关系中寻求安全,那你正在阻碍它发挥功能,会带来它自身特殊的行为和不幸。
毫无疑问,关系的功能就是要揭示人的整个存在的状态;关系是一个自我揭示和自知的过程;自我揭示是痛苦的,它要求不断地调整和要具有思想情感的柔韧性。这是一种痛苦的挣扎,间或伴随着开悟的平静时光……
但大多数人在关系中都避免紧张,或把它放在一边,喜欢满足于依赖的安逸和舒适、一种没有挑战的安全感、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这样家庭和别的关系就变成了避难所,一个没有思想的避难所。
当不安全悄悄地进入到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这是必然的,此时那个特定的关系就会解除,而在寻找最终的安全的希望中,新的关系又会出现;但是在关系中不存在安全,依赖只会导致恐惧。不去了解安全和恐惧的过程,关系就会变成一种约束的障碍和一种无知的方式,那时一切存在都是斗争和痛苦,除了正确的思想,没有别的方法解救它,而正确的思想来自于自知。
三月十七日 怎样才能有真爱呢
你的脑海中有关于一个人的图像,你带着你的政治家、总理、你的神、你的妻子和孩子的图像一这图像一直被看着。
这个图像是通过你的人际关系,或是通过你的恐惧,或是通过你的希望而被创造出来的。你与你的妻子或丈夫所获得的性和其他的快感、愤怒、阿谀奉承、舒适等等你的家庭生活所带来的这一切,是一种死气沉沉的生活,它已经创造出一个关于你的妻子或丈夫的图像。你带着这种图像来看待一切。同样,你的妻子或丈夫也带着一个有关你的图像。因此,在你和
你的妻子或者丈夫、你和政治家之间的关系中,实际上是这两种图像之间的关系,对吗?这是事实。那么,由思想和追求快乐的结果等等所构成的两种图像之间怎么会有爱情和爱呢?
因此,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无论远近,都是一种图像、符号和记忆的关系。这其中,怎么会有真爱呢?
《故事》
以记忆为目标来记忆,会使脑海里的事物变得很扁平。
3月18日 我们就是我们所占有的东西
要了解关系,一定要有被动的觉知,而不是去破坏关系;相反,它使得关系更具有生命话力,更有意义,在这样的关系中才有真爱的可能性;有温暖和亲近的感觉,而不只是多愁善感而已。
如果我们能如此接近或与万物处于这样的关系中,那我们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财产问题和财物问题。因为,我们就是我们所占有的东西,有钱的人就是钱,与自己财产认同的人就是财产、房子、家具。同样,和观念认同、或与人认同的人也一样;一旦存在着占有,那就不存在关系。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去占有,因为我们不去占有,就一无所有;如果我们不
去占有,如果不用家具、音乐、知识以及这样或那样来填满我们的生命,那就是一个空壳;这个空壳制造出很多噪音,而我们称之为生活;我们都乐此不疲。一旦这些被中断、消失、变化,那就产生了悲哀,因为你突然发现了你真实的自己是一个空壳,没有多大意思。
把人、事、物从大他者里抠出来
因此,要觉知整个关系的内涵就得行动,从这个行动出发,才有真实关系的可能性,才能发现它极其深刻和深远意义的可能性,才能知道什么是爱。
3月19日 关联性
没有关系,就没有存在:存在就是在关联中,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一世界就是我与别人的关系,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我的问题也是关系的问题。我的存在就是我的投射,如果我不了解自己,那么整个关系就是一种范围在不断扩展的混乱。
因此,人际关系变得极其重要,不是与所谓的群体和群众,而是在我的家庭和朋友的范围内,无论多么
小都可以是我的关系,我与妻子、孩子和邻居的关系。在一个有着庞大的组织机构和群众运动的世界里,我们都唯恐规模太小,唯恐成为自扫门前雪的一小部分人。
我们对自己说:“我个人能做什么?为了改革,我一定要参加群众运动。”而恰恰相反,真正的革命不是通过群众运动发生的,而是通过关系的
内在革命——单独就是真正的改革,是一种根本和持续的革命。我们害怕从小处入手,因为问题是如此巨大,我们以为一定会遭遇到很多人、一个庞大的组织和一场群众运动。
孤独,独处。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从小处入手来抓问题,这个小处就是“我”和“你”。当我了解了自己,了解了你,这样的了解,爱就产生了。在任何关系中需要友爱和温暖;因为在关系中缺乏爱、温柔、宽容和仁慈,所以产生了更多的混乱和不幸。我们的心中装满了改革世界的蓝图,而没有注意到爱才是解决问题的要素。
3月20日 世界不是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
世界并不是与你我截然分开的。
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就是我们相互之间建立或寻求建立的关系。因此,你和我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自己。世界并不是与我们分离的;我们就是这个世界,我们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
3月21日 没有单独地生活这回事
我们惊慌失措地想逃离自己的孤独,因此我们才会依赖别人,我们用友谊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来丰富自己。我们是倡议者,而别人在我们的游戏中却成了马前卒。当马前卒改变主意、要求有所回报时,我们感到惊讶和伤心。如果我们自己的堡垒是坚固的,没有缝隙,这种来自外在的损伤不会对我们产生丝毫影响。
趁着还有分辨力、耐心地自我观察和学习能力的
时候,我们一定要去了解和纠正早年形成的特殊的倾向;我们的恐惧现在必须被观察和了解,我们的能量必须是有导向的,不仅要了解外在的压力和应承担的责任,而且也要理解我们自己,我的孤独、恐惧、需求和脆弱。
没有单独地生活这回事,因为一切生活都是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在直接的关系中生活,那么要自我发现,就需要有更高的智慧、更迅速和更深入的觉知。没有这般敏锐和流畅的觉知,一个“独立”的存在,就会强化固有的主导倾向,因此会引起不平衡和扭曲。就是现在,一个人必须觉知长年累月所形
成的思想感觉的倾向和特殊的习惯,并通过了解祛除它们。内在的财富本身就会带来和平和喜悦。
3月22日 摆脱恐惧
头脑有没有可能完全消除恐惧?任何类型的恐惧都会滋生幻想,使头脑麻木浅薄。显然,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根本没有爱。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某种类型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对公众舆论的恐惧、对蛇的恐惧、对身体疼痛的恐惧、对年老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差不多有很多恐惧,那么是否有可能完全摆脱恐惧呢?
我们可以看到恐惧对我们每个人都起了什么作用,它使人撒谎;用各种方式来腐蚀人;它使头脑空虚和浅薄。只要有恐惧,头脑中的黑暗角落就根本不会被查看和暴露。生理的自我保护,诸如在本能地驱策下远离毒蛇、悬崖勒马,以及不让自己从电车上摔下来等等,这些是明智、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是在问有关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使人害怕疾病、
死亡和敌人。要是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寻求满足,无论是通过绘画、音乐和人际关系,还是你中意的什么方式,总会有恐惧。
因此,重要的是要觉知自身的这个全部的过程,去观察和了解它,而不要问如何来摆脱恐惧。一旦你只想摆脱恐惧,那你就会发现逃避它的手段和方式,但是,也因此不可能摆脱恐惧。
3月23日 对付恐惧
人害怕公众舆论,害怕没有成就、没有达成,害怕没有机会;人自始至终都有这种特别的内疚感——做了他本不该做的事,内疚感就在这个行为本身中。一个人是健康的,而其他人是贫穷的和不健康的;一个人有食物,而其他人没有食物;头脑越是刨根问底、越是明察秋毫、越是要求,内疚感和焦虑感也就越强……是恐惧驱使你去寻找一个师父、一个古鲁;恐惧就是披上受人尊敬的外衣,每个人都深深地喜爱它——受人尊敬。
心虚,不自信,需要印证。
你是否下定决心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还是仅仅将恐惧合理化,或者找到让头脑满意的解释,并使它陷于恐惧?你怎样来对付恐惧呢?是打开收音机、看一本书、去寺庙、执著于一些信条和信仰的形式吗?
恐惧在人的内在是具有破坏性的能量,它使头脑衰退,歪曲思想,导致各种千奇百怪的聪明精巧的理论、荒唐的迷信、信条和信仰的产生。如果你看到了恐惧所具有的破坏性,那要如何来进行头脑的清洗工作呢?你说,通过探究恐惧的原因就会摆脱恐惧,是这样的吗?你试图揭示恐惧的原因,但是知道恐惧的原因并不能消除恐惧。
3月24日 了解之门
没有了解、没有对意味着思想和语言的时间的本质进行实际地检查,你不可能消除恐惧。由此便产生了问题:没有语言,思想存在吗?没有作为记忆的语言会有思想吗?
先生,没有看清头脑的本质、头脑的运作和自知的过程,而-味地说我一定要摆脱它,这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你必须将恐惧放到头脑的整个的背景中去。要去看,去探究这一切,你就需要能量。能量并非是通过进食而来——这是生理需要的一部分。而在我使用看这个词的意义上,去看需要有巨大的能量;而能量都消散了,当你正在与文字会战时、正在抵抗和谴责时、在满腹评论时,正是这种评论妨碍了你去看、去领会,能量都在其中消失殆尽了。
因此,由于这样的理解、这样的看,你又一次打开了那扇门。
单纯地,赤子之心地去看
3月25日 恐惧使我们服从
为什么我们做这一切一服从、追随和重复呢?为什么?
因为本质上我们害怕不确定。我们想要确定——我们想在经济上确定,想在精神上确定——我们想被认可,想有一个安全的职位,而从来不想面对问题、痛苦和病痛,我们想封闭起来。
因此,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恐惧使得我们服从大师、领袖、牧师和政府;恐惧也会抑制我们去做一些可能对别人有害的事,因为我们会受到惩罚。因此在所有的这些行为、贪婪、追求的背后,潜藏着要被确定和要被肯定的欲望。因此,不解决恐惧,不从恐惧中摆脱出来,只是服从或被服从,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每天去了解这个恐惧,恐惧是如何以各种面目显示出来的。唯有摆脱恐惧时,才具有了解的内在品质,也才具有不积累知识和经验的单独,在对真实的追求中,正是这种单独才会产生特别的清晰。
3月26日 直面事实
我们是害怕事实还是害怕有关事实的观念?我们是害怕事物的本来面目,还是害怕我们所认为的样子?譬如,死亡,我们是害怕死亡这个事实还是害怕死亡这个观念?事实是一回事,关于事实的观念又是另一回事。我是害怕死亡这个词,还是害怕事实本身?因为我害怕语言和观念,所以我从来不曾了解事实,从来不看事实,从来不直接与事实相关联。只有当我与事实处于完全的交流状态时,才没有恐惧。如果我不与事实交流,那就有恐惧。只要我有一种有关事实的观念、评论和理论,那么就没有与事实交流;因此我必须非常清楚我是害怕语言和观念,还是害怕事实。如果我能直面事实,那就不存在对它了解的问题:事实在此,我能应对它。如果我害怕语言,那么我必须去了解语言,去探究语言、术语的内涵的全过程。
正是我对事实的看法、观念、经验和知识,才制造出了恐惧。只要对事实进行语言表达,给它一个名称,因此就有认同和谴责,只要观察者用思想来评判事实,那就一定会有恐惧存在。思想是过去的产物,它只能通过语言表达、通过各种符号、通过各种形象才存在;只要思想在关注或在解释事实,就必然存在着恐惧。
3月27日 接触恐惧
存在着身体的恐惧。你知道,当你看到一条蛇、一只野生动物时,本能地就会有恐惧,这是正常、健康和自然的恐惧。这不是“恐惧”,是自我保护的欲望一这是正常的。但是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这就是始终要被确定的欲望——滋生了恐惧。一个始终在寻求被确定的头脑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头脑,因为生活中没有确定的事情,不存在永久的事物……当你直接与恐惧接触,会有紧张以及诸如此类的反应。那时,要是头脑不再通过语言和其他任何活动来逃避的话,就没有观察者与被观察的恐惧对象这两者之间的分别。只有处于逃避中的头脑才会将自己和恐惧分开;而一旦与恐惧直接接触,就没有观察者,也没有实体说:“我害怕”。因此,在你直接与生命、与任何事物接触的那一刻,分别不存在了——就是这种分别会滋生竞争、野心和恐惧。
因此,重要的并不是“如何摆脱恐惧?”,如果你去寻找一种摆脱恐惧的方式、方法和系统的话,你将永远陷于恐惧;但是如果你去了解恐惧——只有当你直接与恐惧接触时才会发生,当你直接经历饥饿、直接面对失业的威胁——你就会做些什么;只有那时你才会发现一切恐惧停止了,我们的意思是一切恐惧,不是这种类型的恐惧或那种类型的恐惧。
回到当下,直面真相,“来不及”恐惧(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产生多余的情绪)
3月28日 恐惧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
恐惧寻找各种各样的逃避方式,通常的形式就是认同,难道不是吗?一与国家、社会和观念认同。当你看见游行的队伍、军队的队伍或者宗教的队伍,或者当国家正处于被入侵的危难中,你是否注意到你是如何反应的吗?你自己马上就与国家、一种存在和一种意识形态认同。而其他时候就与你的孩子、妻子、一种特定的行动或不行动的方式认同。认同是一种忘我的过程。只要意识到那个“我”,我就会知道存在着痛苦、斗争和持续的恐惧。但是,如果我能把自已与更大的事物、有价值的事情、美丽、生命、真理、信仰和知识认同,至少暂时可以逃避“我”,难道不是吗?如果我讨论“我的国家”,那就可以暂时忘记自己,不是吗?如果我说一些关于上帝的事,我就可以忘记自已;如果我能把自己与我的家庭认同,与一个团体认同,与一个特殊的政党认同,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那就有一种暂时的逃避。
我们现在知道恐惧是什么了吗?它不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吗?我们必须了解接受这个词,我并不是把这个词当作要“努力接受”这个意思来使用。当我认识到真实存在时,并不存在接受的问题;当我没有看清真实存在时,就引进了接受这样的过程。因此,恐惧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
3月29日 由时间创造出的混乱
时间意味着从真实存在到“应该 (what should be)”的运动。目前我是害怕的,但是总有一天我应该是摆脱了恐惧的;因此,时间是摆脱恐惧的需要一至少这就是我们的想法。从真实存在到“应该”的改变包含了时间;时间意味着在真实存在与“应该”之间的努力。我不喜欢恐惧,我要努力地去了解和分析它,或者我要去发现造成恐惧的原因,或者我根本就是要逃避它,这一切都意味着努力——努力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我们始终处于真实存在和“应该”的矛盾冲突中。“我应该是什么”是一种观念,而观念是虚构的,它不是“我是什么”,这是事实;而只有当我了解了由时间创造出的混乱时,那“我是什么”才能被改变。
所以,我是否有可能完全彻底地而又即刻摆脱恐惧呢?如果我让恐惧继续下去,那我将一直在制造混乱;因此,一个人要看清时间是混乱的一个元素,并不是彻底摆脱恐惧的方法。
所以没有逐渐地摆脱恐惧的过程,正如没有逐渐地摆脱民族主义败坏的过程。如果你有民族主义的倾向,你说,最终人类会大团结,在此期间却存在着战争、仇恨、痛苦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令人心惊的分裂。因此,时间创造着混乱。
3月30日 我如何来观察愤怒
显然,我是作为一个处于愤怒状态的观察者来看它的。我说:“我很愤怒。”在愤怒的这一刻没有“我”;这个“我”是紧随其后才进人的——这就意味着时间。我能不计时间因素来看一看事实吗?而时间即思想和语言,在没有观察者而只有看着的时候才会发生。看看它把我领到哪里去了。现在我开始觉察一种看的方法——不加评论、不下结论、不加责难和判断地觉察。我觉察到,我们能没有思想,即没有语言地去“看着”。
“小我 ”,理性之我,记忆与习惯构建的这个我,就好比“哲学的猫头鹰”,总是会慢一步到场。
所以头脑是不需要观念、二元冲突以及诸如此类的一切支撑的。因此,我能否不把恐惧作为一个孤立的事实来看待呢?
如果你将事实隔离出来,这个事实还未曾向头脑的整个宇宙之门敞开,那就让我们回到事实,再从另外的一个事实开始,好让你自己开始看到头脑这个非同寻常的东西,这样你就有了钥匙,你就能够打开这扇门,你就能破门而入……
通过思考一种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邻居的恐惧、对你专横跋扈的配偶的恐惧,你知道操控别人是怎么回事——这样会打开这扇门吗?这就是一切问题所在——并不是如何去摆脱恐惧——因为你打开这扇门的那一刻,恐惧完全被一扫而空。
头脑是时间的结果,时间就是语言——想一想它有多么特别!
时间就是思想;正是思想产生了恐惧,正是思想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恐惧的整个的复杂和微妙都在时间亦即是思想的掌控中。
3月31日 一切恐惧的根
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
对事物、人和观念的依赖产生恐惧;依赖产生于无知、自知的缺乏和内在的贫乏;恐惧引起了头脑心灵 (mind-heart)的不确定,阻碍了交流和了解。通过自我觉知,我们开始发现,并因此不仅理解了恐惧表面的原因,而且也理解了恐惧深层的原因和长年积淀的原因。恐惧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获得的;它与过去相关联,而要从思想感觉中摆脱它,就必定要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过去一直想生出现在,这样的话,现在就成了“我 (me)”、“我的 (mine)”和“我 (I)”的识别记忆。
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
■欲望 欲望必须被了解,而不是被毁灭
■性 我们已经让性成了一个问题
■婚烟 如果没有爱,婚姻就成了一件有失体面的事。
■激情 要去了解,你们必须要有滋情
四月 欲望·婚姻·性·热情
爱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爱之中总是有占有、掌控或奉承的成分。我们都很熟悉从占有之中所产生的妒忌和各种的冲突。但爱既非占有,也不是一种感觉。爱本身就能转化困惑和精神异常的问题。没有任何体系或理论,包括左派右派在内,可以为人类带来快乐及祥和。爱一旦出现,占有或妒忌就不见了,存在的只有真正的仁慈和悲悯,而不是一堆的理论。爱本身就能带来美、秩序、祥和与慈悲。
选自《四月十一日:你所谓的爱是什么》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
选自《四月二十六日:爱是一种热情》
四月一日 渴求
存在的只有渴求,而没有一个在渴求的人。渴求会根据兴趣而换上各种不同的面具。有关各种兴趣的回忆跟当下相遇而导致了心中的冲突,于是拣择者就诞生了,他跟自己的渴求是分开来的。然而这个存有跟心中的渴求并没有分别。这个不断想逃避空虚、孤独及不圆满的人,跟他企图逃避的东西并没有差别。其实他根本无法逃离自己,他只能试图去了解自己便是心中的孤独和空虚;只要他把这些东西和自己隔开,就会陷入幻觉和永无止境的冲突里。若是能体验心中的孤独,就可能从恐惧之中解脱出来。所有的概念都源自于记忆的一种反应,而恐惧一向跟概念有关。虽然从经验中所产生的思想有能力分析心中的空虚,但是却无法直接认识空虚。空虚这个名相会造成痛苦及恐惧的回忆,并且会阻碍我们直接地经验那份空虚的感觉。名相便是一种记忆,当名相失去了重要性时,经验者和他的经验才会有截然不同的关系,这份新的关系是直截了当的,这种主客合一的经验可以让我们从恐惧之中解脱出来。
四月二日 了解欲望
我们必须了解心中的欲望,但是了解一个如此活跃、如此急切、如此强烈的东西是很困难的事 ——因为在满足欲望的过程里,我们的激情会变得非常强烈,其中充满着快乐与痛苦。人若想了解自己的欲望,很显然不能有拣择性,你不能用好坏、高低来批判欲望,也不能说:“这个欲望应该被保留,那个欲望应该被否定。”所有的拣择性都必须放在一旁,才能发现欲望的真相是什么。
四月三日 欲望必须被了解
让我们继续来研究欲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欲望是非常折磨人的,它会使我们变得六神无主。我们的心会充满着痛苦、焦虑、骚动以及想要掌控这一切的渴望。在永无止境的角力过程中,我们会把欲望扭曲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但欲望始终在伺机而动,不论你如何逃避它、否定它、净化它、接纳它或控制它——它永远存在。大部分的精神导师或其他人都会告诉我们说:人应该没有欲望,应该培养不执著的态度,并且要从欲望里解脱出来。这其实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欲望必须被了解,而不是被摧毁。如果一味地摧毁欲望,很可能把生命本身也毁掉了。如果你去塑造欲望、控制欲望或是去压抑它,都可能毁掉生命不可思议的美。
和佛学的“放下我执”好像有冲突
四月四日 欲望的本质
如果不去谴责欲望,不去论断它的好坏,而只是单纯地觉知它,请问会发生什么事?你能不能了解觉知某个东西是什么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在觉知,因为我们已经习于衡量、认同、拣择、批判和谴责。拣择显然会阻碍觉知,因为拣择永远源自于冲突。当你走进一间屋子的时候,试着去觉察里面的家具、地毯等东西 ——只是觉察而没有任何论断是非常困难的事。你有没有试着去观察过一个人、一朵花、一种观念或情绪,而没有任何谴责或批判?
对欲望若是能抱持相同的态度,既不去否定它,也不说:“我该如何对治这股欲望?它是那么丑陋,那么猛烈,那么放肆。”不为这股欲望定名,也不用念头去掩盖它,还会有内心的骚乱吗?欲望还需要被摧毁吗?你想要摧毁它,是因为它会造成冲突和不幸。但你能不能不去逃避内在永无止境的冲突?你能不能去觉察欲望的本质是什么?我指的不是特定的欲望,而是它完整的本质。
四月五日 人为什么不能有快感 ?
你看到日落的美景、一棵美丽的大树、一条宽阔而蜿蜒的河流或是一张美丽的脸孔,通常会生起强烈的愉悦感。这样的反应有什么不对?对我而言,困惑或不幸似乎就是这么开始的:当那张脸孔、那条河、那朵云或是那座山变成了一种愉悦的记忆时,这份记忆就会试图让自己延续下去;我们会想要重复地享受这类的经验,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事。一旦享受过某种愉悦的经验,就会想重复地体验它。不论是性爱、艺术或智力上的快感经验,我们都想重复再三——但这一刻,快感已经开始制造出错误的价值,遮蔽住我们的心,而令它再也看不到真相了。
重点是要了解快感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想去除它。没有人可以去除快感,我们必须了解快感的本质和内容是什么。一味地追求快感只会带来不幸和困惑,并且会制造错误的幻觉和价值观,如此一来心智的清明度就不见了。
四月六日 健康而正常的反应
我们必须弄清楚欲望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件事好还是不好。欲望通常是一种健康而正常的反应,若是没有欲望,我们就无法存活了。但是在追求这个东西的过程里,一定会有痛苦,这才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我看到一个美丽的女人,立刻就告诉自己说:“不,她一点都不美。”这是不是很荒唐的举动?让快感延续下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答案很显然是思想,心里不断地在想着这件事。
心里如果不断地想着某件事,我就不再和真实的经验产生直接的关系,而只有一堆的意象、画面和概念。
思想总是对自己说:“你必须拥有它,它能让你成长;这个重要,那个不重要;这是必要的,那是不必要的。 ”
拣择心
其实我可以一边拥有欲望,一边看着它,在没有念头干预的情况下,它很快就会止息下来。
四月七日 熄灭心中的快感
你有没有在自愿的情况下试着去熄灭心中的快感?死亡通常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它不是自愿的行为,除非是自杀。因此你有没有尝试过在轻松自如的情况下让心中的快感熄灭?很显然没有!目前你所有的理想、快感和野心对你而言都是有意义的。但真正的生活是富足的、圆满的、活泼的,却没有任何自我感?若是能从小处着手——舍弃一些小小的快感,但态度是轻松自在的 ——就足够了,因为你会发现心有能力熄灭各种记忆及事物。计算机已经取代了人脑的作用,但人心并不是一个跟记忆有关的惯性作用。如果它不能舍弃已知的事物,必然无法成为另一个崭新的东西。
若想看到所有心念活动的真相,你的心必须保持年轻,它不能总是在时间的范畴里活动。年轻的心可以舍弃一切,也许你还无法认清舍弃一切有多么不凡,你还领会不到其中的美、富足和不可思议的微妙之处,但是能听到这样的讯息就是在播下一颗种子 ——不只是在意识的表层,而是在整个潜意识里播下了种子。
四月八日 性
性会成为问题,是因为它能够让我们尝到无我的滋味。性会带给你快乐,是因为自我意识不见了,然后我们会渴望再度拥有这份感觉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彼此融成了一体。性会变得如此重要是很自然的事,不是吗?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忘我的感受。但我们为什么想拥有更多的性经验?因为生活里的其他事物或存在的其他层面都会强化自我感。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宗教等各个层面的事物,都不断地在加强自我意识,也就是在制造冲突矛盾。显然只有在矛盾产生时你才会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本质就是一种冲突……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性,而是在如何解脱自我感。你可能已经尝过自我消失的滋味,即使是几秒钟或一天的时间,也足以使你了解自我一旦出现,冲突、不幸和挣扎立刻会产生,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渴求更多的忘我经验。
四月九日 最大的逃避
性所带来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性行为本身,还是有关这个行为的念头很显然性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它跟吃东西一样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你如果成天只想着吃,就会变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不断地堆砌性欲?是不是因为电影、小说、女人的穿着等,都在加强你对性的幻想然而头脑为什么会去想性这件事?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主要议题?生活里有那么多的事需要注意,你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性这件事上。为什么你的心会被它完全占据?因为它就是最大的逃避方式,不是吗?在性行为中你可以完全忘我,你可以在其中暂时忘掉自己,别的事都无法让你进入这种状态。别的事只会强化你的自我感,譬如你的事业、你的信仰、你的神、你的政治和经济活动、你的娱乐、你的社交活动、你的党派之分,这一切全都在强化你的自我。因此当你找到一个可以忘我的管道时,你就会紧紧地抓住它,因为只有在那一刻你才是真正快乐的。性会变成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是因为你的心不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执著于它。
4月10日我们已经让性成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凡是我们遇到的事,我们都会把它们变成问题?为什么性已经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甘愿忍受有问题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解决它们?为什么我们不让我们的问题死去,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带着它们?毫无疑问,性是一个相关联的问题,但是有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我们使生活成了一个问题?工作、性、挣钱、思考、感觉、经验,你知道生活
的整个内容——为什么它是一个问题呢?
因为我们始终从一个特定的观点、一个固定的观点来考虑问题,这难道不是根本原因吗?我们总是从中心向外围思考,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外围就是中心,因此,我们接触到的任何事情都是表面的。但是生活不是表面的;它需要完全地生活,因为我们只生活在肤浅的层面上,所以只知道表层的反应。无论我们在外围做什么,必然会产生问题,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一我们生活在表层,满足于伴随着一切表层问题的生活。因此,只要我们活在表层、外围,就会有问题存在一外围就是“我”和它的种种感觉,它能被客观化或者主观化,能被认同为宇宙、国家或其他一些头脑虚构的东西。因此,只要我们生活在头脑的领域中,就必定是复杂的,必定会存在问题;而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
4月11日 你所说的爱是什么意思
爱是不可知的。只有当已知 (the known)被了解和超
越,爱才能被领悟到。只有当头脑摆脱了已知才有爱。因此,我们必须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接近爱。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爱是什么呢?当我们爱的时候,在爱中,伴随着我们的有占有、控制或利用。从这样的占有中产生了嫉妒和害怕失去的恐惧,我们将这种占有的本能合法化。
从占有中引起了嫉妒,以及与每个熟悉的人的数不清的冲突。占有就不是爱,爱也不是多愁善感。多愁善感、情绪化就是对爱的排斥。敏感和情绪仅仅只是感觉而已。
单单爱就能改变精神错乱、混乱和冲突。制度、或左或右的理论无法给人带来和平和幸福。哪里有爱,哪里就没有占有和嫉妒;哪里就有宽恕和慈悲,不是理论上的,而是实际上的——对你的妻子、对你的孩子们、对你的邻居和你的仆人……
单单爱就能产生宽恕和优美、秩序和和平。一旦“你”停止了,就有带着祝福的爱存在。
4月12日 只要我们占有,我们就永远不会爱
我们把感觉当作爱。当我们说我们爱时,我们知道嫉妒、知道恐惧、知道焦虑。当你说你爱某个人时,这一切就意味着:嫉妒、占有的欲望、拥有和操纵的欲望、害怕失去的恐惧等等。这一切我们都称之为爱,我们不知道没有恐惧、没有嫉妒、没有占有的爱;我们只是用语言描述无惧的爱的状态,称之为非个人的、纯洁的、神圣的或者天晓得的什么东西;而事
实是我们是嫉妒的、专横的和占有的。只有在嫉妒、妒忌、占有、操纵终止的时候,我们才会了解爱的状态;只要我们占有,我们就永远不会爱。什么时候会想念你所爱的人呢?当她走了,离你而去时,你才会想念她。所以,只有当你受到打扰、遭受痛苦时,才会想念所谓你爱的人;只要你占有了那个人,你就没有必要想念那个人,因为在占有中没有干扰…
当你受到干扰的时候,产生了思念——只要你的思念是你所谓的爱,就必然会受到打扰。无疑,爱不是头脑的产物;但因为头脑的产物已经填满了我的心灵,我们就没有爱。头脑的产物就是嫉妒、妒忌、野心勃勃、要成为名人、要获得成功的欲望。这些头脑的产物填满了你们的心灵,然后你们说你们相爱;但是,在你里面全都塞满了这些混乱的元素,你怎么能
够爱呢?还是烟雾腾腾的,怎么会有一种清纯的火焰呢?
4月13日 爱不是一种义务
有爱的时候,就没有义务。当你爱你的妻子时,你与她分享一切——你的财产、你的问题、你的焦虑和你的快乐。你不去支配。你不是那样的男人,她也不是被用完就扔到一边的那个女人,不是随你的姓氏的一种繁殖机器。有爱的时候,义务一词就消失了。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才会谈论权利和义务,而在这个国家里,义务和权利已经取代了爱。规则已经变得比爱
情的温暖更为重要。有爱的时候,问题很简单;没有爱的时候,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当一个人爱他的妻子和孩子时,他决不可能根据义务和权利来考虑问题。
先生们,检查一下你们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我知道你们会一笑了之——这就是自私的诡计之一,嘲笑某件事情,然后就把它推开了。你的妻子不分担你的责任,你的妻子不分享你的财产,她不拥有你所拥有的一半的东西,因为你较少考虑女人,而多半为自己考虑,某些东西被保留下来,便于你在产生性欲的时候加以利用。因此,你发明了权利和义务这样的词;当女人背叛时,你就把这些词丢给她。一个乏味的社会、一个不断恶化的社会才会谈论义务和权利。假如你们真实地检查你们的心灵和头脑,将会发现你们没有爱。
4月14日头脑的产物
我们所谓的爱是一种头脑的产物。看看你们自己,先生们和女士们,你们会明白我所说的显然是真实的;不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关系会截然不同,我们会有一个崭新的社会。我们与别人订约,不是通过融合,而是通过婚约,这就是所谓的爱、婚姻。
爱不是融合和调整——它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非个人的,而是一种存在状态。人向住与某种更伟大的事物融合、将自己与另一个人联合起来,这正是在逃避痛苦和混乱;但是,头脑仍然是分裂的,不是整合的。爱既不知道融合也不知道不融合,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非个人的,这是一种头脑无法发现的存在状态;可以用一个术语、一种名称来描述它,但是语言、描述并不就是爱。只有当头脑宁静的时候,才会知道爱,而这样的宁静状态不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东西。
4月15日 在考虑到婚姻的时候
我们正试着去了解婚姻的问题,其中涉及性的关系、爱、友谊和交流。显然,如果没有爱,婚姻就成了一件有失体面的事,难道不是吗?它只是成了一种满足。要去爱是最难的事情之一,不是吗?只有当自我不在时,爱才能够产生,才能够存在。没有爱,关系就是一种痛苦;无论怎样令人满足,或者无论表面如何,它会都导致厌倦、例行公事和习惯,连同它所涉
及到的一切。于是,性的问题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考虑结婚的时候,无论它是否必要,一个人必须首先领会爱。毫无疑问,爱是贞洁的,没有爱,你无法贞洁;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或许独身,但是,如果没有爱,这就不是贞洁的、纯洁的。如果你有贞洁的理想,这就是你想成为贞洁的,那么其中也没有爱,因为,这仅仅是欲望,它要成为你认为高尚的东西,你认为会帮助你发现真实的东西;这根本没有
爱。放浪形骸不是贞洁,它只会导致堕落和痛苦。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如此,两者都是将爱拒之门外的,两者都隐含着要有所成就、沉湎于某种东西;因此你成了至关重要的,凡是你变得重要的地方,爱就不重要了。
4月16日 爱是不能调整的
爱不是头脑的产物,不是吗?爱不仅仅是性行为,难道不是吗?爱是某种头脑不能设想的事,爱也是某种无法明确表达的事。没有爱,你们就成了关系;没有爱,你们就结婚。于是,在这个婚姻中,你们相互“调整自己”。这话真有趣!你们相互调整自已,这又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不是吗?……这个调整显然是一个智力的过程,所有的调整都是。但是,可以肯
定,爱是不能调整的。
你们知道,先生们,不是吗,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不存在“调整”。只有完全融合。只要没有爱的时候,我们才要开始调整。而这种调整被称之为婚姻。因此,婚姻是失败的,因为这正是冲突的源头、两个人之间的战争。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就像其他所有的问题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欲望和要求是如此的强烈。
因此,一个仅仅在调整自己的头脑,绝不可能是贞洁的;一个通过性来寻求幸福的头脑,它也绝不可能是贞洁的。尽管你可以在这个行为中暂时地放弃自我、忘记自我,而对这种属于头脑的幸福的追求本身,使得头脑不贞洁。唯有爱存在的地方,贞洁才会产生。
4月17日 爱是贞洁的
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也无法在其自身的水平上被解决。
试图在纯生物水平上解决问题是荒谬的:想通过宗教来处理它或试图解决它,就好像它仅仅是一件可以在生理上予以调整和腺体发挥作用的事情,或者用禁忌和谴责来规避它,这一切都太不成熟、太幼稚和太愚蠢了。它需要最高法则的智慧。要在与别人的关系中了解我们自己,这和我们了解自然相比,需要更敏捷和更精妙的智慧。但是,我们没有智慧来探求了解;我们想立即行动、立刻解决,然而问题却越来越重大……
爱不仅仅是思想;思想只是大脑的表面行为。爱却是更加深入、更加深刻,而生命的奥秘只有在爱中才能被发现。没有爱,生命就没有意义——而这正是我们存在的悲哀部分。我们已经老去,却还没有成熟;我们的身体已经衰老、发胖而变丑,但我们却仍然没有思想。尽管我们读书和谈论爱,但我们却从来不知道生命的芬芳。仅仅是阅读和描述,这表明完全缺乏令生命丰富的心灵的温暖;没有这种爱的品质,无论做什么事、加人任何团体、达成任何法则,你都不会解决这个问题。
爱是贞洁的。
仅仅智力并不是贞洁。只是在思想上要贞洁的人也不是贞洁的,因为他没有爱。只有怀有爱的人才是贞洁的、纯洁的和不朽的。
4月18日 不停地思想是能量的浪费
我们大部分人都将生命耗费在努力和奋斗中;努力、奋斗和抗争是能量的耗散。有人说,一个人在寻找真实或者上帝的整个周期中——无论给它什么名称——你必须是独身;这就是你要宣誓贞洁,然后在你的生活中压抑、控制,全部的生命用来与自己做无休止的斗争,以保持誓言。看看,多么浪费能量!放纵也是能量的浪费。当你压抑的时候它更有意义。这种变成了压抑、控制和反对你的欲望的努力已经歪曲了你的头脑,而通过这种歪曲,你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苦行的感觉。
顺其自然?
请注意,在你自己里面观察它和观察你周围的人。观察这种能量的浪费和战争。不是指性的意思,不是指实际的行动,而是指各种观念、各种想像、意愿一不停地回想它们就是一种能量的浪费。大部分人不是通过反对就是通过恪守贞洁的誓言,或是在无止境地回想中浪费他们的能量。
4月19日 理想主义者不可能懂得爱
那些为了寻求上帝而试图禁欲的人并不是贞洁的,因为,他们正在寻求一种结果或者收获,所以,以这种结局和结果来取代性——性就是恐惧。他们的心灵没有爱,也就不可能有纯洁,而单单一个纯洁的心灵就能发现真实。一个受约束和压抑的心灵,无法知道什么是爱。如果它陷于宗教的、生理的、心理的、感知的习惯和感觉中,就无法懂得爱。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模仿者,因此,他不可能懂得爱。他不可能是慷慨的,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而完全放弃自己。
只有当头脑和心灵放下了恐惧、习以为常的感觉习惯的负担时,有了慷慨大度和慈悲时,爱才会存在。这样的爱是贞洁的。
4月20日 了解激情
宗教生活是否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呢?身体或头脑的苦修是否就是了解的标志呢?自我折磨是一种达到真实的方法吗?贞洁就是克制吗?你认为通过弃俗能走多远呢?你真的以为通过冲突就会有和平吗?方法不比结果更加至关重要吗?结果可能存在,而方法的确存在。
现实、真实存在必须被了解,不要被各种决心、各种理想和各种聪明的理论解释所窒息。悲哀不是幸福的途径。所谓的激情必须被了解,而不要压抑或升华,去寻找它的替代品并没有什么好处。无论你做什么,你发明任何的策略,都只会加强这个没有被爱过、了解过的东西。
我们称之为激情的爱是要去了解的。爱就是在直接的交流中;如果你怨恨某样东西,如果你对它已经有看法和结论,你就不可能爱它。假如你宣誓反对激情,那你如何来爱和了解它呢?宣誓是一种抵抗的形式,你抵抗的东西最终会征服你。真实不是被征服的;你无法猛攻它;假如你想抓住它,那它会从你的手中溜掉。在你不知不觉中,真实静静地来临了。你所知
道的不是真实,它仅仅是一种观念、一个符号。影子不是真实。
4月21日 方法和结果是一个整体
要实现解脱,所以不需要任何东西。你不可能通过讨价还价、牺牲和淘汰来成就解脱;它不是你可以买卖的一样东西。
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会得到市场上的一样东西,因而不是真实的。真实无法买到,没有方法可以达到真实;假如有方法,结果就不会是真实的,因为方法和结果是一个整体,它们不是分开的。以贞洁为方法来达到解脱、达成真实就是对真实的否定。贞洁不是你用来买它的一枚硬币……
为什么我们认为贞洁是根本呢?——我们所谓的性是什么意思呢?不仅仅是行动,而是回想它、感受它、期待它和逃避它——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就是感觉,想得越来越多。看看你们自己,不要去看你们的邻居,为什么你们的思想如此被性所占据?只有爱存在的时候才有贞洁,没有爱也就没有贞洁。没有爱,贞洁只是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要变成贞洁的就是成为某种别的什么东西;这就像一个人获得了权力,功成名就地成了一名杰出的律师、一位政治家,或者诸如此类——在同样的水平上的变化。这不是贞洁,而仅仅是一个梦想的最终的结果,是对一个特定的欲望不断地反抗的结果……因此,有爱的地方,贞洁就不再是一个问题。此时,生命不是一个问题,生命是在爱的满溢中圆满地度过,而这个革命将会产生一个崭新的世界。
4月22日 全部放弃
也许你从来没有体验过头脑处于一种完全放弃一切、完全放开的状态。没有强烈的激情你无法放弃一切,不是吗?你无法在理性上或者在情感上放弃一切。毫无疑问,只有在强烈的激情下才有完全的放弃。不要被这句话吓倒,因为一个没有激情、也不热情的人是永远不能了解或者感受美丽的品质的。
就像小孩子想玩游戏的本能热情
一个有所保留的头脑,一个既得利益的头脑、执著于地位、权力和名望的头脑,一个受人尊敬的头脑,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头脑——这样的一个头脑永远不可能放弃自己。
4月23日 这纯粹的激情之火焰
我们大多数人很少有激情。我们或许有欲望,或许渴望着什么,或许想着要逃避什么,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强度。但是,除非我们觉醒、没有动机地摸索着进入激情的火焰中,否则我们将不能了解我们所谓的悲哀。
要去了解,你们必须要有激情,要有全然关注的强度。处于对某种东西的激情之中,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纯粹的激情之火焰则不会;为了结束悲哀,使它完全消失,这纯粹的激情之火焰必须存在。
4月24日 美丽超越感觉
没有激情怎么会有美丽?我并不是指图片、大楼、画中的女人和诸如此类的美丽,它们有自身美丽的形式。一件由人整合起来的东西,诸如一座大教堂、一座寺庙、一幅画、一首诗或一座雕像,它或许是美的,或许并不美。但是,有一种超越了感觉和思想的美丽,如果没有激情,这种美丽就无法被领悟、被了解、被认识。
因此,不要误解激情这个词。它不是一个丑陋的词;它不是你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的东西,或者浪漫地谈论的事情。它与情绪、感觉无关。它不是一件受人尊敬的事情;它是摧毁一切虚假东西的火焰。而我们始终如此害怕让这个火焰来吞没我们所珍视的东西、我们所谓的重要的东西。
4月25日 对一切充满激情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激情只被用来关注一件事,性;或者你非常强烈地受着痛苦,试图解决这种痛苦。但是,我是在一种头脑状态、一种存在状态、一种你内在的核心状态的意义上使用激情这个词,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感觉非常强烈,这就是高度的敏感性——类似对泥土、悲惨、贫穷的敏感,以及对极其富有和腐败的敏感,对一棵树、一只小鸟的美丽的敏
感,对水流和夜晚星空映照着的池塘的敏感。热情而强烈地去感受这一切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激情的生命会变得空虚而浅薄,没有多大的意义。
激情也是那个永恒之物的某个侧面。
如果你无法看见一棵树的美丽而珍爱那棵树,如果你无法热情地关注它,那你就没有活着。
4月26日 我向你保证,爱就是激情
假如你没有激情,你不可能是敏感的。不要害怕激情这个词。大部分宗教典籍、大多数古鲁、上师、领袖们等等,他们说:“不要有激情。”但是,如果你没有激情,你如何能感受美、丑、树叶的低语、落日、微笑和哭泣呢?没有蕴涵着放弃的激情,你怎么可能是敏感的呢?
先生们,请听我说,不要问如何获得激情。我知道你们有足够的激情去寻找一个好工作、去恨一些穷人、或者嫉妒某个人;但是我在谈论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一种爱的激情。爱是一种没有“我”的状态;爱一种状态,其中没有指责,不去说性是对的或是错的,这是好的,其他是坏的。爱根本不是这些自相矛盾的事情。爱中不存在自相矛盾。假如一个人没有
激情,怎么能够去爱呢?要敏感就是要去感觉坐在你旁边的邻居;去看看这个城市的丑陋——它的悲惨、肮脏、贫穷,去看看河流、大海、天空的美丽。如果你没有激情,如何能敏感到这一切呢?你如何能感觉一个微笑、一滴泪珠呢?
我向你保证,爱就是激情。
4月27日 充满激情的头脑喜欢询问
显然必须要有激情,问题是如何来唤醒这种激情。让我们相互之间不要误会。我说的激情充溢在每一种感觉中,而不只是微不足道的性的激情。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满足于性的激情,因为其他种种激情都已经被消耗殆尽——在办公室和工厂里,做着固定的工作、例行公事、学习各种技术——这样再也没有多余的激情了;创造的感觉没有被激发和释放。因此,性对我们而言变得至关重要,在那里我们迷失在极小的激情中,这对狭隘而有道德的头脑而言就成了大问题,要不然,它就很快形成了习惯,变得死气沉沉。
我是把激情一词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一个富有激情的人会有强烈的感觉,他不会仅仅满足于少量的工作——无论是一个总理的工作、一个厨师的工作,还是如你所愿的工作。一个富有激情的头脑一直在询问着、探询着、观察着、提问着、需求着,并非仅仅为了它的不满而努力去寻求某个目标,它在其中可以实现它自己,然后去睡觉。一个富有激情的头脑一直在摸索、探询、突破中,不接受任何传统;它不是一个被确定的头脑,不是一个已经达成的头脑,而是一个年轻的、尚未达成的头脑。
悬置问题
克师:作为“半成品”的自我认知。
佛经:我们本自具足,自性圆满。
4月28日 渺小的头脑
一个富有激情的头脑一直在摸索、探询、突破中,不接受任何传统;它不是一个被确定的头脑,不是一个已经达成的头脑,而是一个年轻的、尚未达成的头脑。
现在,这样的头脑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必然发生的。显然,渺小的头脑无法担当它。一个渺小的头脑要富有激情,只要减少它自身的狭隘性。这必然发生,它只发生在头脑看清它自身的狭隘性,并且不试图横加干涉的时候。我解释清楚了吗?可能没有。但是,如我以前所说的,任何受限制的头脑,无论怎样渴望,都仍然是渺小的,毫无疑问,这是明显的。一
个渺小的头脑,尽管它可以到月亮上去,尽管可以掌握一种技术,尽管可以机智地争论和辩护,但仍然是一个渺小的头脑。
因此,当渺小的头脑说,“我为了做有价值的事情,必须要富有激情”,显然它的激情是非常小的,不是吗?一就像对些小小的不公正发怒一样,或者因为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庄,用微不足道的、砂小的头脑做了些小小的改变,就以为整个世界正在改变。如果渺小的头脑看清这一切,就会明白它是极其微不足道的,那么它的整个活动都将发生改变。
应该没有目的,抛弃任何动机去纯然体悟激情。
4月29日 失落的激情
语言不是事物,激情一词并不是激情本身。要不带任何意志、导向、目的地去感觉、陷入激情,去倾听这个所谓欲望的东西,倾听你自身具有的各种欲望,它们的丰富、微弱或者强烈——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将会看见:当你压抑欲望的时候、当你歪曲它的时候、当你想满足它的时候、当你想对它做些什么的时候、当你对它有意见的时候,你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这个激情。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曾经拥有过它—要成为一个富人、要有名望、要过一个中产阶级或者受人尊敬的生活;也许是关于那些的一阵含糊不清的抱怨。而社会就是你所是的压抑它。所以,一个人不得不调整自己来适应死气沉沉、受人尊敬、没有一点激情火花的你;那时他就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也失去了这份激情。
4月30日 没有理由的激情
处于毫无理由的激情状态中,会有摆脱一切执著的强度;而一旦激情有了一种理由,那就有了执著,而执著就是悲哀的开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执著的,我们执著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种信仰、一种观念,一旦我们执著的对象被拿走了,或者失去了意义,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空虚和贫乏。我们试图用执著于什么东西来填补这种空虚,这种东西又成了我们激情的
对象。
检查一下你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我只是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着自己。如果你不想看,那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你想看,那么就清楚地、不留情面地、全力以赴地看着自己——不是带着要消除你的悲哀、焦虑和内疚的希望来看,而是为了了解这个总是导致悲哀的不凡的激情。
当激情有了一种理由时,它就成了强烈的欲望。一旦有了对某样东西的激情——对一个人、一种观念、一些满足愿望的形式,这种激情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和努力。你努力要达成或者维持特殊的地位,或者重新找回那种曾经拥有而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的那个人。但是,我所说的激情不会引起矛盾、冲突。它与原因完全不相关,因此它也不会有一个结果。
五月 智慧·感觉·语言·局限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的这份感受力是没有特定方向的,也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眼睛、身体、耳朵等都能敏锐地感知。你必须随时随刻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除非能变得如此敏锐,否则很难产生智慧。智慧是透过感受力和观察而产生的。
选自《五月一日:天真的心》
心能不能在无所求的情况下从核心生出深刻的洞识?“不去寻求什么”可能是唯一能产生这份洞识的方式。无所预期地巧遇实相,其中是没有任何欲求的,如此一来所有的传统修炼方式都被否定了,这样心才能变得高度敏感、彻底觉醒,而不再依赖任何经验来让自己保持觉醒。我们必须了解名相并不是那真实的东西,譬如“树”这个字并不是真实的树。你必须真的去接触这个东西,而不是透过名相,才会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这意味着名相已经失去了蛊惑人心的力量。
选自《五月十九日:深刻的洞察力》
■智慧一个人的行为在理智和情感这两方面完全和谐时,才产生智慧
■感受你真正地了解了感受的全部,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语言要去发现什么是爱,头脑必须从语言和语言的意义中摆脱出来。
■制约不存在高责的或者更好的制约,
5月1日 一个富于天真的头脑
真实、真实的上帝——不是由人造就的上帝——它不想要一个毁坏了的、变得狭小的、浅薄的、狭隘的和受到局限的头脑。它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头脑来欣赏它;需要一个丰富的头脑——不是知识的丰富,而是天真的丰富——一个未曾有过经验划痕的头脑,一个摆脱了时间限制的头脑。你为了获得安慰而发明的诸神,他们承受着折磨;他们承受着一个已经钝化了的头脑。但是,真实的东西并不想这样,它想要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类,他们的心灵是圆满的、丰富的、清晰的,能够强烈地感受,能够看见一棵树的美丽、一个小孩的微笑和一个从来未曾饱餐过的女人痛苦。
你必须要有这样非凡的感受,这种对一切的敏感——对动物、对在墙上漫步的猫、对人类在贫困和绝望中产生的悲惨、肮脏、污浊的敏感。你必须是敏感的——敏感是强烈地去感受,不是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用你的神经、你的眼睛、你的身体、你的耳朵、你的嗓音去敏感。你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有全然地敏感。除非你这样全然地敏感,否则没有智慧可言。智慧是伴随着敏感和观察而来的。
5月2日 生活中感情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感情是怎样产生的呢?非常简单,它们通过刺激,通过神经产生的。你用针刺我,我就会跳起来;你奉承我,我就高兴;你侮辱我,我就不喜欢。通过我们的感受,各种感情就产生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快乐的感情来发挥作用的;很明显,先生,你喜欢被当作一个印度教徒。于是,你属于一个集体,一个团体和一种无论有多么久远的传统;你喜欢这样,带着《偈陀经》⑤(Gita),《奥义书》④,以及与山一般高的古老传统。我们的各种感情就是通过刺激和环境等因素产生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生活中感情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感情是否就是生活呢?你了解吗?快乐就是爱吗?欲望就是爱吗?假如感情就是爱,那么就存在着一些一直在变化中的东西,对吗?你知道这一切吗?
因此,一个人必须领悟各种感情、情绪、热忱、好的感受等等这一切,这些与真实的爱和慈悲毫无关系。所有的情绪、感情都与思想有关,因此会导致快乐和痛苦。爱没有痛苦、悲伤,因为它不是快乐或者欲望的结果。
5月3日 释放智藏
如果我提一个建议,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发现,为什么你一直在以一种固定的方式思考,为什么你一直在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感觉。不要试图去改变它,不要试图去分析你的思想和情感;而是要觉知为什么你一直以一种特定的习惯来思考,你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尽管你能通过分析来发现这个动机,尽管你能通过分析发现些什么,但这不是真实的;只有当你全神贯注
地觉知思想和情感运作的那一刻时,它才是真实的;这时你将看到它们非凡的微妙、极其的精致。
只要你有一种“必须”和一种“不可以”,在这种强迫中,你绝不会发现思想和情感快速地漫游着。我可以肯定你曾经在“必须”和“不可以”的学校长大,所以你已经摧毁了思想和感受。你已经被系统、方式和你的老师们束缚了、弄残了。因此,要完全放弃这些“必须”和“不可以”,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放肆,而是对那一直在说着“我必须”和“我不可以”的头脑变得有觉知。
此时,就如清晨开放的一朵鲜花,智慧就发生了,在那里发挥着作用,创造着理解。
5月4日 智力与智慧的比较
智力的训练不会导致智慧。更确切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在理智和情感这两方面完全和合时,才产生智慧。在智力和智慧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智力仅仅是独立于情感的思想作用。不顾及情感,而在特定的方向上对智力进行训练时,一个人或许会有较高的智力,但是却不会具有智慧,因为在智慧中,既有内在感觉的能力,也有内在推理的能力;在智慧中,这两种能
力是平等、集中、和谐地呈现出来的。
如果你把情感带到生意中,你说,生意无法管理好,或者做生意不可能是诚实的。这样,你就把头脑分成了几个部分:一部分用来保存你的宗教兴趣,另一部分保存你的情感,第三部分保存你对生意的兴趣,这部分与你的理性和情感生活毫不相干。你的生意头脑把生命仅仅当作为了生存而获取金钱的手段。因此,这种混乱的存在、这种生命的分裂继续着。如果你
真正地用智慧来做生意,那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情感和思想和谐地发挥作用,那么你的生意也可能失败。这是有可能的。当你确实感到这种荒谬、残酷以及与这种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剥削时,你很可能会让生意失败。
在你真正地达到一切用你的智慧而不只是用智力来生活之前,世界上将没有制度会把人从无休止地为生计奔波中拯救出来。
5月5日 情绪和情感滋生残酷
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凡是爱所关注之处,根本不会有情感的位置,也不会有情绪的位置。情绪和情感仅仅是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我喜欢你,我就会对你有异常惊人的热情——我喜欢这块地方,噢,真是可爱,诸如此类,这就隐含着我不喜欢其他地方等等。因而,情绪和情感滋生了残酷,你是否看到了这一点?把一块碎布认同为所谓的国旗,就是一种情感和情绪
的因素,因为这样的因素,你愿意去杀死另一个人——这就是所谓你对国家的爱和对邻居的爱?一个人能够看清楚,凡是有情绪和情感介入之处,爱就不存在,这就是情感和情绪会滋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残酷。
一个人也能看清楚,哪里有嫉妒,显然哪里就没有爱。我嫉妒你,因为你有一个更好的位置、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房子,你看起来更棒、更聪明、更警觉,我嫉妒你。我嘴上并没说我嫉妒你,但是我与你竞争,这就是一种嫉妒和妒忌的形式。因此,嫉妒和妒忌不是爱,我要把它们消除掉;我不想继续谈论如何来消除它们,而同时又继续妒忌——我要真正地像雨水冲洗叶子上多日的尘埃那样把它们冲刷掉。
神秀 “勤拂拭”
5月6日 我们必须对我们所有的感情死去
感情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反应和一种感觉的回应吗?憎恨、奉献、爱的感觉或者对他人的同情——这些都是感情。一些像爱和同情,我们称之为积极的感情,另外些像憎恨,我们称之为消极的感情,并且想去除它。爱是恨的对立面吗?爱是否就是一种感情、一种感觉、一种通过记忆来延伸的感受呢?……那么,我们所说的爱是什么意思呢?无疑,爱不是记忆。对我们而言,这很难理解的,对我们而言,爱就是记忆。当你说你爱你的妻子或丈夫时,这是什么意思呢?你所爱的是否就是给你快乐的东西呢?你所爱的是否就是已经认同的那个人,你把他视为属于你的人呢?请注意,这些是事实;我并不在发明什么东西,所以不要显得很害怕的样子。
我们爱着的、或者以为我们爱着的不是活生生的个体,而是“我的妻子”或“我的丈夫”的图像和符号。我根本不了解我的妻子或者丈夫。只要了解意味着识别,那么我永远不可能了解那个人。因为识别是基于记忆——愉快和痛苦的记忆,我曾经为之而生活过、烦恼过的那些记忆,以及我拥有和执著过的那些记忆。要是还有恐惧、悲哀、孤独和绝望的阴影存在,那么我如何能够去爱呢?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如何能够去爱呢?
无论我们怎样受人尊敬,也都是非常具有野心的。
因此,真正要发现什么是爱,我们必须要对过去、对我们所有的感情、对善和恶死去一不做努力地死去,就像我们吃了有毒的东西那样死去,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死。
5月7日 一个人必须要有广泛的感受
在有这么多问题存在着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很容易失去广泛的感受。我所说的感受一词不是指多愁善感、感情主义,也不只是激情昂扬,而是领悟的品质、聆听和倾听的品质、是感受枝头小鸟的歌唱、阳光中树叶舞动的品质。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要广泛、深人、具有穿透力地去感受事物是非常困难
的,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似乎凡是我们碰到的事情,马上就成了问题。显然,人类的问题没完没了,看起来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存在得越多,感受也就越少。
我所指的“感受”的意思就是对河流支脉的曲线、对道路的破旧肮脏的欣赏,对另一个人悲惨境遇的敏感,以及当我们看见日落时所处的恍惚忘形的状态。这些并不是情绪,不仅仅是情感。情感和情绪或者多愁善感会变成残酷,它们会被社会利用;要是一个人是情绪的、感觉的,那么他就会成为社会的奴隶。但是,一个人必须要有广泛的感受。对美的感受、对语
言、对两个词之间的宁静感受和对一种声音清晰的聆听——这一切都产生感受。一个人必须要有各种强烈的感受,因为只有各种感受才能让头脑高度敏感起来。
5月8日 没有思想的观察
没有思想就没有感受;思想背后就是快乐;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相互配套的:快乐、语言、思想、感受,它们不是分开的。没有思想、没有感受、没有语言的观察就是能量。能量被语言、联想、思想、快乐和时间消耗了,所以也就没有察看的能量了。
这里没看懂
5月9日 感受的完整性
什么是感受呢?感受就像思想。感受是一种感觉。我看见一朵鲜花,我对那朵鲜花会有所反应;我喜欢它或者不喜欢它。喜欢或者不喜欢是受我的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是记忆背景的反应。因此,我说:“我喜欢那朵花”,或者“我不喜欢那朵花”;“我喜欢这种情感”或者“我不喜欢那种情感”。
爱与感受有关吗?显然,感受就是感觉——喜欢和不喜欢的感觉、好的和坏的感觉、味道好的感觉以及诸如此类的感觉。这种感受与爱有关吗?你是否观察过你的街道、你的居住方式、你的坐姿和谈话方式吗?你是否曾注意过所有你崇拜的那些圣人?对他们来说,激情就是性,因此他们否定激情,因此也否定了美——在撇开它们的意义上的否定。所以你已经用感觉把爱抛弃了,因为你说:“感觉使我变成了一个囚
犯,我将会成为一个性欲的奴隶,所以我必须停止”。因此,你已经把性弄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旦你完整地了解了感受,不是部分地了解,一旦你真正地了解了感受的全部,就会知道爱是什么。一旦你能够看清一棵树的美丽、能够看清微笑的美丽、能够看清太阳正下到你们的城墙背后——完全看清楚——此时你就知道爱是什么。
5月10日 假如你不为这种感受命名
当你观察一种感受时,这种感受就结束了。但是,即使感受结束了,如果仍然还有一个与这种感受相分离的观察者、观众、检察官、思想者存在的话,那么还是存在着一种矛盾。
所以了解我们怎样察看一种感受是极为重要的。比如,就拿一种最普通的感受作例子:嫉妒,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嫉妒。现在,你怎样来察看你的嫉妒呢?当你察看这个感受时,你是一个把自已排除在嫉妒之外的观察者。你想要改变嫉妒,改善它,或者你想要解释为什么你处于嫉妒的状态是有道理的等等。因此,这里还存在着与嫉妒分开的一个人、一名检察官、一个实体在观察它。在那一刻嫉妒或许消失了,但是它会再回来;它再回来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地看清楚,嫉妒就是你的一部分。
想要了解“自我”为了维持自身能做到什么程度,如自欺欺人,自我催眠,修改记忆(过去未来),遮蔽当下,合理化叙事等等。
我在说的就是,在你给感受一个名称和一张标签的那一刻,你已经把它带人了旧的框架;而这个旧的框架就是观察者,是另一个由语言、观念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评价构成的实体,但是如果你不给这个感受命名——这就要求有非常的觉知和大量而即刻的了解——此时你将会发现没有观察者、没有思考者、没有来自你评价的核心,你与感受并没有什么不同。一个感受着它的“你”并不存在。
5月11日 情感不会有什么结果
无论你是被情感还是被理智引导,它都引向绝望,因为它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你要知道爱不是快乐,爱也不是欲望。
先生,你知道什么是快乐吗?你看到什么东西或者有了一种感受的时候,就回想那个感受,不住地凝神回味那个感受给你带来的快乐,这是你想要的快乐,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快乐。要是一个人野心勃勃或者小有野心,这会给他带来快乐。要是一个人以国家、理想等诸如此类的名义来寻求权力、地位和声望,这也会给他带来快乐。因为他根本没有爱,
所以给这个世界造成了危害,导致了内在和外在战争。
因此,一个人必须去领悟情感、情绪、热情、好的感受以及一切与真爱和慈悲毫不相干的东西。一切情绪、情感都与思想有关,因而才会产生快乐和痛苦。爱没有痛苦、没有悲哀,
因为它不是快乐或欲望的结果。
5月12日 记忆与爱背道而驰
是否有可能没有思想地去爱?你所说的思想是什么意思呢?思想是痛苦或快乐的记忆的一种反应。如果未完全经验的残渣不存在,就没有思想。爱与情感和感觉是不同的,爱不可能被带入思想领域;反之,感受和情感则可以被带入。爱是无烟的火焰,永远新鲜、富于创造、充满快乐。对社会和关系而言,这样的爱是危险的。因此,思想插手进来,要改变它、引导它、使它合法化,让它脱离危险;于是一个人才能承认它。
破坏规则?
难道你不知道当你爱上某个人的时候,你就是在爱全人类吗?难道你不知道爱一个人有多么危险吗?那时,没有障碍,不分国籍;那时,没有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事情呈现出它们的价值。这样的一个人对社会是一种危险。
因为爱的存在,记忆的过程必须结束。只有在经验没有被完全彻底地了解的时候,记忆才会产生。记忆仅仅是经验的残渣而已;这是挑战未被全部理解的后果。生命是一个挑战和反应的过程,挑战始终是新的,而反应永远是旧的。这种反应是受制约的,是过去的结果,必须去了解这种反应,而不是去训练,或者去反对。这就意味着完全彻底地过着日日新的生活。
感觉挑战就像舒适圈之外,反应就是舒适圈之内。
记忆仅仅是经验的残渣,而思想由记忆与习惯构成。
所以思想是经验的残渣构成的答辩。
只有当爱存在、当你的心灵是丰富的,没有被语言、头脑的产物塞满时,这种全然的生活才是可能的。只要有爱在,记忆就会停止;于是,每个片刻都是一种新生。
5月13日 不要给感受命名
当你不去命名的时候会怎么样呢?你可以更直接地去察看情感和感觉,也因此与它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就像你看到一朵花而不给一朵花命名那样,你就被迫去看它日新月异。要是你不给一群人名字,你就要被迫去看每个人的脸,而不是把他们当作群体来对待。因此,你就会有更多的警觉、更多的观察和更多的了解;你会有一种更深的爱和同情感;但是,如果
你把他们当作群体来对待,那么这也就完了。
如果你不贴标签,那么感受一出现,你就会重视每一种感受。如果你贴标签,那么感受和标签会有什么不同呢?或者标签会唤醒感受?
就会容易被标签带偏,陷入认知偏见
标签就是记忆锚点
如果我不给感受名称,那就是说,如果思想不仅仅以语言来发挥作用,或者我不用语言、想象或者符号来思考,这些是我们多数人通常所为一这会怎么样呢?毫无疑问,头脑那时就不只是一个观察者。当头脑不用语言、符号和想象思考时,就没有思想者从思想即语言中分裂出来。于是头脑就宁静了,不是吗?——不是人为的宁静,就是宁静。一旦头脑真的宁静了,对于冒出来的各种感受就可以即刻应对。只有当我们给各种感受命名时,就强化了它们,使它们有了连续性;它们被储藏在中心,从中我们又给予更多的标签,这样不是强化了它们,就是与它们进行了交流。
5月14日 保持一种感受,看看会怎么样
你从来都无法保持任何纯洁和单纯的感受,总是用一套语言系统包围着它。语言歪曲感受;在它周围快速回旋的思想把它丢到阴影中,让大山一般的恐惧和渴望压迫它。你从来无法保持一种感受,除了憎恨,或者那种奇美无比的感受外,没有别的感受。要是憎恨的感受出现,你说这多么糟糕;然后,就会用强迫和努力来克服它,就会有关于它的思想的混乱……
回到看山还是山,第三阶段
试着去保持在憎恨的感受中,保持在嫉妒、妒忌的感受中,保持在野心勃勃的怨恨中;毕竟,这就是你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尽管你或许想富有爱心地生活,或者带着爱这个词来生活。既然你有憎恨的感受、想用一个动作或者刺激的话来伤害别人,那就看看你是否能保持在这种感受中,你能吗?你曾经试过吗?试试看,保持一种感受,看看会怎么样,你将会发现这有惊人的困难。你的头脑不会让感受单独存在;它会带着记忆、联想、所做的和没做的、永无休止的唠叨一起冲进来。捡起一只贝壳,你能否看看它,对它的精美感到惊奇无比,而不去感叹说,它多么美,或者问,是哪种动物做的?头脑不活动,你能看吗?你能活在语言背后的感受中,而不是活在由语言构建起来的感受中吗?如果你能,那么你就会发现一种非凡的东西,一种超越时间度量的运动,一个没有夏天的春天。
忘掉时间的当下
5月15日 了解语言
我不知道你是否彻底思考、探究过语言描述、给予名称的整个过程。如果你曾经这么做过,那么,这简直是最令人惊叹、最令人刺激和兴奋的事。当我们对任何一个我们所经验、所看见和所感受的事物命名时,语言就有了特别的意义;语言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空间,而语言是它的核心。一切思想表现为语言,你用语言思考。而头脑可能摆脱语言吗?不要说:“我怎样才能自由呢?”这毫无意义。
我在我不思之处
前我,指“心”,后我,指小我。
但是,拿这个问题问问自己,看看你是多么盲从类似印度、偈陀经、基督徒、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在你之下和在你之上的种姓的这些语言。爱这个词、上帝这个词、禅修这个词——我们给予了这些词多么特别的意义,而我们对这些词又有多么盲从。
5月16日 记忆遮蔽了洞察力
在我们生命的进程中,你是不是一直在思考着,或者一直在真实地体验着呢?你知不知道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是怎样的呢?
就你所说的来看,你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也许对它有一丝悸动或者一瞥,如同云层绽开,你看见清澈可爱的蓝天;但是,在你觉察到蓝天的那一刻,你有了它的记忆,于是你就想多记一些,而你就因此迷失在其中了;你越是想把它当作一种经验用语言保存起来,越是迷失在其中。
5月 17日 语言产生局限
是否存在着一种没有语言的思想呢?当头脑使用了语言而不至于使它处于散乱的状态时,思想也并不是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的思想,而是一种没有语言、没有符号的活动;因此它没有边界——语言是有边界的。
Ego(镜像阶段的我)是没有语言的思想吗?
语言产生局限和界限。一个语言不发挥作用的头脑没有局限;它没有边界,没有界限……拿爱这个词来说,看看它在你里面唤醒了什么,看着自己;我提到这个词的那一刻,你们就开始笑了,你们都坐了起来,你们都去感受了。所以,爱这个词唤醒了各种观念、一切形式的划分,诸如色欲的、精神的、粗俗的、无限的以及诸如此类的这一切。但是,问题是要发现什么是爱。毫无疑问,先生,要去发现什么是爱,头脑必须从语言和语言的意义中摆脱出来。
5月18日 超越语言
我认为,要了解另一个人,我们完全不必被困在语言中;因为,比如像上帝这个词,对你也许有一种特殊的意义,而对我却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意思,或者根本没有意思。因此,除非我们两个人都有相互了解的愿望,超越单单用语言的交流,否则相互之间几乎不可能交流。自由这个词,通常隐含着从某种东西中摆脱出来的意思,不是吗?它通常的意思是从贪
婪、嫉妒、民族主义、愤怒、这个或那个中摆脱出来。然而,自由也许有另外一种意思,即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我认为了解这个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在许多其他事物中,头脑是由语言构成的。现在头脑能从嫉妒这个词中摆脱出来吗?去做个试验,你会看到像上帝、真理、憎恨、嫉妒这些词语对头脑的深刻的影响。头脑能同时在神经上和心理上摆脱这些词吗?如果不能摆脱它们,头脑就没有能力面对嫉妒这个事实。当头脑能够直接看到所谓“嫉妒”这个事实时,那么事实本身发挥作用比头脑对事实所做的努力要迅速得多。只要头脑还想通过诸如不嫉妒的理想来摆脱嫉妒等等,那它就是分心了,就不是直面事实;而正是嫉妒这个词从事实中分离了出来。识别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而我用语言识别感受的那一刻,就让这个感受具有了连续性。
去掉分别心
5月19日 特殊的看见
就像刚开始那样,我们一直在问,头脑能否达到那种特殊的看见?不是从边界、从外围、从界限上达到的看见,而是未经寻求就突然的看见。未经寻求就能看见是发现它的唯一的方法。因为在未知的情况下突然产生的,所以没有努力、没有寻求、没有经验;而只有对一切通常的习惯完全予以否定才会进入到核心、才会达到那个花开。因此,头脑是高度敏锐、高度
觉知的,不再需要依赖任何经验来保持自己的觉知。
花:
1,意识维度之花,灵魂之花。和时间有关的,“日涅瓦的猫头鹰”,一种反思。
2,佛祖拈花微笑
a 花开花落,与人无关。跳出人的视角,人并非宇宙中心,以一种旁观视角审视。
b 看山还是山,回到当下。
3,观花周期如观蜉蝣,联想人类自身,如花开花落之无常空性。
花:因果。
缸中之脑 因果已超越认知,只能看到它的影子。
当一个人向自己提问时,他可以用语言来发问;对大多数人而言,语言自然是必需的。而一个人必须明白语言不是实际的东西——如树这个词,并不就是树,不是实际的真相。实际的真相是当人碰触它时,并不是通过语言,而是人实际接触到它。此时它是实在——这意味着语言已经失去了对人的催眠的力量。比如,上帝这个词有如此的分量,它已经给人们实施了这么多的催眠,以至于不管他们承认还是反对,它就像对笼子里的一只松鼠那样发挥着作用!因此,语言和符号必须被取消。
5月20日 对真实的洞察是即刻的
在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中,语言状态经过了好几个世纪被精心构建起来;因此语词、语言的状态既是一个社会的状态,也是一个个体的状态。就像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交流,我需要记忆,需要语言,我必须懂英语,你们也必须懂英语;这是经历了很多世纪才获得的。语言不仅在社会关系中得到发展,而且也是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反作用;语言是必要的。问题是经历了如此长的时期、经历了很多世纪构建起来的符号、语言状态能一下子被一扫而空吗?……通过时间,我们是否可以从历经数个世纪构建起来的、头脑的语言束缚中摆脱出来呢?或者它可以即刻被突破吗?现在,你或许会说:“这需要时间,我无法即刻做到。”这意味着你需要有几天的时间,这意味着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持续,尽管在过程中有所改变,直到你无法再进一步的阶段。你能这么做吗?因为我们害怕、懒散、懒惰,我们说:“为什么要为这一切烦恼呢?这太难了”;或者说“我不知道要做什么”一所以你拖延,一拖再拖。但是你必须看清楚这个在继续着的真实和语言的变化。对任何真实的洞察都是即刻的——不是及时的。就在询问的时候,头脑能否马上突破呢?头脑能否看清语言的障碍、瞬间了解语言的意义、并处于不再受时间限制的状态吗?你必须去体验这一点;对我们大多人而言,只有这才是一件极其罕见的事情。
5月21日 微妙的真实
在头脑极其安静、没有思想、没有自身噪音的负担的时候,你就会有了解的瞬间——这种洞见的非凡的速度。因此,要了解任何事情——一幅现代画、一个孩子、你的妻子、你的邻居,或者对在一切事物中的真实的了解一只有当头脑极其安静的时候才会产生。但是这样的安静是无法培养的,因为,如果你去培养一个安静的头脑,那么它不是一个安静的头脑,而是一个僵死的头脑。
你对某种事情越有兴趣,越想了解它,那么头脑也就越单纯、越清晰、越自由,于是语言化的过程停止了。毕竟,思想就是语言,是干扰的语言,它是语言的屏幕,也就是记忆,它介人挑战和回应之间。它就是在回应挑战的语言,我们把它称之为智力活动。所以,一直在唠叨个不停的、在语言化中的头脑是无法了解真实的——真实是在关系中,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但是,真实极其微妙。它微妙得难以寻觅。它不是抽象的。它来得如此敏捷、如此隐秘,不可能被头脑所把握。就像黑夜中的一个贼,不是在你准备好接待它的时候,就悄悄地来临了。你的接待仅仅是一种贪婪的邀请。因此,一个陷于语言窠臼的头脑无法了解真实。
5月22日 所有的思想都是局部的
你和我都领悟到我们是受制约的。如果你说,就像一些人那样,制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就没有问题;你是一个奴
隶,这就是不可救药的原因。但是,假如你开始问自己,是否
在根本上可能突破这种局限、这种制约,那么这就有了问题
了;因此,你必须探究思想的整个过程,不是吗?如果你只是
说:“我必须觉知我的制约,为了了解和消除制约,我必须思
考它、分析它。”于是你一直在做着强迫练习。你的思想、你
的分析仍然是你的背景的结果,所以通过你的思想,显然无法
突破局部的制约。
首先,要看清楚问题,不要问答案和解决办法是什么。事
实是我们都是受制约的,凡是了解这种制约的思想始终都是局
部的;因此,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而只有完整理解了全
部思想过程,才会有自由。困难在于我们始终在头脑的领域中
运作,头脑是理性或非理性的思想的工具;就像我们所见的那
样,思想始终是局部的。
述自《克里章那灣提著作菜》
155
5 月 23 日
不受自我的约束
要让头脑没有一切制约,你必须不带思想地看清它的全
部。这不是一个谜语;做一个实验,你就会明白。你是否曾不
带思想地去看事物?你是否曾不求助于这整个的反应过程而去
倾听和察看?你会说,不带思想去看是不可能的;你会说,没
有头脑就不受制约。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自己已经被思想阻
碍了,因为,事实就是你并不知道。
因此,我能否察看、头脑能否觉知到自身的制约呢?我认
为可以。请做一下实验。你能觉知到你是一个印度教徒、这个
或那个,只是觉知,不要说它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能吗?因
为,只是看就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这不可能。
我说,只有当你不带任何条件反射,完全深入地觉知你存在的
全部时一这才是真正地不受自我约束。
远自《克里章那梦授着作桌》
156
5 月 2 必 4 日
觉知可以烧掉各种问题
切思想显然都是受制约的;不存在自由的思想这一回
事。思想从来不可能是自由的,它是我们的制约,我们的背
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气候,我们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
的结果。你所读的书和你所有的习惯,都是在这个背景中建立
起来的,而任何思想都必定是这个背景的结果。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觉知一一我们现在就可以去探究它的
意义、它的意思,去觉知一也许我们就将能够不是带着意愿
的过程、不是作出不限制头脑的决定去不限制头脑。因为你作
出决定的这一刻,就有一个实体在希望,一个实体说:“我必
须不去制约我的头脑。”这个实体本身就是我们欲望要达成一
种特定结果的后果,因此,冲突已经存在了。所以,觉知我们
的制约是可能的吗?有可能只是觉知吗?一其中没有一点冲
突。如果允许的话,那么这正是那个觉知或许可以烧掉各种
问题。
选扇《克里章那费授萧作桑》
157
5 月 25 日
不存在高贵的或者更好的制约
头脑要把自己从自身的制约中解脱出来的渴望,不是开启
了另一种抵抗和制约的模式吗?觉知到你的成长形式或模式,
你想摆脱它;但是,这种摆脱制约的欲望,不是又进入了一种
形式了吗?旧的模式坚持要你服从权威,而现在你发展出一个
新的模式,坚持不服从权威;因此你有两种模式,彼此相互冲
突。只要有这样的内在矛盾存在,更进一步的制约还会发生。
有倾向于服从的欲望,也有对自由的欲望。这两者看起来
无论有多么不同,它们本质上不是相似的吗?如果它们本质上
是相似的,那么你对自由的追求就是徒劳的,因为你只是无止
境地从一种形式移动到另一种形式。不存在高贵的或者更好的
制约,这种欲望必须被了解。
述自《生命的注舞Ⅱ》
15&
5 月 26 日
摆脱制约
要让自己不受制约的束缚的欲望仅仅是在促进着制约。如
果一个人去了解欲望的整个过程,而不是试图去压抑欲望的
话,那么,正是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才会摆脱制约。摆脱制约
并不是一个直接的结果。你明白了吗?如果我有意要将自己从
自身的制约中摆脱出来,这个欲望就产生出自身的制约。我或
许消除了一种制约的形式,但是我又陷人了另一种制约。
然而,如果对欲望本身有了一种了解,包括对自由的欲望
的了解,那么正是这个了解将消除所有的制约。摆脱制约是一
个副产品;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了解是什么东西造成了
制约。
速自《克里希那普提著作巢》
159
5 月 27 日
单纯的觉知
毫无疑问,任何知识或任何经验的积累形式、任何理想的
形式、任何头脑的投射、任何决意要塑造头脑的训练一什么
是应该的和什么不应该的—这一切显然是在削弱研究和发现
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询问必须不是为了立即解决我们的问
题,而是为了去发现头脑一在既是有意识也是深沉的无意识
的头脑中,储藏了一切传统、记忆、民族文化传统一是否能
把这一切都放在一边。我认为,只要头脑能够没有任何要求、
没有任何压力地觉知,就能做到一只要觉知。我认为这是一
件最难的事情—要如此之觉知—一因为我们陷于此刻的问题
中,并要即刻解决它,所以我们活得非常肤浅。尽管一个人可
以去找所有的分析家、博览群书、获得很多知识,去教堂、祈
祷、禅修、做各种训练;不过,我们的生活显然是极其肤浅
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深人地洞察。我认为,了解、洞
察的方法,如何进人得非常非常深,就是要通过觉知一没有
谴责、没有比较,只是觉知我们的各种思想和感受,只是去观
察。如果你去尝试一下,你就会看到它有多么困难,因为我们
的整个练就是去谴责、赞同和比较。
速自《克里章那着提著作集》
16 G
5 月 98 日
没有哪一部分的头脑不受制约
你的头脑是彻头彻尾地受制约的:你没有哪一部分不受制
约。这是事实,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或许可以说,你有
一部分—那个观照者、超灵、自性—这是不受制约的;但
是,你思考它,所以它就在思想领域内,它就是受制约的。你
发明了有关它的很多理论,但事实上你的头脑是彻头彻尾地受
制约的,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而任何要使自身获得自由
的努力也都是受制约的。因此,头脑要怎么办呢?或者更进一
步地说,当头脑知道它是受制约时,当它意识到要让自己不受
制约的任何努力也仍然是受制约时,那它会是什么状态呢?
现在,当你说“我知道我是受制约的”这个时候,你是否
真的知道这一点,还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呢?你是否带着像看
到眼镜蛇时一样的力量来知道它呢?当你看见一条蛇,并知道
它是条眼镜蛇的时候,马上会有毫不犹豫的行动;而当你说
“我知道我是受制约的”这个时候,是否如你看到眼镜蛇一般
同样具有性命攸关的意义呢?或者,仅仅是对事实表面的一种
承认,而不是对事实真正的领悟呢?当我领悟到我是受制约的
这个事实时,就会立刻采取行动。我不会努力不制约自己。恰
恰是我是受制约的这个事实,以及对这个事实的领悟带来了即
刻的净化。困难在于没有在了解其所有含意的意义上去领悟
它,没有看清所有的思想,无论它多么微妙、多么狡猾、多么
世故或者多么哲学,都是受制约的。
选自《克里章哪着提著作巢》
161
5 月 29 日
无意识的重负
在内在、在无意识中,有一股过去的巨大的势力要把你推
入一个特定的方向…
现在,一个人如何把它一扫而空呢?过去的无意识如何能
被即刻清除呢?分析家门以为,通过分析、研究、探察、供述
和梦的解释等等,无意识就能被部分地或者甚至完全地纯净起
来,以至于起码你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能够调整自
己,适应现实的环境。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始终有分析者
和被分析对象,有一个观察者来说明被观察的事物,这是一种
二元性,是冲突的根源。
因此,我知道仅仅对无意识进行分析,不会有任何结果。
它或许帮助我稍微少点神经质,对我的妻子、邻居稍微好一
点,或者诸如此类的一些肤浅的东西;但是这不是我们正在讨
论的话题。我知道,这种分析的过程一这需要花时间,解释
思想的活动,就像观察者分析被观祭的事物那样一这不可能
摆脱无意识的束缚;因此,我完全拒绝分析的过程。一旦我洞
察到分析无法在任何情况下清除无意识的重负的这个事实,我
就不在分析之例了。我不再分析了。那么会怎么样呢?因为不
再有一个分析者从他分析的对象中分离出来,他就是那个对
象。他不是在它之外的一个实体。此时,一个人就会发现无意
识并不是重要的。
速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巢》
162
5 月 30 日
两个念头之间的间隔
现在,我说让头脑摆脱一切制约是绝对可能的一不是
说,你应该接受我的权威。如果你基于权威来接受它,那么你
永远不会有所发现,它将是另一个替代品,这就毫无意义
了…
头脑如何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呢?头脑要获得自由,必须不
仅要看清和了解它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钟摆似的摇摆,而且还要
觉知到念头之间的间隔…
如果你非常仔细地察看,你会看见,尽管反应,即思想的
运动,看起来如此迅速,但是有缝隙的,在两个念头之间存在
着间隔。在两个念头之间是一段时间的寂静,这与思想过程无
关。如果你观祭,就会看见这个寂静的片段、这个间隔是不属
于时间的;而对这个间隔的发现、对这个间隔的充分体验,会
把你从制约中解放出来一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不是解放
“你”,而是存在着从制约中获得的解放…这只有当头脑不再
让思想继续时,当它处于不是被引导的寂静,而是没有任何原
因的寂静而寂静时一只有此时才有可能摆脱背景的束缚。
述自《最刘和最外的南由》】
5月31日 观察习惯的形成
如果不摆脱过去,就根本没有自由,因为头脑从来都不是新的、新鲜的和天真的。只有新鲜和天真的头脑才是自由的。
自由与年龄无关、与经验无关;在我看来,自由的本质是在于对整个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两种习惯机制的了解。这不是一个终止习惯的问题,而是完全看清习惯结构的问题。你必须去观察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通过拒绝或抵制一种习惯而又产生另一种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是对于习惯要完全有意识;因为这时,由于你是亲眼看到的,这就不会再有习惯形成。抵抗习惯、与习惯作斗争、去否定它,这只会让习惯继续。
当你与一个特殊的习惯作斗争时,那你就给这种习惯注入了生命,而正是与习惯所作的斗争成了一种更顽固的习惯。但是,如果你只是觉知习惯的整体结构,而不去抵制习惯,那么你将会发现习惯摆脱了,而在这种自由中,一种新的东西发生了。
唯有愚钝和昏睡的头脑才会产生和执著于习惯。一刻接一刻地在关注着的头脑一关注它正在说什么、关注它的双手的活动、它的各种思想的活动、它的各种感觉的活动一一这样的头脑将会发现种种顽习的建构活动已经结束了。了解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要头脑打破了一种习惯,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另外一种习惯,显然,头脑绝不可能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头脑才能洞察某种超越它自身的东西。
JIDDU KRISHNAMURTI 六月
■能量只有不是思想产物的能量,才具有创造性
■关注关注是头脑处于一种永远的学习状态.
■无选择的觉知只有无选择和无谴贵的宁静的观察,从中会有所了解。
■暴力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和心理上都一直在寻求
安全造成的.
、
167
6 月 1 日
能量创造出自身的戒律
寻求实在需要巨大的能量;如果一个人不这样做的话,他
将会以种种造成伤害的方式来消耗能量,因此,社会必须控制
他。现在,有没有可能将能量释放在寻求上帝或真实的方式
上、释放在发现什么是真实的过程中,同时,成为一个了解生
活基本原则的公民,这样社会就无法毁灭他呢?
你知道,人就是能量,如果不去寻求真实,这个能量就具
有破坏性;因此,社会要控制和塑造个体,这样就窒息了这个
能量…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另外一个有趣而又非常简单的事
实:一旦你真的想做某件事情,你就有能量做它…正是这个
能量成了自控的方式,这样的话,你就不需要外在的戒律。在
对实在的探寻中,能量会创造出自身的戒律。一个探寻实在的
人自然就成了模范市民,这并非是按照任何特定的社会或者政
府的模式。
速自《人生中不可不越的事》
168
6 月 2 日
二元性产生冲突
任何类型的冲突一生理上、心理上、智力上的—都是
一种能量的浪费。请注意,要了解和摆脱这一点极其困难,因
为我们大部分人已经被培养去奋斗、去努力。我们在学校时,
被教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努力。这种奋斗和努力贯穿在生命的
全部过程一这就是要成为好的,你必须奋斗,必须与邪恶作
斗争,必须忍耐和控制。因此,人类在教育上、社会上和宗教
上都被教导要去奋斗。人们教导你要寻找上帝就必须工作、训
练、练习、扭曲和折磨你的灵魂、你的头脑和你的身体,去否
定、去压抑;你不需要察看;你必须在所谓的精神层面上斗
争、斗争、再斗争一一这根本不是精神层面。于是,社会上每
个人都一心为自己、为他的家庭去拼命。
因此,我们的周围都在浪费能量,这种能量浪费的本质就
是冲突:在“我应该”和“我不应该”、在“我必须”和“我
不可以”之间冲突。一旦产生出二元性,冲突就在所难免。因
此,一个人必须了解这个二元性的全过程一不是指有男人和
女人、绿的和红的、光明和黑暗、高和矮的二元性的存在;这
一切都是事实。但是,拼命地去探究事实和观念之间的这种分
裂,在这样的努力中,就有能量的浪费。
迹自《克里那着规著作果》
169
6 月 3 日
一种观念的模式
如果你说:“我要如何来节省能量呢?”于是,你就创造出
如何节省能量的一种观念模式,并按照这个模式来指导你的生
活;因此,又有了一个矛盾的开始。然而,假如你靠自己去觉
察你的能量浪费在哪里了,你会看到引起浪费的主要力量就是
冲突一这一直是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活在对某件往
事的僵死的记忆中,活在传统之中。一个人必须了解能量消散
的本质,并不是要按照商羯罗⑤、佛陀或者一些圣人来对能量
消散进行了解,而是在生活中,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冲突进
行实际的观察。
因此,能量的浪费主要就是在于冲突一这并不是意味着
你不采取行动和懒惰。只要是观念比事实更重要,那么,冲突
将始终存在。
选自《克里希那着提著作桌》
17 (
6 月 4 日
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冲突
你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冲突中,不仅在外在,而且也
在内在过着一种充满矛盾的生活。矛盾隐含着努力…哪里有
努力,哪里就有浪费—就有能量的浪费。哪里有矛盾,哪里
就有冲突。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要克服冲突的努力一这是
抵抗的另一种形式。而在你抵抗的地方,也就有能量生成的某
种形式存在—你知道当你抵抗某种东西的时候,正是这种抵
抗产生出能量…
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我必须和我不可以之间的摩擦之上
的。正是这种抵抗的形式、这种冲突的形式产生了能量;但
是,这种能量,假如你靠得很近去观察,它是非常具有破坏性
的;它不是具有创造性的…大多数人都处于矛盾中。如果他
们有一种天赋,有一种写作或者绘画或者这样那样的天分的
话,那这个矛盾的紧张会给予他们能量,用来表达、创作、写
作和生存。越是紧张,冲突也就越激烈,成果也就越大,这就
是我们所谓的创造。但是这根本不是创造,而是冲突的结果。
去面对你处于冲突状态和处于矛盾状态的这个事实,这将给能
量带来不是抵抗的结果的那种品质。
进自《克里章那稽提著作桌》
171
6 月 5 日
具有创造性的能量
现在,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能量不是思想领域内的,不
是自相矛盾、强迫的能量的结果,也不是因为失败而要去自我
实现的结果?你明白这个问题吗?我希望我表达清楚了。因
为,除非我们发现这种能量的品质一它不仅是一点一点创造
能量的思想的产物,而且也是机械的,否则行动就是具有破坏
性的,无论我们是进行社会改革、著书立说、精于经商,还是
制造民族分裂和参加其他的政治活动等等。现在,问题是有没
有这样一种能量存在,不是理论上的一因为当我们面对各种
事实时,提出各种理论是幼稚的、不成熟的。这就像一个得了
癌症的病人要去动手术,讨论要用哪些器械等等是毫无用
处的。
因此,同样地,头脑必须洞穿或者处于不是思想的奴隶这
样的状态。毕竟,时间中的一切思想都是发明;所有的小玩
意、喷气机、冰箱、火箭、对原子和太空的探究,这一切都是
知识和思想的结果。这一切都不是创造;发明不是创造;能力
不是创造;思想绝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因为思想始终是受制约
的,绝不可能是自由的。只有那种不是思想产物的能量,才具
有创造性。
远由《克里章那普提著作桌》
172
6 月 6 日
能量的最高形式
关于能量的观念与实际的能量本身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如
何产生具有最高品质的能量,我们的脑袋里有一套公式和概
念。但是,公式与一直更新着的、再生着的能量本身的品质是
完全不同的。
这种能量的最高形式、最顶点,是没有观念、没有思想、
没有方向感或者没有目的时的头脑状态一这是纯粹的能量。
而能量的这种品质不可能被寻求。你不能说:“好,告诉我如
何得到它,告诉我做法和方法。”没有方法达成它。你要为自
己找出这个能量的本质,我们必须开始了解每天所浪费的能量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当我们听小鸟歌唱、听到声音的时
候,当我们看见河流、广袤的天空和肮脏的、病态的、生病
的、半饥饿状态的村民门以及树木隐遁在白昼光照消融的夜晚
中的时候。恰恰对这一切的观察都是能量。我们从食物和阳光
中获得这种能量。一个人日常拥有的这种物质的能量,通过良
好的膳食等等能明显地被增大和增加。显然,这是必需的。但
是,同样的能量,也可以成为精神的能量一这就是思想一
一旦能量自身相互矛盾,那这种能量就是一种能量的浪费。
速自《克里带那瞀提菁作桑》
173
6 月 7 日
倾听的艺术就是释放的艺术
有人在对你讲话,你在倾听。正是这个倾听的举动是释放
的举动。当你看见事实时,正是对这个事实的洞察是对这个事
实的释放。正是对事实本身的倾听、观看,具有一种没有思想
努力的特别的效果。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一说说野心。我们已经对它的作为和
各种影响做了充分地探究。一个具有野心的头脑,绝不可能知
道什么是同情、怜悯和爱。一个野心勃勃的头脑是一个冷酷的
头脑一一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外在的,或是内在的。你已经
听见了。你听着这些;当你听到这些时,你解释它,说:“我
怎么能生活在这个以野心为基础的世界呢?”因此,你没有倾
听,却已经作出了反应,已经对这种说法、这个事实作出了反
应;因此,你没有在看这个事实,你仅仅是在解释事实,或者
对事实作出评价,或者对事实予以回应;因此,你并不是在看
事实…如果一个人倾听的话一无疑,那么事实创造出的能
量,会把制造出冲突的野心摧毁、清除、一扫而空。
选自《克里希那潜提菁作集》
174
6 月 8 日
没有抵抗的关注
你知道空间是什么。这个房间存在着空间。这里和你的旅
店之间、这座桥和你家之间、河的此岸和彼岸之间的距离一
这一切都是空间。现在,你的头脑中有没有空间存在呢?或者
它是否已经拥挤不堪,以至于其中根本没有一点空间呢?如果
你的头脑有空间的话,那么,在这个空间里就有宁静一其他
的一切都来自这份宁静,因为这时你能够倾听,能够没有抵抗
地关注。那就是为什么头脑拥有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头脑
不是那么拥挤不堪,不是无休止地被占据,那么它就能听到狗
的叫声、火车穿越大桥的轰鸣声,也会全然地觉知到这里有一
个人在讲话及其他讲话的内容。
此时,头脑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而不是僵死的东西。
遂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75
6 月 9 日
没有努力的关注
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吸引头脑,那关注是否会存在呢?如果
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那关注还会存在吗?如果没有
任何动机、影响、强迫的形式,那关注是否会存在呢?没有任
何排斥感,头脑能否给予全然的关注呢?无疑是有可能的,而
那就是关注的唯一的状态;其他只是放任,或者是头脑的
诡计。
如果你没有被别的东西所吸引、没有排斥感而能给予全然
的关注,那么你就会发现什么是禅修;因为在这个关注中没有
努力、没有分裂、没有斗争、没有为了结果而去寻求。因此,
禅修是把头脑从各种系统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过程,同时,也是
既不被吸引,也不努力集中注意力的给予关注的一种过程。
选自《克里事那穆提著作果》
176
6 月 10 日
一种不排斥的关注
我认为,在有对象的关注和没有对象的关注之间,存在着
一种区别。
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观念、信仰和对象上
这是一个排斥的过程;也存在一种关注、一种觉知,它并
不是排斥的。同样地,有一种没有动机的不满,它也不是受到
某些挫折的结果,它无法被疏导,也无法接受任何实现。也许
我无法用恰当的词来描述它,但是,我认为这个特别的不满是
根本的。没有它,其他每一种不满的形式仅仅成了通向满足的
道路而已。
述自《克里带那珍提菁作集》
177
6 月 11 日
关注是无边无垠的
在对头脑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强调专注,而要强调
关注。专注是一种迫使头脑狭隘到一个点的过程,相反,关注
则是没有边界的。在这个过程中,头脑始终被一条边界线或者
分界线所限制,而当我们所关心的是要了解头脑的全部时,那
么仅仅专注就成了一种障碍。关注是无限的,没有知识的疆
界。知识通过专注而来,而任何知识的扩充都仍然在其自身的
范围内。在关注的状态下,头脑能够并且也确实会运用知识,
这必然也是专注的结果;但是,部分绝对不是全部,把许多部
分加在一起也不能导致对全部的洞察。知识是专注的叠加的过
程,它不能产生对无限的了解。全部绝对不在专注的头脑的围
墙之内。
因此,关注是最重要的,但是,它并不是通过专注的努力
而来的。关注是头脑处于一种永远的学习状态,但又不是像积
累经验那样,以积累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状态。一个专注于自身
的头脑,把知识当作自我扩展的一种手段来运用:这样的活动
是自相矛盾的、反社会的。
选自《来来的生活》
178
6 月 12 日
全然的关注
我们所说的关注是什么意思呢?要是我强迫头脑去注意,
那还会有关注吗?要是我对自己说,“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必
须控制我的头脑,将其他一切思想丢开”,你会认为这就是关
注吗?确实,这不是关注。当头脑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时候
会怎么样呢?这就产生了防止其他思想渗人的一种抵抗;它关
注的是抵抗和推开,因此,这就不可能关注。这是肯定的,难
道不是吗?
要对某样东西完全了解,你必须对它全然地关注。但是,
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有多么难,因为你的头脑已经习惯于心不在
焉,所以你说:“天哪!最好是集中注意力,但是我如何才能
做到呢?”这也就是说,你又带着想要获得的欲望回去了,因
此你将永远不会完全地关注比如,你看见一棵树或者一只
小鸟,全然的关注不是去说:“那是一棵橡树”,或者,“那是
一只鹦鹉”,然后离去。在给它一个名称的时候,你已经停止
了关注…相反,当你看着某样东西的时候,如果你完全觉
知、全然关注,那你将会发现一种完全的蜕变发生了,而这个
全然的关注是有益的。没有别的办法,你无法通过练习来获得
全然的关注。通过练习,你可以专注,这就是你建起一堵抵抗
之墙,在墙里是一个专注者,但这不是关注,而是排斥。
递真《克里章那警提著作桌》
179
6 月 3 日
恐惧的消除就是关注的开始
怎样才能产生关注的状态呢?你无法通过劝说、比较、奖
赏、惩罚,以及一切强迫的形式来培养它。恐惧的消除就是关
注的开始。只要还有一种要有所作为,或者要有所成就的强烈
欲望存在,对成功的追求的存在,并伴随着各种挫折和曲折矛
盾,那么恐惧就必然存在。你可以教别人如何专注,但是关注
却无法被教,就像你不可能教别人如何摆脱恐惧那样,而在对
这些原因的了解中,恐惧就会消除。
因此,当学生周围有一种安宁的气氛、他会有安全感、放
松感时,关注就自然地发生了,并且觉知到伴随着爱所发生的
无私的行为。爱不作比较,因此,嫉妒和“成为 (becoming)”
的折磨就停止了。
递自《来来的生活》
18 C
6 月 14 日
没有要到达的地方
谦逊能被训川练出来吗?无疑,意识到你是谦逊的,那并不
是谦逊。你想知道你是否已经达成。这就表明,你一直倾听是
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到达一个你永远都不会被打搅的地
方,在那里你会找到永恒的幸福和永久的祝福,难道不是吗?
但是,正如我以前所说的,不存在达成的目标,只有学习的运
动一这就是生命之美。如果你已经达成,那就到此为止了。
而你的一切都已经达成了,或者想要达成,不仅在生意上,而
且包括你所做的一切;所以,你是不满的、失败的、痛苦的。
先生们,要到达的地方不存在,只存在这种学习的运动,而当
学习成了积累,这就产生痛苦。
一个带着全然的关注来倾听的头脑绝不会寻求一个结果,
因为它是不断地在敞开;就像一条河,它总是在流动中。在没
有永存的一个自我、一个“我”寻求要达到终点的意义上而
言,这样的头脑完全不知道自身的活动。
速自《克里带那游提著作某》
181
6 月 15 日
知识并不是觉知
觉知是头脑不带任何谴责或者认同地去观察、只是如实地
面对事物的这种状态。当你不用植物学的眼光来看一朵花时,
就会看到花的整体;但是,如果你的头脑完全采用有关花的植
物学的知识,那么你并不是整体地在看这朵花。尽管你可以具
有花的知识,如果那种知识占满了你头脑的全部领地、全部领
域,那么你就不是在整体地看这朵花。
因此,要察看一个事实就是要有觉知。在这个觉知中,没
有选择、没有谴责、没有喜欢或不喜欢。但是,我们大多数入
不会这么做,因为传统意义上、职业意义上所用的每一种方
法,我们都无法不带背景地面对事实。我们必须觉知这个背
景。我们必须觉知我们的制约,当我们观察事实时,这个制约
就会显示出自己;但由于你关心的是对事实的观察而不是背
景,因此,背景就被避开了。当主要的兴趣只是去了解事实
时,当你看到这个背景妨碍了你去了解事实时,此时对事实的
重要的兴趣就会擦去背景。
速自《克里希那普提著作巢》
182
6 月 16 日
内省并不完整
在觉知中只有现在一那就是说,由于觉知,你可以看见
过去的影响过程如何控制着现在,改变着未来。觉知是一个完
整的过程,不是一种分裂的过程。比如,如果我提问:“我相
信上帝吗?”一恰恰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我觉知,我就可
以去观察是什么促使我提这个问题;如果我觉知,我就能洞察
什么是已经存在的,是什么力量在迫使我提这个问题的。此时
我就会觉知到恐惧的各种形式一这些恐惧就是,我的祖先们
早先创造了一个上帝的观念,然后传给我,我再将他们的观念
与我现在的各种反应相结合,我已经对上帝的概念作了改变或
修改。如果我觉知,我就能从整体上完整地洞察过去的全过
程、它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
假如一个人是觉知的,那他就可以看到上帝的概念是如何
通过恐惧被引发的;或者,也许过去有一个人曾经对实在或上
帝有最初的经验,然后把它告诉了另一个人,这个人出于自己
的贪婪把它占为已有,并推动了这种模仿的过程。觉知是一个
完整的过程,而内省并不完整。内省的结果是恐怖的、痛苦
的,相反,觉知则是狂喜、喜悦的。
速自《克里章那潜提著作果》
183
6 月 7 日
要看到整体
你如何看一棵树?你是否看到树的整体?如果你不把它作
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你就根本没有看到这棵树。你或许在它旁
边经过,说:“这里有一棵树,好美啊!”或者说:“这是一棵
芒果树”,或者说“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树,它们或许是罗望
子树。”但是,当你站着并去看的时候一我正在实际地、确
实地谈论一你从来没有看到它的全部;如果你没有看到树的
全部,那就没有看见树。用同样的方法就是觉知。在这个意义
上,如果你完全没有看到你的头脑的运作一就像你看树那样
一你就是不觉知的。树是由树根、树干、大大小小的枝权和
非常娇嫩的生长着的枝桠构成的;还有叶子、枯叶、凋叶、绿
叶、烂叶、丑叶、落叶、果实和花一当你看树时,你把它作
为一个整体就会看到这一切。
用同样的方法,在觉知的状态下,以这种状态看你头脑的
运作,存在着你反对、赞同、拒绝、斗争、无用、绝望、希望
和失败的感觉;因此,你是否觉知到你的头脑处于一种非常单
纯的状态,就像看到一整幅画一不是看到画的一个角落就
说:“谁画的这幅画?”
速★《克显草亭穆规著作集》
184
6 月 18 日
无法训练觉知
如果去练习觉知,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那它就会变得单调
乏味和痛苦不堪。觉知无法被训练,练习出来的觉知就不再是
觉知了,因为在练习中隐含了习惯的生成、努力和愿望的运
作。因为努力是扭曲的。我们不仅要有外在的觉知一群鸟的
飞翔、影子、不平静的大海、树和风、乞丐和擦身而过的豪华
轿车—而且也要对心理过程、内在的紧张和冲突有觉知。你
不会谴责一只飞翔的小鸟:你观察它,看着它的美丽。但是,
当你想到自己内在的冲突,你就会谴责或者辩护。你无法没有
选择或不加辩护地来观察内在的冲突。
不认同也不反对地觉知你的思想和感觉,这样就不会单调
乏味和痛苦不堪;但是,要去寻找一个结果、要获得一种结
局,冲突就会增长,冲突的烦闷就开始了。
遂自《老里章那着提著作菜)》
185
6 月 9 日
让思想开花
觉知是头脑接受一切的那种状态一一群飞过天空的鸟
鸦、满树的鲜花、坐在前面的人们、他们衣服的色彩一一处于
宽广的觉知中,这需要观照、观察、注意叶子的形状、树干的
形状、另一个人脑袋的形状、他正在做什么。要广泛地觉知并
从这里开始行动一这就是觉知人自身存在的全部。只有部分
的能力、能力的一方面或者能力的一部分,而要去追求这样的
能力,通过这种有限的能力来获得经验一一这会使头脑的品质
平庸、局限和狭隘。而对人自身存在整体的觉知,则是通过觉
知每一个思想和每-一种感觉所获得的了解,它从来不会局限思
想和感觉,而是让每一个思想和每一种感觉开花,因此觉知与
行动或者专注完全不同,专注只是能力,因此是有局限的。
要让思想开花或者让感觉开花,这就要求关注—不是专
注。我所指的思想的开花,是指给予思想自由,以此来看清发
生了什么,在你的思想和感觉中发生了什么。任何花开都必须
是自由的,必须是光明的;它不可能被限制。你不能在上面加
上任何价值观念,你不能够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应
该是什么,那不应该是什么”一因此,你限制了思想的开
花。而它也只有在这种觉知中开花。因而,如果你探究得很
深,那你将会发现这个思想的开花就是思想的终止。
述自《克里希那着提著作集》
1&6
6 月 20 日
被动的觉知
在觉知中没有要成为什么,也没有要获得什么结果。只有
无选择和无谴责的宁静的观察,从中会有所了解。在这个过程
中,当思想和感觉展露自身时,只有能够既不要获取也不去赞
同时,这时才有广阔的觉知产生,所有隐藏的层面和意义被显
露无遗。这个觉知显示出具有创造性的空,它无法被想象或被
阐明。这个广阔的觉知和创造性的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是
不同的阶段。当你不谴责、不辩护、静静地观察一个问题时,
被动的觉知就发生了。在这个被动的觉知中,问题被了解和解
决了。
在觉知中,存在着高度敏感性,其中也存在着否定性思考
(negative thinking)的最高形式。当头脑在阐述和运作时,不
可能有创造。只有当头脑是宁静和空的时候,不制造问题的时
候一在这种警觉的被动状态时,才有创造。创造只有在否定
状态中才可能发生,这不是肯定状态的对立面。什么都不是并
不是某样东西的对立面。只有在寻求结果时,问题才会产生。
只有停止了对结果的寻求,才没有问题存在。
述自《九业章哪游提著作巢》
187
6 月 21 日
被彻底了解的将不再重复它自己
在自我觉知中不需要忏悔,因为自我觉知产生出一面镜
子,一切都在其中毫无歪曲地被反映出来。每一个思想感觉
(thought--feeling)按其原样都被抛到觉知的屏幕上被观察、
研究和了解;但是,一旦有了谴责、接受、评价或认同,这个
了解之流就被阻碍了。这个屏幕被看得越多、了解得越多一
不是一种责任或强迫的练习,而是因为痛苦和悲哀已经产生出
贪得无厌的兴趣,它又有自身的法则一觉知的强度也就越
大,接着就会带来更高的了解。
如果一样东西缓慢地运动,你可以紧随其后;如果一个人
要研究快速运转的机器,必须让机器慢下来才能研究它的运
作。同样地,头脑只要能够缓慢地运作,思想感觉也能被研究
和了解;然而,一旦它的这种能力被唤醒,那它就能高速运
转,并且能使它极其平静。当一台带有几片叶片的电扇高速运
转时,会显示出一张固体的金属薄片。我们的难处在于要让头
脑缓慢地转动,这样思想感觉才能被跟随和了解。被深刻而彻
底了解的将不再重复它自己。
速自《克里章那酵授访波乘》
188
6 月 22 日
暴力
当我们全然关注在我们称之为暴力的这个事物上时,那会
发生什么?一暴力不仅因为经由信仰和制约等等人类的分裂
而存在,而且也是在我们通过一种社会模式寻求个人安全、或
者个体安全时所产生的。你能否带着全然的关注来察看这种暴
力?而当你带着全然的关注来察看这种暴力时,会怎么样呢?
当你全然地关注什么时一学习历史或数学、看着你的妻子或
你的丈夫—一会发生什么呢?我不知道你是否探究过它一也
许我们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全然地关注过任何事情一但是,
当你这么做时,会怎么样呢?
先生们,什么是关注呢?确实,当你在全然关注时,就会
关心,而如果你没有情感、没有爱,就不会关心。而当你关注
于内在蕴藏着爱的东西时,还会有暴力存在吗?你们理解了
吗?我已经郑重其事地谴责了暴力,我已经回避了它,已经为
它作过辩护,我说,这是自然的。而这一切都不是关注。但
是,当我关注于我所谓的暴力这个东西时一在这个关注中有
关心、情感和爱一哪里还有暴力存在的空间呢?
速自《克卫章那普提著作桑》
189
6 月 23 日
有可能终止暴力吗
当你谈论暴力时,你认为它是什么意思呢?这的确是一个
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你深人地探究它,那么问一问生活在这个
世界上的人类能否完全终止暴力。社会、宗教、团体都在努力
制止杀害动物。还有一些人甚至说:“如果你不想杀害动物,
那么蔬菜呢?”你能实施到这么广的范围,以至于你都要停止
存在了。你的界限划在哪里呢?是否存在按照你的理想、想
象、标准、气质和条件的专断的一条线,你说:“我要画上去
但不要超过这里”?是否存在着个体的愤怒和组织的仇恨之间
的差别呢?个体部分的暴力行为和一个社会组织培植和建立一
支军队来摧毁另一个社会,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你们正
在讨论在哪里、在什么水平上和暴力的哪个部分,或者你们想
讨论人类是否能完全摆脱暴力,不是他所谓的暴力的一个特殊
的部分?
我们知道暴力这东西是不用语言、句子和行动表达的。尽
管经历了好几个世纪所谓的文明,人内在的动物性仍然非常
强,我应从哪里开始呢?我应该从边缘,即社会开始,还是从
中心,即我自己开始呢?你告诉我不要暴力,因为它是丑陋
的。你给我解释了所有的道理,我明白,无论外在还是内在,
暴力是人类的一件恐怖的事。那么,是否可能终止这个暴
力呢?
选自《克里章亭着提著作果》
190
6 月 24 日
冲突的主要原因
当你在日常生活关系中具有侵略性、总想获得、一直在此
地或将来寻求心理安全,那就不要以为仅仅通过希望和平,你
就会获得和平。你必须了解冲突和悲哀的主要原因,然后解决
它,不只是指望外在的和平。
但是,你知道我们大多数人是懒惰的。我们懒得去把握自
己和了解自己,懒惰的确是一种妄想的形式,我们以为别人会
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会给我们和平,或者我们应该消灭引起
战争的那少数的几个人。当一个个体的内在是冲突时,那他不
可避免地会在外在制造冲突,只有他的内在能够产生和平了,
那么世界也会是和平的,因为他就是这个世界。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巢》
191
6 月 25 日
要领悟到你就是暴力
动物是暴力的,人类是由动物而来,也是暴力的;暴力、
愤怒、嫉妒、妒忌,寻求权力、地位、声望以及诸如此类,要
操控、具有侵略性,这些是他们本性的一部分。人就是暴力的
—数以千次的战争已经表明了这点一而他已经发展出一种
所谓非暴力的意识形态…一旦在这个国家和邻国之间发生了
战争的实际暴力,每个人就都卷人其中。他们热爱战争。
现在,当你实际上是暴力的时候,你却有一个非暴力的理
想,这里有一种冲突。你始终在努力要成为非暴力的一这是
冲突的一部分。为了不要暴力,你练自己一这又是一种冲
突和摩擦。因此,当你是暴力的,却有一个非暴力的理想,你
本质上是暴力的。首先要做的事,是要领悟到你是暴力的
不要努力变成非暴力的。要按暴力本来面目来看清暴力,不要
试图解释它,不要训练它,不要克服它,不要压抑它,但是要
看清它,尽管你是初次看它一这就是不带任何思想地看它。
我已经解释过带着天真去看一棵树的意思一不带想象地去看
它。同样的方式,你必须不陷于词本身的想象去看暴力。不带
任何思想活动地看它,就好像你第一次在看它那样地看,因而
是天真地看着它。
选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集》
192
6 月 26 日
摆脱暴力
这样,你能否看清暴力这个事实一不仅是你外在的也是
你内在的事实一在倾听和行动之间没有间隔吗?这个意思就
是正是倾听这个行为,你摆脱了暴力。因为你不承认时间、一
种你可以摆脱暴力的意识形态,所以你完全摆脱了暴力。这要
求有非常深入的禅定,不只是语言上的赞同或不赞同。
我们从来不去倾听;我的头脑和脑细胞是如此的受到一
种暴力意识形态的制约,却从来不去看暴力这个事实。我们是
通过一种意识形态来看暴力这个事实的,而通过一种意识形态
来看暴力,这就产生了时间的间隔。而一旦你接纳了时间,就
无法终止暴力;你继续彰显着暴力,却鼓吹着非暴力。
选自《克里希那穑提着作巢)》
193
6 月 27 日
暴力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内在和心理
上都一直在寻求安全造成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极其渴望心
理上的安全一内在的安全感一投射出对安全的需要,包括
外在安全的需要。在内在,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安全、确定和肯
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健全的婚姻法;为了我们可以占
有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因此要确保我们之间关系的安稳。
如果这个关系遭到了攻击,我们就变成暴力的,这是心理上的
需要、内在的需要,是我门对一切的关系的确定。但是,在任
何关系中,都没有确定和安全这一回事。在内在、在心理上,
我们想要安全,但是不存在永久的安全这一回事…
因此,这一切都是全球暴力如此普遍和嚣张的促进因素。
我认为,凡是观察过这个世界情形的人,尤其是观察过这个不
幸的国家的人,哪怕只有一点点,即使他不做大量的理性上的
研究,也能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这些因素,这些外在投射出来的
因素就是这种特别的残忍、无情、冷漠和暴力的原因。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萧作集》
194
6 月 28 日
事实是我们就是暴力
我们都知道停止暴力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个体,我
要如何摆脱暴力—不只是表面上摆脱,而且是内在完全彻底
地摆脱?如果非暴力的理想不会使头脑从暴力中摆脱出来,那
分析暴力的原因会对消除暴力有益吗?
毕竟,这是我们主要的一个问题,难道不是吗?全世界都
陷于暴力和战争;正是我们这个盈利社会的结构,实质上是暴
力的。如果作为个体的你和我要摆脱暴力的话一完全地、内
在地摆脱,不只是表面上或口头上一那么一个人如何没有自
我中心地人手呢?
你了解了这个问题吗?如果我关注的是让头脑从暴力中摆
脱出来,为了控制暴力并将它改变成非暴力,我遵守戒律,这
肯定会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和行为,因为我的头脑的焦点一直
集中在摆脱一样东西而获得其他的东西上。我更明白头脑完全
摆脱暴力的重要性,因此,我要怎么办呢?确实,这不是一个
人如何不成为暴力的问题,事实是我们就是暴力,却问:“我
怎样才是不暴力的呢?”仅仅创造出理想对我而言根本没有用。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去蔡看暴力,并且去了解它,那也许才有
彻底解决它的可能性。
递自《克里带那珍极著作渠》
195
6 月 29 日
消除仇恨
我们看到了仇恨结果的现实世界。充满仇恨的世界已经由
我们的父辈、他们的前辈和我们创造出来。因而,无知一直无
限地伸向过去。因为,它不可能自己产生,它是人类无知的结
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难道不是吗?作为个体的我们]与我们
的先辈们合作,而他们则与他们的前辈合作,使得仇恨、恐
惧、贪婪等等这个过程得以运转。现在,作为个体,只要我们
每个人都沉溺于此,我们也就参与了这个充满仇恨的世界。
世界就是你们自己的延伸。作为个体的你想要消除仇恨,
那作为个体的你必须停止仇恨。要消除仇恨,你必须切断自己
与所有粗酈和微妙形式的仇恨的关系,只要你还陷于其中,那
你就是这个无知和恐惧的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就是你自己
的延伸,是复制的你和多重的你。这个世界并不是独立于个体
之外而存在的。它可以以一种观念、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组织
而存在,但要实现这个观念、使这个社会组织或宗教组织发挥
作用,就必须要有个体。他的无知、贪婪和恐惧维护着无知、
贪婪和仇恨的结构。如果个体改变了,那么他会影响这个世
界—一这个充满仇恨、贪婪的世界吗?
只要你是自私的,陷于无知、僧恨和贪婪中,那么世界就
是你自己的延伸,而当你是真挚的、深思的和觉知的,那就不
仅会从那些造成痛苦和悲哀的丑恶中分离出来,而且在这个了
解中,会有一种完全和完整存在。
选自《克里带那精提著作果》
196
6 月 30 日
你对抗的东西就是你要达成的东西
毫无疑问,你对抗的东西就是你要达成的东西…如果我
生气,你遇到生气的我,那结果会怎么样呢?会更生气。你已
经成了我那副样子。如果我是恶的,你与恶作斗争来对抗我,
那么,无论你有怎样的正义感,这意味着你也成了恶的。如果
我是残忍的,你用残忍的方式来对付我,那么你就像我一样残
忍。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几千年了。当然,还有什么不同的方式
可以超过以恨制恨的吗?如果我对自己用暴力的方式来压制愤
怒,那我就是在用错误的方式达到一个正确的结果,因而正确
的结果也被终止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解,也没有超越愤
怒。愤怒是要被耐心地研究和了解的,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手段
来克服的。愤怒或许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结果,不去理解它们
是逃不出愤怒的。
我们已经创造出敌人和强盗,并且成了我们自己的敌人,
这样并不能停止敌意。我们必须了解引起敌意的原因,使我们
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不再助长它,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它要求不断地自我觉知和智慧的柔韧性,因为我们就是社会、
国家的那副样子。敌人和朋友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结果。我们
要对制造出的敌意负责,所以觉知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远比
关注敌人和朋友来得更为重要,因为正确的思想会停止分裂。
爱超越朋友和敌人。
遂自《克里章那膏提著作集》
JIDDU KRISHNAMURTI 七月
■快乐一个人妻懂得快乐,他必须更加深入。
■不幸为什么我们会问"什么是幸福"呢?因为我们不幸福,
■伤害为什么你会受到伤害呢?就是因为自负.
■悲伤当我与悲伤交流时,我才能了解它.
199
7 月 1 日
幸福与满足感的比较
我们大多数人正在寻求的是什么呢?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是
什么呢?特别是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想在其中
寻找某种和平、某种幸福和庇护,毫无疑问,搞清楚这一点是
重要的,不是吗?那么我们正在寻求什么,我们正在试图发现
什么呢?可能我们大多数人正在寻求某种幸福、某种和平;在
一个充满着动荡、战争、争斗和竞争的世界中,我们想要一个
能够享有和平的庇护所。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
所以我们追求着,从一个导师到另一个导师,从一个宗教组织
到另一个宗教组织,从一个老师到另一个老师。
现在,我们是在追求幸福,还是在追求某种我们希望得自
幸福的满足感呢?幸福和满足感这两者是不同的。你能寻求幸
福吗?也许你能寻求满足,但是,毫无疑问,你无法找到幸
福。幸福是派生的,是另一个东西的副产品。因此,在我们把
头脑和心灵投入到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关注、思想和关心的事
物中去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正在寻求的是什么,究竟是
幸福还是满足感,不是吗?
速會《最抑不最终的自由》
20 C 0
7 月 2 日
一个人必须深入了解快乐
只有极少数人懂得享受。在看到落日、满月、一个美人、
一棵可爱的树、一只飞翔的鸟、一段舞蹈时,我们只有极少的
快乐。我们的确不会享受。我们看着它,它只能引起我们表面
的开心和兴奋,我们有一个所谓的快乐的感觉。但是,享受是
更加深入的事,必须去了解和探究…
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尽管我们想享受,但是最好的已经离
我们而去;我们想享受其他的感觉一激情、性欲、权力和地
位。这一切都是生活中平常的事,尽管它们是肤浅的;它们不
是要被谴责,不是要被证明,而是要被了解并给予恰当的位
置。如果你把它们当作无价值的、感觉的、愚秦的或者非精神
的,那你就毁灭了生活的整个过程…
一个人要懂得快乐,他必须更加深人。快乐不仅仅是感
觉。这需要头脑极其精致,但不是自我汲取得越来越多的那种
精致,这样的自我、这样的一个人,是绝不可能了解享受者不
存在的那种快乐状态的。一个人必须了解这种非凡的东西;否
则,生命就是极其渺小、卑微和肤浅的一出生、学习一些东
西、痛苦、生孩子、承担责任、赚钱、做些智力上的游戏,然
后死去。
述自《克里章那灣提著作桌》
201
7 月 3 日
幸福无法被追求
你所指的幸福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会说,幸福在于得到你想得到的。你想要一辆小汽
车,就有一辆小汽车,那你就是幸福的。我想要一件沙丽⑥或
一件衣服;我想去欧洲,如果我能去,那我就是幸福的。我想
要成为…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我做到了,我就是幸福的:
如果我不能做到,我就是不幸福的。所以你所谓的幸福就是得
到你想得到的,诸如获得成就或者成功、成为贵族、得到你想
得到的。只要你想要某样东西,你能得到它,你就完全感到幸
福了,你没有失败,但是,如果你没能获得你想要的,不幸福
就开始了。我们所有的人都关注这点,不仅是富人,而且穷人
也是如此。富人和穷人都想为自己、为家庭和社会获得一些东
西;如果他们受到了阻碍、没有得到,那他们就会不幸福。我
们并不是在讨论,不是在说穷人不应该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
西。这不是问题。我们是在试图发现幸福是什么,是否幸福就
是你意识到的东西。你意识到你拥有很多幸福的那一刻,是否
这就是幸福呢?你意识到你是幸福的那一刻,这并不是幸福,
不是吗?
因此,你无法追求幸福。你意识到你是谦逊的那一刻,你
就不是谦逊的。因此,幸福不是一件可以被追求的东西,它会
出现。但是,如果你寻求它,它就躲避你。
述自《克里有亦穆提著作集》
202
7 月 4 日
幸福不是感觉
头脑绝不可能找到幸福。幸福不像感觉,是一样可以追求
和寻找的东西。感觉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因为它一
直会失去;但是幸福无法被找到。记忆中的幸福也只是一种感
觉、一种对现在的赞成或反对的反应。过去的东西并不是幸
福;对过去幸福的经验就是感觉,因为记忆是过去的,而过去
就是感觉。幸福不是感觉…
你所知道的是过去,不是现在;而过去就是感觉、反应和
记忆。你记得你从前是幸福的;过去能够表明什么是幸福的
吗?它可以被回忆,但并不是幸福。识别不是幸福;知道什么
是幸福并不是幸福本身。识别是记忆的反应;头脑一记忆、
经验的复合体一究竟是幸福的吗?正是识别妨碍了体验。
当你觉知到你是幸福的时候,幸福还存在吗?当幸福存在
时,你觉知到它吗?意识是伴随着冲突、更多的记忆中的冲突
而发生的。幸福不是更多的回忆。哪里有冲突,哪里就不幸
福。头脑所在之处就有冲突。所有层面上的思想都是记忆的反
应,因此,思想总是滋生冲突。思想是感觉,而感觉不是幸
福。感觉一直在寻求满足,结果是感觉,但是,幸福不是一种
结果;它不可能被找到。
速自《生◆的注舞)
203
7 月 5 日
幸福能通过任何事情被发现吗
我们通过事情、关系、思想和观念来寻求幸福。因此事
情、关系和观念成了首要的,而不是幸福。当我们通过某种东
西来寻求幸福时,那东西就成了比幸福本身具有更大的价值。
当这种方式被表述出来时,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它就是简单
的。我们在财产中、在家庭中、在名望中寻求幸福;于是财
产、家庭和观念成了至关重要的,因为,那时幸福是通过一种
手段来寻求的,于是这种手段就摧毁了结果。幸福能否通过任
何手段、通过手或头脑制造出来的东西来寻求呢?这些东西、
关系和观念显然是暂时的,它们不断地使得我们不幸福…东
西是暂时的,它们会被用坏和丢失;关系一直在不停地摩擦
着,死亡在等候着;观念和信念也是不稳定的、不长久的。我
们在其中寻求幸福,还没有领悟到它们的短暂性。所以,悲伤
常与我们相伴,而克服它则成了我们的问题。
要发现幸福真实的含义,我们就必须探索自知之河。自知
本身没有终点。一条小溪有没有源头呢?开头的每一滴水到最
终都汇成河流。想象我们将会在源头发现幸福,这是弄错了。
幸福只有在自知之河中才会被发现。
遂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
2 C 4
7 月 6 日
不属于头脑的幸福
我们从一种精致到另一种精致、一种微妙到另一种微妙、
一种享受到另一种享受地活动着;但在这一切的中心,有“那
个我”一“那个我”在享受着,想要更多的幸福,“那个我”
在探询、在寻求、在渴望着幸福,“那个我”在斗争,“那个
我”变得越来越精致,但绝不愿到达终点。只有当“那个我”
的一切微妙的形式结束时,那才有一种祝福的状态,这是无法
被追求的、一种狂喜、没有痛苦、不会腐朽的真实快乐。
当头脑超越“我”、经验者、观察者、思想者的思想时,
才会有永不败坏的幸福的可能性。在我们所用的幸福一词的意
义上,这样的幸福不可能是永久的。但是,我们的头脑一直在
寻求着永久的幸福,某种永远的和持续的东西。正是这个想要
持续的欲望是腐朽的…
如果我们能没有谴责、不去说这是对的或是错的,如果我
们能这样来了解生命过程的话,那我认为,就会有一种具有创
造性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你的”或者“我的”。这种创造
性的幸福就像阳光。如果你想要为自己保留阳光,那它就不再
是清晰的、温暖的和给予生命的太阳。同样,如果你想要幸
福,是因为你正在受苦,或者因为你已经失去了某个人,或者
因为你没有获得成功,那么,这仅仅是一种反应。但是,当头
脑能够超越时,就会有一种不属于头脑的幸福。
递自《克里希那猎提菁作巢》
205
7 月 7 日
要去了解痛苦
为什么我们会问“什么是幸福”呢?这是正确的提问吗?
这是正确的探究吗?因为我们不幸福。假如我们是幸福的,我
们的世界将会完全不同;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将会完全彻
底的不同。我们是不幸福的人,卑微、痛苦、挣扎、空虚,被
一
些毫无价值的琐碎的事缠绕着,满足于卑微的野心、金钱和
地位。我们是不幸福的人,尽管我们可能有知识,可能有钱、
住豪宅、有孩子、有车、有经验。我们是不幸福的、痛苦的人
类,因为我们在受苦,所以我们想要幸福,因此我们盲从于那
些承诺给予这种幸福的人一社会的、经济的,或者灵性的。
当我正在受苦时,如果有幸福存在,为什么我要问有关善
行的问题呢?我能了解痛苦吗?这才是我的问题,而不是如何
才是幸福。当我不在受苦时,我就是幸福的,但是,一旦我意
识到它,它就不是幸福的…因此,我必须了解什么是痛苦。
当我头脑的一部分正在奔向寻求幸福、寻求一条脱离痛苦的道
路时,我能了解什么是痛苦吗?如果我与痛苦完全合为一体,
不是拒绝它、不维护它、不谴责它、不比较它,而只是完全与
它在一起,并且去了解它,如此,难道我不可以了解痛苦吗?
如果我懂得如何倾听的话,那么,什么是幸福的真实将会
来临。我必须懂得如何去倾听痛苦;如果我能倾听痛苦,那
么,我也能倾听幸福,因为,这就是我的存在。
选自《克里希那穑提著作集》
2 C 6
7 月 8 日
痛苦就是痛苦,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
作为一个个体,你的痛苦与我的痛苦、与一个亚洲人、美
国人和俄罗斯人的痛苦是不同的吗?环境和情况也许各不相
同,但是在本质上,另外一个人的痛苦与我的和你的是同样
的,难道不是吗?痛苦就是痛苦,的确,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
的。快乐不是你的快乐或我的快乐一它就是快乐。在你饿的
时候并不只是你的饿,也是整个亚洲州的饥饿。当你被野心驱使
时,当你残忍时,同样的残忍也驱使着政治家、有权力的人,
无论他是在亚洲、在美国还是在俄罗斯。
你知道,这就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不知道我们都属于一
个人类,陷于不同的生活范围和不同的地区。当你爱上某个人
时,这并不是你的爱。如果它是你的爱,那它就是残暴的、占
有的、嫉妒的、焦虑的和残忍的。同样地,痛苦就是痛苦;不
是你的或者是我的。我不是使它非个人化,也不是在使它抽象
化。当一个人在受苦时,是一个人在受苦。当一个人没有吃、
没有穿、没有住时,他正在受苦,无论他生活在亚洲还是在西
方。现在有人正在遭受杀戮或受到伤害一越南人和美国人
一正在受苦。要了解这种受苦一它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
的,不是非个人或抽象的,而是实际上的,这要求我们都要有
非常深入的穿透力和洞察力。这个痛苦的终止自然会带来和
平,不仅是在内在,而且也是在外在。
遂自《克里章那普提菁作桌》
207
7 月 9 日
了解痛苦
为什么我或者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痛苦是冷漠的呢?为什么
我们对扛着大包的苦力、抱着孩子的妇女漠不关心呢?为什么
我们如此冷漠呢?要了解这点,我们必须去了解为什么痛苦使
我们麻木不仁。诚然,是痛苦使得我们冷漠无情;因为我们不
了解痛苦,才会对它漠不关心。如果我了解痛苦的话,那我对
痛苦就会敏感,就会去唤醒一切,不仅去唤醒自己,而且去唤
醒我周围的人、我的妻子、孩子、一只动物、一个乞丐。但
是,我们不想了解痛苦,而逃避痛苦使得我们麻木不仁,因此
我们冷漠无情。先生,关键是这个痛苦,当我们不了解时,它
就钝化了头脑和心灵;我们不了解痛苦,因为我们想通过古
鲁、救世主、咒语、来生、观念、酒和一切诸如此类的执著
来逃避它一逃避真实存在的一切东西…
现在,对痛苦的了解并不在于找到引起痛苦的原因。任何
人可以知道受苦的原因;他自己的轻率、他的愚蠢、他的狭
隘、他的残忍等等。但是,如果我看着痛苦本身,而不去想要
获得一个答案,那会怎么样呢?此时,由于我不再逃避,所以
我开始去了解痛苦;我的头脑是极其警觉而敏锐的,这意味着
我变得敏感了,而如果处于敏感状态的话,我就能觉知到别人
的痛苦。
选自《克里带那瞀提著作桌》
2 C&
7 月 10 日
为了避开痛苦而去获得信仰
身体的痛苦是一种神经反应,但是,当我执著那些给我满
足的东西的时候,心理的痛苦就产生了,因为那时我害怕有人
或者什么意外会把它们从我这里拿走。心理的积淀可以防止心
理上的痛苦,只要它们不受干扰;这就是说,我是防止任何严
重形式干扰的一大堆积淀和经验一因为我不想被打搅。因
此,我害怕打搅它们的人。所以,我的恐惧就是已知的;我担
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积累,因为我聚集它们是作为回避痛苦或
防止悲伤的一种手段。但是,悲伤就是在为回避心理痛苦而积
累的这一过程中。
知识对防止痛苦是有益的。正如医药知识有助于防止生理
痛苦,同样信仰也有助于防止心理痛苦,这就是我害怕失去信
仰的原因,尽管我对这种信仰的真实性没有完整的知识或具体
的证据。我或许会拒绝一些强加给我的传统的信仰,因为我自
己的经验给了我力量、信心和领悟;但是,我所获得的这样的
信仰和知识基本上是同样的一一是一种回避痛苦的手段。
选自《最和和最共的自由》
209
7 月 11 日
完整的了解
我们所指的“不幸”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不属于你的那
部分呢?你从外在或内在去观察它、体验它,它是不是外在于
你的某种东西呢?你是否仅仅是那个正在体验着的观察者呢?
或者,这有什么不同吗?无疑,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难道
不是吗?当我说:“我痛苦”时,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与痛苦
有什么不同吗?这肯定是一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它。
有悲伤存在着一我不喜欢悲伤,我的儿子死了,你有什
么办法呢?我生命的一部分不断在寻求着为什么,寻求着解
释、理由和原因。我的另一部分为各种理由而烦恼不安。我还
有一部分想要摆脱悲伤,想要超越它。我们就是所有的这些事
情,不是吗?因此,如果我一部分在反对、反抗着悲伤,我的
另一部分在寻求着解释,陷于各种理论中,而我的另一部分正
在逃避事实一我怎么能完全了解它呢?只有在我有了完整了
解能力的时候,才有摆脱悲伤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是四分五
裂的,我就无法看清它的真相…
现在,请仔细地听,只有当我没有分裂地经历事情的全部
时,而不是在分裂的“我”观察到的痛苦时,你才会明白什么
时候会有一种事实、真实存在,才会有对它的了解。这就是
真实。
选自《克里带那精提著作集》
21 C
7 月 2 日
你就是痛苦
当受苦的观察者不存在时,痛苦与你有什么不同吗?你就
是痛苦,不是吗?你并没有脱离痛苦一一你就是痛苦。这发生
了什么呢?这里没有标签、没有命名,因此就把它撇开不管
一一你就是这个痛苦、这种感觉、这种苦恼不安的感觉。当你
就是它时,情况会怎么样呢?要是你不给它命名,也不存在对
它的恐惧,那么中心与它有关吗?如果中心与它有关,对它就
有恐惧。那中心必须行动起来,要对它做些什么。但是如果中
心就是它,你会怎么办呢?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不是吗?如果
你就是它,你不接受它、不贴标签、不将它推开一如果你就
是这个东西的话,会怎么样呢?你会说你在受苦吗?
无疑,一种根本的蜕变已经发生。此时就再也不存在“我
在受苦”了,因为没有痛苦的中心,中心之所以受苦,是因为
我们从不去检查中心是什么。我们只是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
从一个反应到另一个反应地生活着。
遂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11
7 月 13 日
痛苦是本质的吗?
这里有这么多痛苦的种类、因素和程度。我们都知道这一
切。你非常清楚,实际上是从出生的这一刻直到我们老死进入
坟墓的那一刻,我们一生都背负着这个重担…
如果我们说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也就无话可说;如果你接
受它,你就已经不再去探究它了。你已经把进一步探询之门关
闭了;如果你逃避它,你也已经把门关上了。你可以用寻找男
人或者女人的方式逃避,可以用酗酒、娱乐的方式逃避,可以
去寻求各种形式的权力、地位、声望和内在无聊的唠叨来逃
避。于是,你的逃避成了至关重要的;你要逃离的种种对象也
成了无比重要的。因此,你把悲伤的门也关闭起来,这就是我
们大多数人所做的事…现在,我们能否停止各种逃避,回到
实际的痛苦中去呢?…这意味着不去寻求一种解除痛苦的方
案。这里有一种身体的痛苦一一牙痛、胃痛、手术、事故和各
种身体的痛苦,这些已经有解决它们的方案了。这里还存在着
恐惧未来的痛苦,它也会引起痛苦。痛苦与恐惧的关系比较接
近,而对生命中的这两个因素不理解的话,我们就绝不会理解
什么是慈悲和爱。因此,一个对什么是慈悲、爱以及诸如此类
的含义予以关注的头脑,肯定了解什么是恐惧、什么是悲伤。
选自《克里带那静提著作巢》
212
7 月 4 日
有意识的悲伤和无意识的悲伤
悲伤是…不幸、无常和完全孤独的感觉。这里有死亡的
悲伤、无法自我实现的悲伤、不被认同的悲伤、去爱但是没有
得到爱的回报的悲伤。这里有无数种悲伤的形式,这在我看
来,如果不了解悲伤,冲突、烦恼、每天产生的腐败和堕落就
不会结束…
存在着有意识的悲伤,也存在着无意识的悲伤、这种看起
来没有基础的、没有直接原因的悲伤。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有
意识的悲伤,我们也知道如何对付它。不是通过宗教信仰,就
是将它合理化,要不就是我们在智力上或生理上吸毒上瘾来逃
避它;或者我们用文字、消遣、肤浅的娱乐把自己搞得昏头昏
脑。我们做这一切,但我们还是无法逃离有意识的悲伤。
这里还存在着我们经过了好多个世纪继承的无意识的悲
伤。人类始终在寻求战胜所谓的悲伤、不幸和烦恼这种特别的
东西;但即使我们表面上是幸福的,拥有想要的一切,在无意
识深处仍然存在着悲伤的根。所以,当我们谈论要停止悲伤
时,我们的意思是要停止一切悲伤,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
要终止悲伤,一个人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非常单纯的
头脑。单纯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念。单纯需要有相当的智
慧和敏感度。
速自《克里事那稽提著作集》
213
7 月 15 日
对各种感觉的伤害
为了不麻烦别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就是你想知道的
吗?我恐怕那时我们应该什么都不做。
如果你全然地生活,那你的行为就会引起麻烦;但是更重
要的就是:发现什么是真实,还是不去打搅别人?这看起来如
此简单,无须作答。为什么你想要尊敬别人的感觉和观点呢?
你是否害怕自己的感觉受到伤害、你的观点被改变呢?如果别
人与你的意见不同,只有通过向他们提问、通过积极的行动与
他们接触,你才能发现它们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如果你发
现那些看法和感觉是不真实的,那你的发现或许会打觉到那些
珍爱它们门的人。此时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照做不误,还是
为了不伤害你的朋友们而与他们妥协呢?
选自《克里清那静提著作某》
214
7 月 16 日
自我形象导致痛苦
为什么问题有主、次之分?万事万物不就是一个问题吗?
为什么将它们分成小问题或大问题、基本问题或非基本问题
呢?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个问题,不管问题大小都非常深入地探
究它,我们就会揭示所有的问题。这不是修辞学上的应答。例
如:生气、嫉妒、妒忌和仇恨一我们对这一切都非常熟悉
了。如果你深入探究生气,不只是对它撇开不管,那么还有什
么是棘手的呢?为什么人会生气呢?因为受到了伤害,有人说
句刻薄话:有人说句奉承话,你就很高兴。为什么你会受到伤
害呢?因为自负,不是吗?为什么会自负呢?
因为人有一种观念、一个自我的符号、一种自我的形象,
即他应该什么样、是什么或应该不是什么样。为什么人会创造
出有关自我的形象呢?因为他从来不研究人实际上是什么。我
们以为我们应该是这样或那样、那个理想、那个英雄和那个榜
样。引起我们生气的是因为我们的理想、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遭
到了攻击。我们对自己的观念就是对我们真实面貌的逃避。但
当你观察你实际上是什么的时候,没有人能伤害你。于是,如
果一个人是撒谎者,大家都知道他是撒谎者并不意味着这个人
就受到了伤害;这是事实。但是,当你假装你不是撒谎者,而
被告知你是撒谎者,那么你就会生气和暴怒。可见,我们始终
生活在观念的世界中、神话的世界中,从来不生活在真实的世
界中。要观察真实存在,要去看它,要真正地熟悉它,必须没
有判断、没有评价、没有看法和没有恐惧。
述自《克里带那普提菁作桌》
215
7 月 7 日
变态的快乐
有这样一种叫虐待狂的现象。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有
一个叫萨德侯爵的作家,曾写过一本书,内容是描写一个人如
何享受伤害别人,并看着他们受苦。从这里产生了虐待狂这个
词,它的意思是指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对某些人而言,
看见别人受苦就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察看一下你自己,看看
是否你也有这种感觉。
它或许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它就在那里的话,那么,当
你看到有人跌倒时,你就会发现它会以一种大笑的冲动来表
示。你想要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跌落下来;你不经意地批评别
人、说别人的闲话,这一切都是想要伤害别人的一种不敏感的
表达和一种形式。一个人或许会为了复仇而故意伤害别人,或
者一个人无意识地用一句话、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来伤害别
人;但是,无论哪一种情况,这都是要伤害别人的欲望,只有
极少数人从根本上祛除了这种快乐的变态形式。
述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16
7 月 18 日
真实的教育
头脑是通过经验、传统和记忆而产生的。尽管头脑一直在
经验中,但它能否不去储藏呢?你了解这种不同吗?我们所需
要的并不是对记忆的培养,而是要摆脱头脑的积累过程。
你伤害了我,这是一种经验;我储藏了这个伤害,这就成
了我的历史;并且我从这个历史出发来看你,从这个历史出发
来做出反应。这就是我的头脑和你的头脑每天的过程。尽管你
伤害了我,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否有可能不发生呢?这两
种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对我说了刺耳的话,它伤害了我;但是,如果不把
这个伤害看得很重,那么它不会成为我行动的背景;所以,我
重新与你相遇是可能的。在深刻的意义上而言,这才是真实的
教育。因为,此时尽管我知道经验制约的效果,但是头脑并没
有受到制约。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菁作桑》
217
7 月 9 日
停止愤怒
我可以肯定我们都想要克服愤怒,但是看来并没有解决这
个问题。有没有一种不同的方法使愤怒消散呢?…愤怒或许
源于生理或心理的因素。一个人愤怒,也许是因为他遭到反
对,人的防卫反应受到了打击,或者他小心翼翼建立起来的安
全感受到了威胁等等。我们对愤怒都很熟悉。一个人要如何来
了解和解决它呢?如果你认为你的信仰、概念和看法是最重要
的,那么,一旦遭到质疑,你一定会有激烈的反应。如果你开
始询问,那些信仰和看法是不是人生命意义的本质,而不是执
著于那些信仰和看法,那么通过对它的原因的了解,愤怒就会
停止。因此,要解决引起自身冲突和痛苦的抵抗,这再一次需
要真挚。我们通常由于社会或宗教的因素,或者为了方便起见
而控制自己,但是要根除愤怒,则儒要很深的觉知…
你听到不公正的事就会发怒。这是因为你爱人类、因为你
富于同情心的缘故鸣?同情和愤怒会在一起吗?当有愤怒和仇
恨存在时,公正有可能存在吗?你或许一想起通常的不公正和
残酷,马上就感到愤怒,但是你的愤怒并不会改变不公正和残
酷;它只能带来伤害。如果要有秩序的话,你自己必须要善于
深思和富于同情心。来自仇恨的行为只能产生更多的仇恨。哪
里有愤怒,哪里就不可能有正义。正义和愤怒不可能在一起。
选自《克里希那瞀提著作果》
215
7 月 20 日
宽恕不是真的慈悲
什么是富有慈悲心呢?请为你自己去发现它、感觉它,一
个受到伤害的头脑、一个能受到伤害的头脑究竟能否宽恕别
人。一个受伤的头脑能够宽恕别人吗?如此能受伤害、能培养
美德、能有慷概意识的头脑,这样的头脑能够富有慈悲心吗?
慈悲就像爱,是一种不属于头脑的东西。当头脑富有慈悲心和
爱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但是,你有意识地宽恕的那一
刻,头脑就强化了自身受伤害的中心。因此,有意识地宽恕别
人的头脑,从来不可能是真正的宽恕,它不懂得宽恕,它宽恕
是为了不再受到伤害。
因此,最重要的是发现为什么头脑竟然会记忆和储藏。因
为,头脑永远在寻求夸大自己、成为大的、要有所作为。当头
脑不愿有所作为、不是什么、完全不是什么时,在这样的状态
下,才会有慈悲。在这样的状态中,会有既不是宽恕也不是受
伤害的状态存在;但是,要了解它的话,那么,一个人必须了
解“我”的意识的发展…
因此,只要存在着对特别的影响力、特别的美德进行有意
识的培育,就不可能有爱存在,也不可能有慈悲存在,因为爱
和慈悲不是有意识努力的结果。
速而《克里希那瞀提著作桑》
219
7 月 21 日
哪里有可能痛苦,哪里就没有爱
提问者想要知道,当他意识到他的行为必定会伤害到他所
爱的那些人时,那么他怎么才能没有自我压抑而自由地行动。
你知道,爱是自由的一双方都是自由的。哪里可能有痛苦存
在、哪里可能有爱的痛苦存在,它就不是爱,而仅仅是一种占
有和获得的微妙的形式。如果你爱一个人,真正地爱某个人,
当你做一些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时,就不可能给他造成痛苦。只
有当你想要那个人做你想做的事时,或者他想要你做他想做的
事时,那才会有痛苦。这就是你想被占有;你感觉可靠、安全
和舒适;尽管你知道这样的舒适只是短暂的,你获得了短暂而
舒适的庇护。
因此,每一次为舒适和奖励所做的努力,实际上只是表明
你缺乏内在的丰富性;因此,一种从另一个个体中分裂和分离
出来的行为自然会产生出干扰、痛苦和烦恼;一个个体为了使
自己适合别人,必须压抑他真实的感觉。换言之,由这样不断
地压抑所产生的所谓的爱,摧毁了两个个体。在这样的爱中,
没有自由;它仅仅是一种微妙的束缚。
述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巢》
22 (
7 月 22 日
圈套的本质
悲伤是受到打击的结果,是平静的、按惯例生活的头脑暂
时受到的震动。因为,发生了某些事情,诸如死亡、失业、挚
爱的信仰受到质疑,头脑受到了干扰。但是,一个被忧乱了的
头脑要怎么办呢?它又要寻找一种不受干扰的方法;它会求助
于另一个信仰、另一个更安全的工作、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生
命的波浪又一次来临,击碎了它的安全装置,但是头脑还是很
快地找到了更强的防卫措施;所以它继续着。这不是一种智慧
的方式,是吗?
外在或内在的强迫形式都不会有什么帮助,不是吗?一切
强制的手段,无论多么微妙,都是无知的结果;它都是来自对
报偿的欲望和对惩罚的恐惧。对圈套的全部本质的了解,就是
从圈套中摆脱出来;没有一个人、一种制度、一种信仰能把你
释放出来。这样的真实是唯一解脱的因素一一你必须为自已看
清楚,而不只是被说服。你必须在没有航标的大海上航行。
选自《生伞的注舞 IⅢ》
221
7 月 23 日
悲伤的终点
如果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将会看见自然的壮观景象、
绿色田野的非凡美丽和辽阔的天空;你会听到孩子们的笑声。
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存在。这里有妇女生
孩子的痛苦、死亡的悲伤、你有所期待而没有实现的悲伤;这
里还有着一个民族衰弱和衰败的悲伤;不仅有集体腐败的悲
伤,而且也有个体腐败的悲伤。如果你看得很深人,这里还有
你自己家里的悲伤一没有满足的悲伤、你自己地位低下或者
无能为力的悲伤以及各种无意识的悲伤。
生活中也存在着欢笑。笑是一件可爱的事一没有理由地
笑、无缘无故地心中充满欢乐、不求回报地去爱。但是,我们
很少有这样的笑。我们背着悲伤的重负;我们的生活是一个痛
苦和挣扎的过程、一个不断瓦解的过程,我们几乎从来不知
道,用我们全部的生命去爱意味着什么…
我们想要找到种解决的方案、手段和方式,用它来解决
这个生命的重负,因此,我们实际上从来不去察看悲伤。我们
试图通过神话、想象、思考去逃避;我们希望找到一些避开这
个重负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逗留在悲伤之波来临之前。
悲伤会有一个终点,但是,它不是通过任何制度或方法产
生的。一旦对真实存在有了了解,就没有悲伤会存在。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某》
222
7 月 24 日
与悲伤相遇
你是怎样碰到悲伤的呢?恐怕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表面地碰
触到了悲伤。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训练、我们的知识和我们所
揭示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影响,都使我们变得浅薄。浅薄的头脑
是一个逃向教堂、逃向某些结论、逃向一些概念、逃向一些信
仰或观念的头脑。这一切都是浅薄的头脑的庇护所,悲伤也就
在其中。如果你无法找到一个庇护所,你就在自己周围建起一
堵墙,变成愤世嫉俗、倔强和冷漠的,或者通过一些表面的、
神经质的反应来逃避。这一切对痛苦的防卫妨碍了进一步的探
询…
请看一下你自己的头脑;观察一下在你失业、迷失或执著
于上帝的信仰、或执著于未来生活的时候,你是如何用你的悲
伤解释过去的。而如果解释、信仰都不满意的话,你就通过酗
酒、通过性,或者变成愤世嫉俗的、倔强的、苦闷的、脆弱的
来逃避…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一代又一代就这么过去,肤
浅的头脑从来都不把伤口上的绷带拿走;这不是真正地懂得、
不是真正地了解悲伤。这仅仅是有了一个悲伤的观念。有了一
幅悲伤的图画、一个悲伤的符号,但是你从来未曾与悲伤相遇
一仅仅是碰到了悲伤这个词。
进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巢》
223
7 月 25 日
逃避悲伤
我们大多数人悲伤的形式各有不同一有人际关系的、有
某人去世的、有还未曾自我实现就枯萎了的、有想要获得成
功、想要有所作为却完全失败了的,有完全属于生理方面的悲
伤一生病、失明、无能力、瘫痪等等。到处都有所谓悲伤这
种特别的事情存在一死亡一直在角落里等待着。而我们却不
知道如何与悲伤相遇,因此我们要不是崇拜它,就是将它合理
化,要不就是逃避它。到任何一个基督教教堂里去,你就会发
现悲伤在那里被崇拜;它把悲伤制作成非凡的、神圣的东西,
据说,只有通过悲伤、通过被十字架钉死的基督,你才能找到
上帝。在东方,他们有自己的逃避方式,是另外一些逃避悲伤
的方式,在我看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种非凡的东西是如
此的稀有,这就是真正地摆脱了悲伤。
如果在你倾听的过程中,不带情绪、情感地倾听我们正在
说话的内容,这将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你能真正地了解悲
伤,并且完全彻底摆脱它;因为,此时不会有自我欺骗、没有
幻想、没有焦虑、没有恐惧,大脑能清晰、敏锐、逻辑地运
作。此时,或许一个人就会懂得爱是什么。
选自《克里章那静提著作集》
224
7 月 26 日
跟随痛苦的活动
什么是痛苦?…它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正在受苦呢?
不是为什么会有痛苦,也不是痛苦的原因是什么,而是实际上
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看到了这种差别。我只是觉知
到在受苦,而它不是与我分开的,也不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在看
着痛苦一它是我的一部分,这是我整体在受苦。于是我就能
跟随它的运动,看它将走向何处。确实,如果我这样做的话,
它便展现出来,难道不是吗?然后,我就会看到我一直在强调
那个“我”一不是在强调我所爱的人。他只是发挥保护我,
免予遭受我的痛苦、我的孤独、我的不幸的作用。由于我并不
重要,所以我希望他是重要的。这一切都过去了;只剩下了
我,我迷失了,我孤独了。没有他,我什么也不是。所以我
哭。这不是因为他走了,而是我被留下了,我感到孤独。
有无数个人要帮我逃跑一数以千计的所谓的具有宗教信
仰的人,用他们的信仰和教条、希望和幻想一“这是业⑦
(karma), 这是上帝的意愿”一你知道,这一切都是给我
条出路。但是,如果我能与悲伤并驾齐驱,不把它从我身边丢
掉,不去限制它或者否定它,那么会怎么样呢?当我的头脑这
样跟随痛苦的运动时,它会处于什么状态呢?
递自《最初最终的自由》
225
7 月 27 日
自发的理解
我们从来不说:“让我看看,这个痛苦的东西究竟是什
么。”你无法通过强迫、通过戒律去看。你必须饶有兴趣地看,
用自发的理解来看。此时你会看到这个我们叫做苦难、痛苦的
东西,这个我们避之不及的东西,而戒律完全消失了。
只要我与这个就像我身外的东西那样是毫无关系的,那么
就没有问题;一旦我与这个身外之物建立起一种关系,这就是
问题。只要我像对待身外之物一样对待痛苦一我受苦,因为
我失去了我的兄弟,因为我没有钱,因为这个或因为那个一
我与它建立了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是虚构的。
但是,如果我就是这个东西,如果我看清了事实,这整个
事情就蜕变了,一切有了不同的意义。此时就有全然的关注、
完整的关注,而这个被完全注意的东西就被了解、解决了,所
以也就没有恐惧,因此悲伤这个词也不存在了。
遂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26
7 月 98 日
痛苦的中心
当你看到一样极其可爱的东西、美丽的高山、绚烂的落
日、魅力无限的笑容、美丽销魂的脸庞时,那种情景令你惊讶
眩晕,而你只是默然无声;这种情形是否曾经在你身上发生过
呢?于是,你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但是,这是外在的东西
在你头脑中的反映,而我正在谈论的不是眩晕的头脑,而是要
去看、去观察的头脑。
现在,如果没有这一切极致表现的制约,你能否去观察
呢?对一个处于悲伤中的人,我用语言来解释;悲伤是在所难
免的,它是满足的结果。当一切解释完全停止时,你才能看
一这意味着你并不是从中心去看。当你从中心去看时,你的
观察能力是受局限的。如果我执著于一个职位,想要在那里,
那里就有一种紧张,就有痛苦存在。当我从中心进人痛苦去看
时,那里就有痛苦存在。这就没有能力观察到造成痛苦的东
西。如果我思考、活动、从中心去看,我就无法观察一就像
我说“我必须没有痛苦,我必须发现为什么我在受苦,我必须
逃跑”那样。当我从中心观察时,无论中心是一个结论、一种
观念、希望、绝望或其他任何东西,这种观察是非常受限制
的、非常狭隘的、极其渺小的,而这就造成了悲伤。
选自《克里青那着提菁作果》
227
7 月 29 日
超越一切量度标准的无限
当死亡使你失去了某个人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即刻
的反应是一种瘫痪的感觉,而当你从震惊的状态下走出来时,
就会有我们所谓的悲伤存在。现在,这个悲伤一词是什么意思
呢?友谊、幸福的话语、散步,你们做过的和希望一起做的很
多快乐的事情一这-一切瞬间消失,你只剩下空虚、空荡荡和
孤独。这就是你一直在反对着的,这就是头脑背叛着的:突然
只剩下自己,完全孤独、空虚、没有任何依靠。
现在,重要的是要和这种空虚在一起,只是和它在一起,
不作任何反应、不将它合理化、不从它那里逃向媒介和转世轮
回的理论以及诸如此类的胡说八道一用你全部的生命来和它
在一起。而如果你一步一步地探究它,你将会发现悲伤有其终
点一一个真实的终点,不只是语言上的终点,不是通过逃
避、通过认同一个概念,或承认一种观念而来的表面的终点。
然后,你将会发现没有东西可以保护,因为头脑完全是空的,
不再有要去填满空虚的感觉,并且不再为试图填满这种空虚而
做出反应;于是一切悲伤终于就此结束了,你将开始另外一个
旅程一一个没有终点也没有开始的旅程。这里有-一种超越所
有的量度标准的无限,如果没有完全结束悲伤,那你是不可能
进入这个世界的。
选自《克里希哪穆提著作巢》
228
7 月 30 日
与悲伤在一起
我们都有悲伤。难道你没有一种形式的悲伤或者另外一种
形式的悲伤吗?你想了解它吗?如果你想,你就能分析它,解
释你受苦的原因。你能绕主题看书,或者去教堂,你很快就
会知道悲伤这样东西。但是我并不在谈论这个;我在谈论悲伤
的终结。知识无法结束悲伤。悲伤的结束始于在内在面对自己
的心理事实,一刻接一刻地完全觉知这些事实的含义。这意味
着绝不逃避一个人处于悲伤的境地这个事实,绝不将它合理
化,绝不对它提出一种看法,而只是完全与这个事实在一起。
你知道,要与这些高山的美丽在一起而又不使之习惯化是
非常困难的…你日复一日地看着这些山脉,倾听这条溪流,
看着日影爬过山谷;难道你不曾注意到你是多么容易习惯这一
切吗?你说:“是的,它十分美丽”,于是你就忽视了它。无论
与美在一起,还是与丑的东西在一起,都不要使它习惯化,这
需要巨大的能量—要有一种不让你的头脑变得麻木的觉知
力。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只是习惯于悲伤,那么它也会麻木你
的头脑一我们大多数人对它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你不需要
习惯悲伤。你能与悲伤在一起,去了解它、探究它一而不是
为了知道有关它的信息。你知道悲伤就在那里;这是一个事
实,没有比去了解它更为重要的事。你必须去经历。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巢》
229
7 月 31 日
处于与悲伤的交流中
我们大多数人不与任何东西交流。我们不直接与我们的朋
友、妻子和孩子交流…
所以要了解悲伤,你确实必须热爱它,难道不是吗?这就
是说,你必须直接与它交流。如果你要了解什么事的话一你
的邻居、你的妻子或任何关系一如果你要完全了解某样东
西,你必须靠近它。你必须没有任何反对、偏见、谴责和排斥
地接近它;你必须去观察它,不是吗?如果我要了解你,我必
须对你不带偏见。我必须要有能力来察看你,不是通过种种屏
障、我的各种偏见和各种局限的屏幕。我必须要与你交流,这
意味着我必须爱你。类似地,如果我要了解悲伤,我必须爱
它,必须与它进行交流。我无法这么做,这是因为我通过各种
解释、各种理论、种种希望、延迟,通过这一切语言化的过程
一直在逃避。因此,语言妨碍了我与悲伤的交流。语言妨碍了
我一解释和合理化的语言,这些仍然是语言,这是心智的过
程一要处于直接与悲伤的交流中。只有当我与悲伤交流时,
我才能了解它。
述自《克里希那精提着作集》
JIDDU KRISHNAMURTI 八月
■真实当真实被探索时,所发现的只能是来自天真,
■实在要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假设开始
■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完全没有空间时,此
时才会有巨大的空问」
■真实存在德行是对真实存在的了解,并因此不受真实存在的约束。
233
8 月 1 日
充实心灵,虚空头脑
通往真实的道路不存在,而应当是真实来到你的面前。只
有当你的头脑和心灵单纯、清晰时,并且在你的心中存在着
爱,真实才会来到你的面前;而如果你的心灵充满了头脑的东
西,那就不是如此。当你的心中有爱存在时,你不会谈论要组
织协会;你也不会谈论信仰、不会谈论分别、或者谈论制造分
裂的权力,你不需要寻求和解。你只是一个没有标签、不分国
籍的人。
这意味着你必须剥去自己身上的这一切东西以便让真实产
生;而只有当头脑是空的时候、当头脑停止了创造活动时,真
实才可能来临。此时它将不请自到,它会不为人知、迅速地随
风而至。它隐秘而至,不是在你注意着和想要着的时候。它如
阳光般急速,如夜晚般纯洁;但是,要接收它,心灵必须充实
而头脑必须虚空。现在,你却是头脑充实而心灵空虚。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巢》
234
8 月 2 日
真实是一种存在状态
通往真实的道路不存在,也不存在两种真实。
真实不是过去的,也不是现在的,它是无时间的;凡是引
证佛陀、商羯罗、基督的真理的人,或者只是重复我说的内容
的人是不会发现真实的,因为重复不是真实。重复是一种谎
言。当寻求分别、唯我独尊、只能按照成果成就来思考的头脑
走到了终点时,作为一种存在状态的真实才会出现。只有此时
真实才会存在。
一个为了实现目标而做出努力、练自己的头脑是无法知
道真实的,因为结果是它自己的投射,而对投射的追求,无论
它有多么高尚,也只是一种自我崇拜的形式而已。这样的一个
人是在崇拜自己,因此他无法知道真实。唯有当我们了解了头
脑的整个过程时,也就是当没有努力奋斗时,真实才被了解。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巢》
235
8 月 3 日
真实没有长驻的地方
真实是一种事实,只有把放在头脑和事实之间的各种不同
的东西搬走,事实才能被了解。事实就是你与财产、与你的妻
子、与人、与自然、与观念的关系;只要不了解关系这个事
实,你寻求上帝只是在增加混乱,因为这是一种置换和逃避,
所以毫无意义。只要你操控你的妻子或她操控你,只要你去占
有或被占有,你就无法懂得爱;只要你在压抑、在替换,只要
你野心勃勃,你就无法知道真实。
一个不在寻求、不去努力、不设法达到目的的人,他单独
就会知道真实…真实不是一种延续,它没有长驻的地方,它
只能一刻接一刻地被看见。真实始终是新的,所以它是无时间
的。昨天的真实并不是今天的真实,今天的真实也不是明天的
真实。真实没有延续性。这是头脑想让所谓真实的经验继续,
这样的头脑不会了解真实。真实始终是新的;即使是看见同样
的笑容,而看见的笑容是新鲜的,看见同一个人,而所看见的
那个人是新鲜的,看见摇曳着的棕榈树是新鲜的,遇见的生命
是新鲜的。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236
8 月 4 日
没有通往真实的向导
上帝是通过寻求找到的吗?你能探索不可知的吗?要去寻
求,你必须知道你在寻求什么。如果你寻求发现,那么你所发
现的将是一种自我投射;它将是你欲望的东西,欲望的产物不
是真实。对真实的寻求就是对它的否定。真实没有固定的住
所;没有通往它的道路、没有通往它的向导,而语言不是真
实。在特别的气候条件下、在特定的人当中,可以用特殊的装
置来发现真实吗?它是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吗?是这个通往真
实的向导而不是另外一个吗?确实有一个向导吗?
当真实被探索时,所发现的只能是来自天真,因为探索本
身就是来自于天真。你无法寻找到实在;你必须停止以便让实
在存在。
选自《生◆的注释 I》
237
8 月 5 日
真实是一刻接一刻地被发现的
真实无法被积累。
积累的东西总是要被毁灭的,它自己也会枯萎。真实却永
远不会枯萎,因为它只能在每一个思想中、在每一个关系中、
在每一句话中、在每一种姿态中、在微笑和泪水中,一刻接一
刻地被发现。如果你和我能发现它,并经历它一正是这样的
经历是对它的发现一此时我们将不会成为宣传家;我们将是
具有创造力的人类一不是完善的人类,而是具有创造力的人
类,这有着天壤之别。
选自《克里带那精提著作菜》
238
8 月 6 日
真实的革命
真实不是去赞成那些受尊敬的人,也不是去赞成那些要自
我扩张、自我实现的人。真实不是去赞成那些寻求安全、寻求
永久的人,因为他们寻求的永久只是短哲的对立面。他们因身
陷时间之网而去寻求永久的东西,但是他们寻求的这个永久是
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寻求的是他们思想的产物。因此,一个要
去发现实在的人,必须停止寻求一这并不意味着他必定对真
实存在感到满足。相反,一个决心要去发现真实的人,必须在
内在有一个完全的革命。他不可能属于任何阶级、任何民族、
任何集体、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组织化的宗教;因为真实不在
寺庙或教堂里,真实也不是在那些手工制品或头脑的产物中被
发现的。只有当头脑的产物和手工制品被撇在一边时,真实才
会产生,而把头脑和手工产品撇在一边并不是一个时间的
问题。
真实会来到一个摆脱了时间、不把时间作为自我扩张手段
的人的面前。时间意味着昨天的记忆、你家庭的记忆、你种族
的记忆、你特殊性格的记忆、你经验积累的记忆,这些都构成
了“我”和“我的”。
述自《克卫带那灣提菁作集》
239
8 月 7 日
在虚假中看清真实
当你听到说,带有一切情绪化的倾向和既得利益的民族主
义,都是导致剥削和产生人反对人的机制时,对此你或许会在
表面上表示赞同;但是,真正地要使你的头脑从民族主义的卑
微中摆脱出来,则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头脑是年轻的、新鲜
的、天真的,这就是说,正处于一种革命的状态的话,那么,
不仅要从民族主义而且也要从一切组织化的宗教、各种政治制
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这才是实质;唯有这样的头脑才能创造
一个崭新的世界—既不是死气沉沉的政治家们的世界,也不
是被陷于自己的宗教系统的牧师们的世界。
所以,你听到了一些真实的东西,对你自己而言也许是幸
运的,也许是不幸的;如果你只是听闻而不主动地去干扰头
脑,以至于它可以开始从一切使自己狭隘化和不老实的东西中
摆脱出来,那么,你所听到的真理将会变成一种毒药。毫无疑
问,如果头脑听到而不去行动,那么像伤口化脓-一样,真理就
成了一种毒药。但是,要去发现自己什么是真的、什么假的,
要在虚假中看清真实,就是要让真实运作,并产生它自身的
行为。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集》
240
8 月 8 日
了解实际状况
这的确并不复杂,尽管做起来挺费劲的。你知道,我们并
不是从实际状况出发,不是从事实和我们正在思考的、正在行
动的、正在渴望的开始的;而是从假设或者不实际的理想开始
的,所以才会误人歧途。要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假设开始,
我们需要密切地关注;只要不是源于实际状况的思考方式都是
一种精神涣散。这就是为什么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和其周围的实
际发生的情况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你的看法会遵循一种特定的模式;
如果你是一个印度教徒或一个佛教徒,他们就会遵循另外一种
不同的模式;你是按自己的制约来看待基督或克里须那®的;
你所受的教育、成长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你的看法。哪一种是实
际状况:是看法呢,还是已经被一个特定的模子塑造的头脑
呢?看法是特定传统的投射,而特定的传统构成了头脑的背
景。这种制约才是实际状况、事实,而不是制约所投射出来的
看法。要了解事实是简单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好意、我们对事
实的责难、对事实的看法或判断把它弄得困难重重。要从这些
评价的种种形式中摆脱出来,就要去了解实际状况、那个真实
存在。
速自《生命的注释亚》
241
8 月 9 日
对事实的解释妨碍观看
一个对事实予以评价的头脑是一个狭隘的、局限的、具有
破坏性的头脑…你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释事实,我也可以用
另一种方法来解释它。对事实的解释就是一种咒语,它妨碍我
们看清事实真相以及对事实有所作为;当你们和我一起讨论对
事实的看法时,根本与事实毫无关系;你或许对事实添油加
醋,看到事实的更多的微妙之处、种种含义和意义,我或许在
事实方面看到的意义比较少。但是,事实是无法解释的:我无
法对事实提出一种看法。就是这样,对头脑而言,很难接受
事实。
我们始终在解释,总是在按照我们的种种偏见、制约、希
望和恐惧等诸如此类的这一切来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如果你们
和我能不提出一种看法、不去解释和不给予一种意义来观看事
实的话,那么事实会变得更加鲜活一不仅更加鲜活—事实
单独在那里,没有其他的事物;此时事实就有它自己的能量来
把你推到正确的方向。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242
8 月 10 日
只存在一种事实:无常
我们一直在设法搞清楚存不存在一种永久的状态一不是
我们喜欢的,而是现实的状况、事情的真相。有关我们的内在
也是外在的一切一我们的各种关系、我们的各种思想、我们
的各种感觉一是无常的、是处于不断迁流的状态中的。要觉
知到这一点,头脑渴望永久,渴望一种和平的、爱的、善的永
久状态,一种时间和事变都无法摧毁的安全状态;因此它创造
出灵魂、自性和一种永久的天堂的景象。但是,这种永久源于
无常,因此在它里面蕴涵着无常的种子。
所以,只存在一种事实:无常。
述自《生命的注释 I》
243
8 月 11 日
对不可知的追求
你想要我告诉你什么是实在。难以形容的事物能诉诸语言
吗?你能衡量无法衡量的东西吗?你能把风抓在手里吗?如果
你能这么做,这还是风吗?如果你能衡量无法衡量的东西,这
会是真的吗?如果你可以明确地表达它,这还是真的吗?肯定
不是,因为就在你描述无法描述的事物的那一刻,它已经不再
是真实的了;就在你把不可知的解释成已知的那一刻,它就已
经不再是不可知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至今还在追求。我们一直想要知道,因
为,我们以为,那时我们将有能力延续,我们将有能力抓住终
极的幸福和永恒。我们想要知道,因为我们不幸福,因为我们
一直在可怜地奋斗着,因为我们精疲力尽、退化堕落了。但
是,我们没有领悟到这个简单的事实一一我们是在混乱中衰
退,我们是在混乱中麻木、厌倦一却想要脱离已知而进人未
知,这样又成了已知,因此我们永远无法找到真实。
遂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44
8 月 12 日
痛苦仅仅是一个词还是一种现实
痛苦仅仅是一个词还是一种现实?如果它是一种现实而不
仅仅是一个词的话,那么,这个词现在毫无意义,只存在一种
强烈的痛苦的感觉。
有关哪些方面呢?有关想象、经验、某种你有的或者没有
的东西。如果你拥有它,那么你把它称之为快乐;如果你不拥
有它,那么就是痛苦。因此痛苦、悲伤处于与某种事物的关系
中。这是否仅仅是语言表达,还是一种现实?一由于恐惧是
无法单独存在的,而只能在与某种东西的关系中才能成立:与
一个个体、与一场事故、与一种感觉的关系。
现在,你全然地觉知到了痛苦。这痛苦是否在你之外,因
此你仅仅是一个觉察痛苦的观察者,还是这痛苦就是你呢?
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45
8 月 13 日
你和无 (nothingness)是一体的
你什么也不是。你或许有你的名字和头衔、有你的财产和
银行存款,你或许拥有权力和名望;但是,尽管有这一切的安
全措施,你还是什么也不是。你或许完全没有觉知到这种空
虚、这种无,或者你只是不想觉知到它;但是它存在着,无论
你想要怎么避开它。你可以通过个人或集体的暴力、通过个体
或集体的祈祷、通过知识或娱乐等各种迂回的方式来逃避它;
但是,无论你睡着了还是清醒的,它始终存在着。
你只有通过对这种种的逃避的无选择地觉知,才能碰到你
与这个“无”及其恐惧的关系。作为一个分裂的、单独的实
体,你无法与它相关联;你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观察者;没有
你、没有思想者、没有观察者,它也不存在。你和无是一体
的;你和无是一种共同的现象,不是两个分开的过程。如果
你,即思想者,害怕它,以你的反面和对立面来对待它,那么
你对它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幻想,以至于会
有更进一步的冲突和不幸。一旦像你那样有了对这个无的发现
和体验,那么,恐惧才会完全消散;只有当思想者从自己的种
种思想中分裂出来,并因此设法与它们建立起一种关系时,恐
惧才会存在。
选自《生◆的注誓 I》
246
8 月 4 日
我们如何结束恐惧
我们正在讨论的是需要你们关注的话题,并不是需要你们
同意或者不同意。我们在极其严厉地、客观地、清晰地看着生
命一不是按照你的感觉、你的想象、你的好恶。正是我们的
好恶产生了这种痛苦。我们正在说的一切就是这个问题:“我
们如何结束恐惧?”这是我们很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因为,
如果一个人无法终止恐惧,那么他只能永远生活在黑暗中,不
是基督教的意义上的永远,而是一般意义上的永远;一个生命
已经够好了。对我而言,作为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摆脱出来
的办法,而不是创造出未来的希望。那么,作为一个人,我能
否完全结束恐惧,而不是一点点结束恐惧?你可能从来没有问
过自己这个问题,你不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摆脱
它。但是,如果你极其认真地提出这个问题,抱着没有要去寻
找如何结束它的打算,而是抱着要发现恐惧的本质和结构的意
图,那么就在你发现的那一刻,恐惧自己就结束了,你不需要
对它做任何事。
当我们觉知它,可以与它直接接触时,观察者就是被观察
对象。在观察者和被观察的事物之间不存在差别。要是没有观
察者,当恐惧被观察到时,就存在着一种行动,但这不是观奈
者遵照恐惧的行动。
选自《克厘章哪稽提菁作集》
247
8 月 15 日
思想者和思想的二元性
当你看着任何东西时一一
棵树、你的妻子、你的孩子
们、你的邻居、夜晚的星星、水面上的光、天空中的小鸟,任
何东西一始终存在着一个观察者—检察员、思想者、经验
者和探求者一和他正在观察的事物。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
思想者和思想,因此,始终存在着一种戈划分。这就是时间上的
划分。这种划分正是冲突的实质。一旦有冲突,就有矛盾。这
里有“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存在一这就是一种矛盾,就存
在着分裂。因此,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冲突。而一旦有了冲
突,就始终会有要超越它、征服它、战胜它、逃避它、要对它
采取行动的强求,这一切活动都牵涉到时间…只要存在着这
种划分,时间就会继续,而时间就是悲伤。
一个了解了如何终止悲伤的人,他必定了解这点,必定会
发现、必定会超越思想者和思想、经验者和经验的二元性。这
就是指,只要存在着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划分,就存在着时
间,因此就没有结束悲伤。那么,一个人要怎么办呢?你对这
个问题搞懂了吗?我知道,在我自己里面,观察者始终在注
意、判断、检查、接受、拒绝、规范、控制、塑造着。这个观
察者,即这个思想者,显然是思想的结果。思想是首要的,不
是观奈者,不是思想者。如果根本不存在思想,那么也就不存
在观察者、思想者;此时只会有完全彻底的关注。
述自《克里章那撑提著作桌》
248
8 月 16 日
思想创造出思想者
思想是语言化的感觉;思想是记忆、语言、经验和想象的
反应。思想是短暂的、变化的、无常的,而它却在寻求永久。
所以思想创造出思想者,于是那个思想者就成了永久的;他承
担了检查者、指导者、控制者和思想模型的制造者的角色。这
个虚幻的永久的实体是思想的、瞬间的产物。这个实体就是思
想,没有思想,他就不存在。
思想者由这些品质构成;他的品质无法与他自身分开。控
制者就是被控制对象,他只是在和自己玩一个自欺欺人的游
戏。在假的被看作是假的之前,真实并不存在。
述自《生◆的注兼Ⅱ)
249
8 月 7 日
固若金汤的思想之墙
怎样才能有思想者与他的思想的融合呢?既不通过意志的
行动,也不通过训练,不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控制或者专
注,不通过任何其他的手段。一种手段的运用隐含着有一个在
行动着的代理人,不是吗?只要存在着一个行动者,就存在着
分裂。只有当头脑不求寂静而完全寂静的时候,融合才会发
生。这种寂静的存在并不是在思想者穷途末路的时候,而是思
想本身到达了终点。这也必然存在着摆脱了制约的反应,也就
是摆脱了思想。只有当观念和结论不存在时,每个问题才会被
解决;结论、观念、思想就是头脑的焦躁不安。要是头脑焦躁
不安,怎么可能有所了解呢?热忱必须以自发性的快速闪现加
以调节。你会发现,如果你听到了所有的话,真实会不期而
至。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那就要敞开,要敏感,要一刻接
一一刻地完全觉知真实存在。不要在你自己的周围建立起一道固
若金汤的思想之墙。一旦头脑不被自身的种种活动和各种斗争
所占据,那么,真实的祝福就会来临。
速自《生命的注希Ⅱ
25 C
8 月 18 日
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对象时
空间是必需的,没有空间就没有自由。这就是只有当一个
人处于关系中,当在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没有空间,一个
人处于完全的关系中时一比如与一棵树的关系,一个人不与
树、花、一个女人、一个男人或任何东西认同,而在观察者和
被观察对象之间完全没有空间时,此时才会有巨大的空间。在
这个空间里,没有冲突;在这个空间里,存在着自由。
自由不是一种反应。你不能说:“是的,我是自由的。”你
说你是自由的那一刻,你是不自由的,因为你意识到自己从某
种东西中摆脱出来,因此你就和一个观察者在观察一棵树的情
景一模一样,他已经制造出了一个空间,就在这个空间里,他
使冲突得以产生。要了解这一点,并不要求你理性上同意或者
不同意,或说:“我不明白”,而是要求与真实存在直接接触。
这意味着去看你所有的行为、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每个片刻
的行为以及在这个内在空间中存在的快乐、痛苦和苦难、获得
满足的欲望、要成名成家的欲望。在这个内在的空间里,不存
在与任何事物相关联。当观察者不再是与被观察对象分离时,
接触、关系有着十分不同的意义。这里就存在着这个特别的空
间,就存在着自由。
远自《克里带那潜提著作巢》
251
8 月 9 日
是否存在普一个观照着孤独的观案者呢
我的头脑观察着孤独,并且回避它、逃避它。但如果我不
逃避它,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区分、一种分裂,一个观照着孤独
的观察者呢?还是只存在着一种孤独的状态,我的头脑本身处
于空的、孤独的状态,而不是有这么一个他知道存在着孤独的
观察者。我认为,重要的是快速地领会,而不是过分地用语言
描述。现在,我们说:“我是嫉妒的,而我想要摆脱嫉妒”,因
此,这里存在着一个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观察者希望能摆脱
他观察到的对象,而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不是一样的吗?头脑
自身产生了嫉妒,所以头脑对嫉妒无可奈何。因此,我的头脑
观察到孤独;思想者觉知到他是孤独的。但通过继续与它保持
关系、充分保持接触,这不是逃避它,也不是解释等等,那
么,在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还有没有差别呢?或者仅仅存
在着一种头脑状态,这就是头脑本身孤独和空的状态吗?不是
头脑把自身当作空的状态来观察,而是头脑本身就是空。那
么,头脑是否可能处于觉知到自身空的状态,觉知到不管怎样
努力、任何要远离空的活动只是一种逃避、一种依赖。头脑能
否抛弃所有依赖,全然虚空、全然孤独地如实存在呢?如果它
处于这样的状态,难道会没有摆脱一切依赖和一切执著吗?
选自《克里希那珍提著作集》
252
8 月 20 日
可被积累的东西不是真实
只要有记忆经验的经验者存在,真实就不存在。真实不是
被记住、储藏、记录下来后发表出来的东西。可被积累的东西
并不是真实。对经验的欲望创造出经验者,于是他便积累和记
忆。欲望导致思想者从他的思想中分裂出来;要成为什么、要
获得经验、要得更多或要得更少的欲望导致了经验者与经验的
分裂。觉知欲望的各种方式就是自知。自知是禅修的开始。
选自《生◆的注释 I)
253
8 月 21 日
即刻的行动
如果你是与任何事物相关联的,与你的妻子、孩子们、与
天空、与事实相关联的,那么在思想对它进行干扰的那一刻,
你就与他们失去了联系。思想来自记忆,记忆是想象,如果你
从这点去看,就存在着观祭者和被观察对象这样的一种分裂。
你必须对此有非常深人地了解。这种观察者从被观察对象
中的分离,使得观察者想获得更多的经验、更多的感觉,以至
于他在无止境地追求着、探求着。这必须要完全彻底地了解,
只要有一个在探求着经验的观察者存在,有一个检察员,一种
估价、评判、谴责的实体存在,就不存在即刻与真实存在的关
联。当你有疼痛、有身体的疼痛时,就有直接的知觉;不会有
一个感觉着疼痛的观察者存在,而只有疼痛存在。因为没有观
察者,所以就有即刻的行动。不是有了观念,然后行动,而是
一有疼痛,就只有行为,因为存在着一个直接的身体的联系。
这个疼痛就是你;只有疼痛。只要这一点没有被完全了解、领
悟、探究和深入地感受,只要观察者就是被观察对象,这一点
没有被全部领会,这不是理性上和语言上的领会,那么一切生
命都是相互冲突的,都有一种在相互对立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在“应该”和“真实存在”之间的矛盾。当你看着一朵花或一
片云或任何东西时,只要你觉知,你就能这么做无论你作为一
个观察者在看着还是没有看着它。
选自《克里希那穑提著作果》
254
8 月 22 日
实在是在真实存在中
不要去问谁已经了悟了,或者上帝是什么,而要问一问,
为什么你不全然关注和觉知真实存在呢?然后你将会发现那个
未知,或者甚至它会在你面前出现。
如果你了解什么是已知,你就会经验到这个特殊的、不是
被引导和被强迫的宁静,而实在才能单独进人这个具有创造性
的空的宁静中。它无法在成为中、在奋斗中出现;它只能在那
个存在的、那种了解真实存在的状况下才会出现。此时你将会
看见实在不是在远处;未知也离我们不太远;它就在真实存在
中。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问题中,所以实在就在真实存在中;
如果我们能了解它,那么我们就会了解真实。
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55
8 月 23 日
面对事实
我在悲伤。在心理层面,我十分困惑,就会有一种观念:
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如何改变它。这种观念、程式和
概念妨碍了我去看真实存在这个事实。观念化和程式化就是对
真实存在的逃避。一旦出现很大的危险,就会有即刻的行动,
此时你就没了观念。你不会诉诸一种观念,按照这个观念来
行动。
头脑已经变得懒散、懒惰,通过一种程式化,它提供了一
种逃避关于真实存在的行动方法。并不是因为有人已经给我指
明方向,我们就能亲眼看到我们曾被告知的事情的整个结构,
而是是否可能面对事实:我们是暴力的这个事实,不就是一个
例证吗?我们是暴力的人类,我们已经选择了暴力作为生活方
式一战争及诸如此类的一切。尽管我们一直在谈论非暴力,
特别是东方的非暴力,而我们却不是非暴力的人;我们是暴力
的人。非暴力是一种观念,它可以在政治上被利用。这是一种
截然不同的意义,但是,它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个事实。因
为人类没有能力遭遇暴力这个事实,他已经发明了非暴力的理
想,这样便可以阻碍他与事实相关联。
毕竟,事实是我就是暴力的;我很生气。一种观念的需要
是什么呢?它不是在生气的这个观念;重要的是在生气的真实
事实,就像在挨饿那样的真实事实。不存在关于正在挨饿的观
念。观念是针对你该吃什么的问题而产生的,然后,你就按照
快乐的指令来吃。当你面对事情、面对真实存在而没有该对它
做什么的观念时,这才存在着唯一有关真实存在的行动。
选自《克里希那猎提著作集》
256
8 月 24 日
不受真实存在的约束
德行是来自对真实存在的领悟,否则,成为有德行的就成
了一种延缓,是以你希望成为的那样来掩盖真实存在。因此,
在成为具有德行的过程中,你一直在避免直接遵照真实存在行
事。这种通过对理想的培养来避免真实存在的这个过程,被认
为是有德行的;但是如果你靠近一点来看它,你就会直接看到
它根本不是如此。它仅仅是对直面真实存在的一种延误。
德行不是成为不存在的东西;德行是对真实存在的了解,
并因此不受真实存在的约束。在一个正在迅速瓦解的社会中,
德行是根本的。
述自《景初和最终的自由》
257
8 月 25 日
观察思想
我必须热爱我正在研究的事物。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孩
子,你一定是爱他而不是责骂他。你一定会和他一起玩,注意
他的举动、他的特质、他的行为方式;但是,如果你只是谴责
他,与他作对,或者责备他,就不会对孩子有所理解。
同样地,要了解真实存在,一个人必须观察他在想什么、
感觉什么,并一刻接一刻地去这么做。这才是实际的。
选自《景初和最终的自由》
256
8 月 96 日
逃避引起冲突
我们为什么是野心勃勃的?为什么我们想要获得成功、成
为重要人物?为什么我们要去奋斗成为杰出的人?无论是直接
地,还是通过一种意识形态,或是通过政府,我们为什么要以
这一切的努力来表明自己呢?这种自作主张不正是起我们的
冲突和混乱的主要原因吗?如果没有野心,我们会死掉吗?如
果没有野心,我们的肉体就无法生存吗?
为什么我们是聪明的和有野心的呢?野心勃勃不正是回避
真实存在的一种强烈欲望吗?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愚蠢吗,难
道这就是我们的本性吗?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真实存在呢?如
果无论我们是什么而始终存在的话,那么逃避又有什么益处
呢?我们或许会成功逃脱,但是我们的本质却仍然存在,并引
起冲突和痛苦。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我们的孤独或空虚呢?任
何逃避真实存在的活动都必定带来悲伤和对抗。冲突是对真实
存在的否定,或者是对真实存在的逃避;此外,不会有别的冲
突。我们的冲突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决,因为我们不面对
真实存在。在真实存在中,并不存在着复杂,而复杂却只存在
于我们寻求的多种逃避中。
选自《生命的注释 I》
259
8 月 27 日
不满没有答案
我们对什么不满呢?毫无疑问,是对真实存在不满。真实
存在可以是社会秩序,真实存在可以是人际关系,真实存在可
以是我们的本质、我们基本的东西一一这就是丑陋、恍惚的思
想、野心勃勃、沮丧和无数种恐惧;这就是我们的本质。逃离
这些,我以为就会找到不满的答案。因此,我们始终在寻找
着一种改变真实存在的方法和手段一这是我们头脑所关注
的。如果我不满意,如果我想要找到获得满意的方法、手段,
那么我的头脑就被手段、方法以及达到满意的方法的实施所占
据。因此,我就不再关注不满、关注灰烬、关注我们称之为燃
烧着的不满之火焰。我们却没有发现在这不满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只是关注离开这个火焰、离开燃烧着的焦虑…
因为我们的头脑在对真实存在的检查中,永远不会满足和
满意,所以这就变得极其困难。头脑始终想要把真实存在蜕变
成别的什么东西一这就是谴责、判断或比较的过程。如果你
观察自己的头脑,你将会看见,当它与真实存在面对面时,此
时它就谴责,然后把它与“它应该是什么”作比较,或者对它
作出判断等等,因此,就把真实存在推开,把引起骚动、痛苦
和焦虑的东西留下了。
选自《克里希哪穆提著作巢》
260
8 月 28 日
努力就是对真实存在分心
我们必须了解努力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了解努力的意义,
我们就能把它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努力不正是意味着
要把真实存在改变成非真实存在、或应该存在、或应该成为的
存在吗?我们一直不停地逃避真实存在,要去改变它或者修饰
它。他真正满足的是他所了解的真实存在,他所给予真实存在
的正确意义。其实,真实的满足并不在于占有多少,而是在于
对真实存在的全部意义的了解。只有在被动的觉知中,真实存
在的意义才能被了解。此刻,我不是在谈论与地球、与建筑、
与一种技术问题所作的自然的斗争,而是心理上的斗争。心理
层面的各种斗争和问题始终比生理上的更为重要。你可以建立
一种细致的社会结构,但是只要心理上的黑暗和斗争没有被了
解,那么,它们总是会颠覆悉心建构起来的社会结构。
努力就是对真实存在分心,而在对真实存在的接受中,斗
争就停止了。只要还存在着要改变或修正真实存在的欲望,那
就没有接受。斗争是一种破坏性的表示,只要还存在着要改变
真实存在的欲望,那么斗争必然会存在。
速自《克里带那膏提著作集》
261
8 月 29 日
满意不是头脑的
不要去窒息不满,而是要鼓起勇气去探询、去探究,这样
才会对真实存在有所了解,才会有满意出现,因此,不满不是
基本的吗?这个满意不是一个思想系统产生出来的满意;而是
随着对真实存在的了解而产生的满意。这个满意不是头脑的产
物一当头脑还在寻求着和平、寻求着逃避真实存在的方法
时,它是受干扰的、骚动的和不完整的。因此,通过辩护、比
较和判断的头脑,试图来改变真实存在,并因此希望达到一种
不受干忧、和平、安宁的状态。当头脑受到社会条件限制的干
扰,受到贫困、饥饿和退化的千扰,受到骇人听闻的痛苦的干
扰,看着这一切,头脑就想要改变它;它陷入了变革方法和变
革制度的困境中。但是,如果头脑能够不比较、不判断、没有
要把它变革成什么东西的欲望,它就有能力去看真实存在,此
时你将看到有一种不属于头脑的满意出现。
这个属于头脑之产物的满意就是一种逃避。它是贫乏的、
死气沉沉的。但是,当对真实存在有了了解时,就会有一种不
属于头脑的满意产生,其中有一种影响社会和个体关系的深刻
的革命。
遂自《克皇希那稽提著作集》
262
8 月 30 日
让不满继续
难道不满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吗?去提问,去询问、探
究,去发现什么是真的、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生命的本质。
在渎大学时,我或许会有这不满的火焰:以后我有了一个
好工作,这个不满就消失了。我满足了,我努力维持家庭,我
必须谋生,所以我的不满被平息了、摧毁了,我成了一个满足
于生活琐事的平庸的人,而不是不满的人。但是,火焰必须从
头燃烧到尾,这样才会有真实的询问、要对不满的问题进行真
实地探究。因为头脑很容易就可以寻找到一种使它满足于各种
德行、品质、观念和行为的药物,它会建立起一种程序,然后
就陷于这样的程序。我们对此十分熟悉,而我们的问题并不是
如何平息不满,而是如何把它燃烧起来、活跃起来、使它生机
盎然。我们所有的宗教书、所有的古鲁、所有的政治制度都要
让头脑平静下来、安宁下来,把头脑感化为衰退的、抛开不满
的、沉迷于一些满足的形式…为了可以发现什么是真实,难
道不满不是基本的吗?
选自《克里带那穆提菁作集》
263
8 月 31 日
要了解真实存在
我们处于相互的冲突之中,我们的世界正处于毁灭中。危
机和战争接连不断;这里还存在着饥饿和不幸,还有穿着体面
的极其富有的人,还有穷人。
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一
种新的经济革命,而是要了解真实存在一不满,对真实存在
不断地进行探究一一这将导致比各种观念的革新更为深远的革
命。这样的革命是如此的必要,它将导致一种截然不同的文
化、宗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述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果》
JIDDU KRISHNAMURTI 九月
■智力一旦纯粹的感觉被智力玻坏,那么只有庸庸碌球。
■思想思想者就是思想,行为者就是行为,行动者就是行动,
■知识智慧无法由知识取代。
■头脑头脑是我们全部的觉知或意识;是我们存在的全部的方式、
我们思想的整个过程、
267
9 月 1 日
我们自认为是有智力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发展了智力能力一所谓智力能力其实根
本不是真正的智力能力一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书,满脑袋别人
的话、很多别人的理论和观念。如果我们能引用无数位作者书
中的话,如果我们看了各种类型的书,能使它们相互关联和对
它们做出一番解释,我们就以为我们非常聪明了。但是,我们
中没有一个人或者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原初的智力的概念。
我们培养了所谓的智力而失去了所有其他的能力和感觉,
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如何产生平衡的问题,以至于我们不仅
要有极高的智力能力、有客观的推理能力、如实地看待事物
一不是无休止地对各种理论和各种原则提出看法,而是要我
们自己思考,要非常靠近我们自己,亲眼看清虚假和真实。
在我看来这是我们的各种难题之一:没有能力看,不仅是
对外在的事物,而且对一个人的内在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个
人本质上还有一点内在生活的话。
遂自《克里帝那穆提喜作集》
268
9 月 2 日
凡是思想都是一种精神涣散
一个喜欢竞争、被拘泥于成为的冲突中的、并以比较方式
来思维的头脑是没有能力发现真实的。处于强烈觉知中的思想
感觉却是在不断地自我发现的过程中一这种发现是真实的,
是一种解放和具有创造性的。这样的自我发现致使我们从贪得
无厌和复杂的智力生活中摆脱出来。这种复杂的智力生活是在
嗜好中寻求满足:具有破坏性的好奇心、思索、纯粹的知识、
能力、闲聊等等;这些障碍妨碍了生活的单纯。一种嗜好、专
门化是让头脑锐利、思想集中的一种手段,但是,它不是思想
感觉进入实在的花开。
由于我们还不完全了解思想感觉的过程,并且其中它本身
也成了思想涣散的方式,所以,要从精神涣散的状态中摆脱出
来更加困难。由于还不能完全了解却能有思索性的好奇心和用
公式表示,这就有了力量来产生出自己妨碍对真实觉知的障碍
和幻想。因此,这就成了自己的精神涣散和自己的敌人。由于
头脑能产生幻想,所以,在它能完全摆脱自己制造的精神涣散
之前,这个力量必须被了解。头脑必须完全寂静、宁静,因为
一切思想都是一种精神涣散。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着作某》
269
9 月 3 日
头脑和心灵的统一
对智力的训练并不会产生智慧的结果。当然,要是一个人
的行为达到了理性和情感的完美和谐,智慧才会产生。然而,
智力和智慧有着天壤之别。智力只是独立于情感的思想活动。
当与情感无关的智力被用在特殊方向的训练时,-一个人会有很
高的智力,但不会有智慧,因为在智慧中有与生俱来的感觉和
推理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充分而和谐地平衡展现的。
目前,现代教育一直在发展着智力,对生活给予越来越多
的解释、越来越多的理论,却没有爱的和谐的品质。因此,我
们已经发展出了狡猾的头脑,以逃避冲突;所以我们对那些科
学家和哲学家提供给我们的解释感到满意。头脑一智力一—
对这些无数种解释感到满意,但是智慧并非如此,因为要去领
悟,头脑和心灵在行动中必然会有完全的统一。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27 (
9 月 4 日
智力破坏感觉
你知道,存在着智力,也存在着纯粹的感觉—爱着某种
事物、拥有了不起的纯粹的感觉,丰富的情感。智力能推理、
计算、称量和平衡。它会问:“这值得吗?它给我什么好处?”
另外一方面,还存在着纯粹的感觉一对天空、对你的邻居、
对你的妻子或者丈夫、对你的孩子、对世界、对一棵美丽的树
等等的特别的感觉。一旦这两者碰在一起,那只有死亡。
你理解了吗?一旦纯粹的感觉被智力破坏,那么只有庸庸
碌碌。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我们的生命是平庸的,因
为我们总是在算计,在问自己是否值得,我们会得到什么好
处,不仅仅在这个金钱的世界中,而且也在所谓的精神世界中
一“如果我做了这个,那我会得到那个吗?”
选自《克里希那普提菁作集》
271
9 月 5 日
智力不会解决我们的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个非凡的世界是如此不关心,甚至对风
中飞舞着的树叶也视而不见;我们从来不去看一片草叶,用手
去触摸它,感受它生命的品质。这不只是诗性大发,请不要开
始进入玄思妙想的情感状态。关键是具有对生命深入的感觉,
而不是陷于智力上的细枝末节、商讨辩论、通过考试、引经据
典和通过说一句“这已经有人说过了”来漠视新的事物。智力
不是解决之道,智力不会给我们永不枯竭的养料。智力能够推
理、辩论、分析、从推理中得出结论等等,但是智力是有局限
的,因为智力是我们制约的结果。不过,敏感却不是如此。敏
感没有制约,它恰恰可以把你带出恐惧和焦虑的境地…
我们长期以来把时间都消耗在培养智力、争辩、讨论、争
斗、努力获得成就等等这些方面。然而,这个非凡奇妙的世
界、这个如此丰富的地球一不是孟买的、旁遮普的、俄罗斯
的或者美国的地球一是我们大家的,是你的,也是我的,这
并非是在感情用事地胡说八道;这是一个事实。但不幸的是,
由于我们的狭隘和地方主义,我们已经把它瓜分了。我们都知
道我们这么做的原因一为了我们的安全,为了更好和更多的
工作。这是世界各地都在玩的政治把戏,因此我们忘记了自己
是人类,忘记了在这个属于我们的地球上快乐地生活,忘记了
从中获得的利益。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菁作集》
272
9 月 6 日
领悟的瞬间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当头脑十分安静的时候,会有
所领悟,甚至只是一个瞬间;当思想的语言化过程不存在时,
就会有瞬间的领悟。只要试试看,当头脑非常安静时,当没有
思想时,当头脑没有背负起自身吵闹的重负时,你会亲眼看到
你有这个领悟的瞬间、这个洞见的非凡的速度。因此,对任何
事情的领悟一对一幅现代绘画、一个孩子、你的妻子、你的
邻居,或对一切事物中的真实的领悟一只有当头脑非常寂静
的时候才会出现。但是,这样的寂静是无法培养的,因为,如
果你培养一个寂静的头脑,它就不是一个寂静的头脑,而是一
个僵死的头脑。
你越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你就越想去了解它,头脑也就变
得越单纯、越清晰、越自由。于是语言化的过程就终止了。毕
竟,思想就是语言,产生千扰的是语言。正是语言的屏障,也
就是记忆,介于挑战和回应之间。这就成了语言对挑战作出回
应,而我们则称之为智力活动。因此,喋喋不休的、语言化的
头脑无法了解真实一处于各种关系中的真实,不是抽象的真
实。不存在抽象的真实。然而真实是极其微妙的…
就像在夜晚出没的一个小偷,它会悄然来临,而不是在你
准备好迎接它的时候光临。
选自《克里希那静提菁作集》
273
9 月 7 日
不设防的智力
只有当你不知道时,当你不在算计、不在保护、不继续寻
找向导、改变、征服、控制时,当你无期待地看着自己时,这
就是说,当头脑对自己没有先入之见时,当头脑是敞开的、不
准备去接触未知的时候,你才能了解自己。
假如你的头脑准备好了,那么肯定你无法知道未知,因为
你是不知道的。如果你对自己说:“我是上帝”,或者“我只是
受到很多社会的影响,或者我是一堆各种各样的品质”—如
果你对自己有先入之见的话,那么你无法领会未知,这是一个
自发的过程。
唯有当智力不设防、不再保护自己、不再害怕自己时,这
样的自发性才能来临;这只能从内在发生。这就是说,自发必
定是全新的、未知的、不可算计的、具有创造力的、必定被表
示出来的、具有爱心的,而作为控制、指导这样的智力过程的
意愿在其中无立锥之地。观察你自己的情感状态,你会看到巨
大的快乐、极其狂喜的时刻,它不是预谋的;它们神秘莫测
地、不露声色地、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遂自《克里带那膏提着作巢》
274
9 月 8 日
记忆本身没有生命
我们所说的思想是什么意思呢?你什么时候思考呢?显
然,思想是神经反应或心理反应的结果,不是吗?它是对一种
感觉的即刻的理性反应,或者它是心理上的、储存的记忆的反
应。这里存在着对感觉神经性的即刻反应,也存在着储藏于记
忆中的心理反应,包括受到民族、集体、古鲁、家庭、传统等
等的影响一所有这一切,我们都称之为思想。因此,思想的
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难道不是吗?如果你没有记忆,就没有
思想,而对特定经验的记忆的反应启动了思想过程。
那么,什么是记忆呢?如果你观察自己的记忆、你如何收
集记忆,你就会注意到,它不是实际的、技术的,不是与信
息、工程、数学、医学等诸如此类的相关信息,就是一种未完
成的、不完全的经验残渣,不是吗?去看看你自己的记忆,你
就会看到。当你结束了一种经验,完成了它,那么从心理角度
而言,对这个经验就没有记忆的残渣。只有当经验没有被完全
了解时,才会留下残渣,因为我们是通过过去的记忆来看每一
个经验的,对经验并没有了解,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原
初的新事物,却始终通过陈旧的屏障来看事物。因此,我们对
经验的反应是受制约的,始终是有局限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选自《克里带那穆提著作巢》
275
9 月 9 日
意识是过去的
如果你观照得非常仔细,你会看到它不是一个持续的过
程,而是在两个念头之间有一个间隔;尽管它可能只是几分之
一秒,却是在钟摆的前后摇摆中颇具意义的一个间隔。
我们可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即我们的思想是被投射进入未
来的过去所制约;你接受过去的同时也必然接受未来,因为不
存在过去和未来这两种状态,只有一种状态,它包含了意识和
无意识这两者、包含了集体的过去和个体的过去这两者。集体
和个体的过去在对现在的反应中,发出的一些会产生个体意识
的反应;因此,意识属于过去的,这是我们存在的全部背景。
你拥有过去的那一刻,就不可避免地拥有了未来,因为未
来仅仅是修饰了的过去的继续,但是它仍然是过去的,所以,
我们的问题就是怎样在这个过去的过程中发生一种蜕变,同时
又不制造出另一种制约、另一个过去。
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76
9 月 10 日
为什么一个人缺乏思想呢
思想者认为,他通过习惯、重复、复制而来的思想会带来
无知和悲伤。难道习惯不就是缺乏思想的吗?觉知产生秩序,
而从来不产生习惯。固定的倾向只会导致缺乏思想。为什么一
个人会缺乏思想呢?因为思想是痛苦的,它产生困惑,产生对
立,它或许会使人走向既成模式的反面。让思想感觉扩展、变
成无选择地觉知或许会引向未知的深度,而头脑会对未知进行
反抗;因此,它是从已知到已知、从习惯到习惯、从模式到模
式的运动。
这样的头脑从来不会放弃已知而去发现未知。由于领悟到
思想的痛苦,思想者通过复制、通过习惯而变得缺乏思想;由
于害怕思想,他创造出各种缺乏思想的模式。因为思想者害
怕,他的行为是源于恐惧,于是他注意他的各种行为,并试图
改变它们。思想者害怕他自己的创造;但是行为就是行为者,
所以思想者害怕的是他自己。思想者就是恐惧本身;思想者就
是无知和悲伤的原因。思想者把他自己划分成思想的很多类
别,但是,思想仍然是思想者的。思想者和他要存在、要成为
的努力恰恰是造成冲突和混乱的原因。
选自《克里希那猪提访谈录》
277
9 月 11 日
思想者就是思想
由于思想者的思想、行为、行动无法与他本人分开,难道
就没有必要去了解思想者、行为者和行动者吗?思想者就是思
想,行为者就是行为,行动者就是行动。思想者在他的思想中
已经显露无遗。思想者通过他的行动制造出自己的痛苦、无知
和冲突。画家的画传递出他的喜悦、悲伤和混乱。为什么他会
画出这样痛苦的画呢?无疑,这是必须去研究、了解和解决的
问题;为什么思想者要思考那些涌流出他的一切行动的思想
呢?这恰恰是你的脑袋一直在撞的那堵南墙,不是吗?
如果思想者能超越自己,那么一切冲突都会终止:要超
越,他就必须了解自己。已知的和已被了解的、已实现的和完
成的,是不会重复自己的。而正是重复使思想者得以延续。
选自《克里帚那猎提访谈录》
278
9 月 12 日
不存在思想的自由
我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是否清楚,即我们生活在一种矛盾状
态中。我们谈论着和平却为战争做着准备;我们谈论着非暴力
而根本上却是暴力的;我们谈论着善而却不善;我们谈论着爱
而却野心勃勃、竞争激烈、野蛮地追求效率;我们是这样的矛
盾。而源于矛盾的行为只会导致挫折和更多的矛盾…
你们知道,先生们,一切思想都是部分的,绝不可能是全
部的;思想是记忆的反应,记忆总是部分的,因为记忆是经验
的结果,所以,思想是受经验制约的头脑的反应。一切思想、
一切经验、一切知识都必然是部分的,因此思想无法解决我们
的许多问题。你或许试图从逻辑上明智地推理出这些问题,但
是,如果你观察自己的头脑,就会看到你的思想是受你的环
境、你成长的文化、你吃的食物、你生活的气候、你看的报
纸、你日常生活的压力和影响制约的…
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思想是记忆的
反应,而记忆是机械式的。知识永远是不完善的,而由知识产
生的一切思想都是有局限的、部分的、绝不是自由的。所以,
不存在思想的自由。但是,我们可以开始发现一种自由,这种
自由并非是一种思想的过程,而是在这个思想的过程中,头脑
只是觉知它的一切冲突和所有影响力对它的冲击。
选自《克里带那穆提菁作集》
279
9 月 13 日
没有思想者的思想
树上的猴子感觉饿了,于是就有要去摘水果或果子的强烈
欲望。行动在先,然后你最好把观念隐藏起来。换句话说,是
行动在先,还是行动者在先呢?是否存在着一个没有行动的行
动者呢?你理解了吗?这就是我们始终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
谁在看?谁是观照者?思想者与他的思想是分开的吗?观察者
与被观察对象是分开的吗?经验者与经验是分开的吗?行动者
与行动是分开的吗?…但是,如果你的确非常仔细、靠近地
和机智地检查了这个过程,那么你将会看到总是行动在先,而
对行动的结果有所期待则会产生行动者。你明白了吗?如果对
行动的结果有所期待,最终所获得的结果就会产生行动者。如
果你想得非常清楚,不带偏见、不去顺从、不试图说服什么
人、不期待结果,那么正是在这个思想中,不存在思想者一一
而只有思想存在。只有当你在思想中寻求结果时,你就成了重
要的了,而不是思想是重要的。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观察
到了这一点。去发现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我们从中将会
了解到怎样去行动。如果思想者在先,那么思想者比思想更重
要,而一切哲学、风俗和现代文明的活动都以这个假设为基
础;但是,如果思想在先,那么思想就比思想者更为重要。
选自《克里章那穑提著作集》
28 (
9 月 14 日
即刻的洞察
对我而言,只有去洞察一这就是即刻去看清事情的真
伪。这种对什么是假、什么是真的即刻的洞察是最基本的因素
一不是智力,这种智力是基于自身的狡猾、知识和约束来推
理的。这种情况肯定在某个时候已经在你身上发生过,你已经
即刻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一就像你不可能属于任何人这样的真
相。这就是洞察:即刻看到事情的真相,没有分析、推理,也
没有那些智力为了拖延洞察而产生的一切东西。这与直觉完全
不同,直觉是我们很轻易使用的一个词…
对我而言,只有这种不推理、不算计、不分析的直接的洞
察。你必须要有分析能力;为了推理,你必须要有一个健全而
敏锐的头脑;但是,一个有局限的头脑的推理和分析是无法洞
察什么是真实…
如果你与自己交流,就会了解你为什么要去适应,为什么
会受到束缚;如果你更进一步,就会看到奴役必然要承受对自
由的剥夺和人类尊严的匮乏的限制。当你瞬间洞察到这一切
时,你就是自由的;你无需努力来达到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洞
察是根本的。
述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巢》
2&1
9 月 15 日
一刻接一刻的了解
对自己根本的了解不是通过知识或经验的积累,这仅仅是
培养记忆力。了解自己是一刻接一刻的;如果我们只是积累自
我的知识,那么知识本身会妨碍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因为积
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想的聚焦而成了中心,并有了它自己的
生命。
述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82
9 月 16 日
了解你思想的过程
假设你从来没有看过一本心理或宗教学的书,而你又必须
去发现生活的含义和意义,你会如何着手呢?假设没有那些大
师、没有佛陀、没有基督,而你必须从头开始,你会如何着手
呢?首先,你必须了解你思想的过程,难道不是吗?—不要
把你自己、你的思想投射到未来中,并创造一个能取悦你的上
帝;这样做就太幼稚了。所以你首先你必须了解你思想的过
程。这是发现新事物唯一的方法,难道不是吗?
当我们说,学问或知识是一种障碍、一种阻碍时,其中并
不包括技术一如何开车、如何操作机器一一或类似这样带来
效率的知识。我们的头脑里有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那种再多
的知识或学问都无法带来的具有创造性的幸福感。要做到具有
创造性这个词所指的最真实的意义,就是要一刻接一刻地摆脱
过去,因为正是过去一直不断地给现在蒙上阴影。仅仅执著于
信息、执著于别人的经验、执著于某人曾说过的话一无论有
多么伟大,并试图使你的行动接近它一这一切都是知识,难
道不是吗?但是要发现新事物,必须从你自己开始。你必须开
始一个完全剥离的旅程,尤其是剥离知识的旅程,因为通过知
识和信仰来获得经验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些经验只是自我投
射的产物,因此完全是不真实的、虚假的。
选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3
9 月 7 日
知识不是智慧
在我们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在我们贪得无厌的欲望中,我
们正在失去爱,我们正在减弱对美的感受力和对残酷的敏感
度;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而越来越少的综合化。智
慧无法由知识取代,再多的解释、再多的信息积累也无法把人
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知识是必要的,科学也有它的地位;但
是,如果头脑和心灵被知识所窒息、如果引起痛苦的原因就这
么被解释过去,那么生命就会变得空虚而毫无意义…
知识和信息,尽管不断地在增加,可就其本质而言,它恰
恰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它包括了知识和行为之道;可
是我们只掌握了一根树枝,却以为它是整棵树。通过部分的知
识,我们永远无法领悟整体的喜悦。智力从来不会导致整体,
因为它只是一个片段、一个部分而已。
我们把智力从情感中分离出来,并且以牺牲情感为代价来
发展智力。我们就像一件三条腿的东西,其中一条腿的长度大
大地超过了另外两条腿,这样我们就失去了平衡。我们被训练
成为具有智力的人;我们的教育把智力培养成敏捷的、狡猾的
和贪婪的,所以智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智慧却远比智力来得重要,因为它是理智和爱的整合;然
而,只有当有了自知、有了对自己全部的过程的深入了解时,
才有可能产生智慧。
进自《教有和生命的意义》
284
9 月 18 日
智力的功能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过智力的性质。智力和智力活动都
确实是在一个水平上,不是吗?但是,当智力妨碍了纯粹的情
感时,就产生了平庸之才。要了解智力的功能,就要觉知这个
纯粹的情感,要不让它们两者相互混合而相互摧毁,那么这就
需要有一种非常清晰、敏锐的觉知…
因此,智力的功能始终是询问、分析和寻找,不是吗?但
是,因为我们想要在内在和心理上获得安全、因为我们对生活
感到害怕、焦虑,所以我们就得出一些我们约定成俗的结论形
式。于是我们就从一种约定进入到另一种约定,我说,已经沦
为了结论的奴隶的这种头脑、这种智力早已停止了思想和
探究。
这自《克里希那提著作集》
285
9 月 19 日
做一个旁观者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曾观察到智力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
的影响。一切与我们相关的报纸、杂志都在培养智力。我并不
是反对智力,恰恰相反,一个人必须要有非常清晰、敏捷的推
理能力。然而,如果你去观察,就会发现智力一直在分析着为
什么我们适应或不适应、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个旁观者来发现实
在等等。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析自己的过程。因此,智力具有探
究、分析、推理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而其中的感受、纯粹的感
受,却始终被智力干扰和上色。要是智力干扰了纯粹的感受,
那么由于这种干扰的缘故而产生了个平庸的头脑。
一方面,我们拥有智力并运用这种能力来推理,这是根据
它自身的好恶、自身的制约、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的推理
而另一方面,我们拥有感受,它却被社会、恐惧所破坏。这两
者会揭示出真实是什么吗?还是只有洞察而别无他途呢?
述自《克里希那穆提菁作集》
2&6
9 月 20 日
在学习中的头脑
我们所说的学习是什么意思?要是你只是一味地积累知
识、收集信息,这就是学习吗?这是学习的一种类型,不是
吗?作为一名学习工程学的学生,你要学习数学等等;你在学
习、钻研你的专业,你积累知识是为了能够在各种实践方面运
用这些知识。你的学习是积累的、累积的。现在,当头脑只是
吸收、累积、获得时,这是学习吗?还是学习完全是另一回事
呢?我认为,这个累积的过程,即目前我们所谓的学习根本不
是学习。它仅仅是一种机械式记忆的培养;像机器-一样的机械
式运作的头脑,绝对没有学习的能力。一台机器除了累积之
外,绝不可能学习。学习完全是另一回事,下面我将要给你们
说明。
一个学习的头脑绝不会说:“我都知道了”,因为知识始终
是部分的,否则学习就始终是全面的。学习并不是意味着要以
一定的知识量作为开始,然后累积更多的知识。这根本不是学
习;这纯粹是一种机械运动。对我而言,学习完全是另一回
事,我是一刻接一刻地学习自己,我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它是
活生生的、活动着的;它无始无终。当我说“我要了解自己”
时,学习就不再积累知识了。学习绝不是积累的;它是一种无
始无终地领会着 (knowing)的运动。
选自《克里带那修提菁作菜》
287
9 月 21 日
知识充当权威
只要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存在,就谈不上存在着学习的活
动这两者是互不相容的,它们是相互矛盾的。学习的活动意
味着头脑处于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不把以前的经验当作知
识来储藏。知识是一种拥有,然而学习不是一种累积或拥有的
过程,而是一种持续的活动;因此学习活动意味着头脑处于没
有权威的状态。所有的知识都充当权威,而一个根植于知识权
威的头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习的。唯有当头脑累积的过程
完全停止的时候,才有可能学习。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要对学习和获得知识这两者加以
区分是相当困难的。通过经验、看书、倾听,头脑积累知识;
这是一个获得的过程、一个累积已知的过程,我们就是从这样
的知识背景出发来发挥知识的作用。目前,我们通常所谓的学
习就是这个极其相同的获得新信息、在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存中
再添加知识的过程…而我要谈论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我所说
的学习不是给你已知的再添加些什么。只有当你对过去的知识
没有了执著时,这也就是说,当你看到某种新的事物,并且不
按照已知的知识去解释它时,你才会学习。
个学习的头脑是一个天真的头脑,反之,一个只是获得
知识的头脑是陈旧的、迟钝的、被过去腐蚀了的头脑。一个天
真的头脑很即刻就能洞察;它一直处于无积累的学习状态中,而
唯独这样的头脑是成熟的。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268
9 月 22 日
大脑产生出头脑
什么是头脑?当我提出这个问题,请不要等我来回答,看
看你们自己的头脑,观察你们自己的各种思想方式。我所描述
的仅仅是一种表征,它不是实在。你们必须自己体验实在。语
词、描述、符号不是真实的东西。比如,门这个词,显然不是
那扇门。爱这个词,也不是那种情感、那种语词所描述的特殊
品质。因此,不要让我们将语词、名称、符号与事实混淆。如
果你仅仅停留在语言水平上来讨论什么是头脑,那么就会迷失
方向,因为,此时你将永远不会感觉到被称之为头脑的、这个
令人惊讶的东西的品质。
因此,什么是头脑呢?显然,头脑是我们全部的觉知或意
识;它是我们存在的全部的方式、我们思想的整个过程。头脑
是大脑的产物,大脑产生出头脑;没有大脑就没有头脑,但是
头脑与大脑是分离的。头脑是大脑的产物。如果大脑受到限
制、损伤,头脑也会受损;大脑记录每一种感觉、每一种愉快
或痛苦的感觉,它带着所有它的组织、它的反应产生出我们所
谓的头脑,尽管头脑是独立于大脑的。
你没有必要接受这点,但你可以做一下尝试,亲眼去看
一看。
选自《克里章那膏提著作巢》
289
9 月 23 日
被锚住的头脑
我们每天像机器一样,无聊地继续着例行公事似的日常生
活。头脑是多么急切地接受一种存在模式,而又多么顽强地执
著于它!就像钉下的钉子那样,头脑被观念钉在了一起,而头
脑围绕着观念生活,并因此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头脑从来没有
自由和柔韧性,因为它始终被锚住了;它在以自己为中心的、
或宽或窄的半径范围内活动。从它的中心出发,它不敢出去漫
游;而当它这么做时,就会迷失在恐惧中。不是恐惧未知,而
是害怕失去已知。未知不会引起恐惧,然而,对已知的依赖侧
会造成恐惧。恐惧始终与欲望在一起,欲望得更多或更少。
随着头脑不停地编制着各种模式,它就成了时间的制造
者;而有了时间就有了恐惧、希望和死亡。
速自《生◆的注兼 I》
29 (
9 月 24 日
头脑是时间的结果
头脑始终是受到沿一条特定的路线思考的影响。以前通常
只有组织化的宗教才去探求你的头脑,但是,目前主要是政府
接管了这项工作。他们想塑造和控制你的头脑。表面上,头脑
可以抵抗他们的控制…表面上你对此有决定权,然而,在表
层的下面、在无意识深处,时间、传统的整个力量驱策着你进
人一个特定的方向。有意识的头脑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和
指导自己,但是在无意识中,你的野心、你尚未解决的问题、
你的各种强迫、迷信、恐惧正等待着、悸动着、驱策着…
这个头脑的整个领域就是时间的结果;它是冲突和调整的
结果,是一整套没有完全理解而被接受的结果。因此,我们处
于一种矛盾状态;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无休止的斗争过程。我
们不幸福,而我们想要幸福;在暴力中,我们实践着非暴力的
理想。因而冲突持续着一头脑就是一个战场。我们想要安
全,而内在深处却知道根本没有安全这回事。真实就是我们不
想面对这样的事实,即不存在安全这回事;因此,我们有着不
安全的综合的恐惧,却始终在寻求着安全。
述自《克里希哪穆提著作菜》
291
9 月 25 日
生活就是最伟大的革命
头脑被压抑在一种模式中;它的存在恰恰就是它运作和活
动于其中的结构。模式是过去的或是未来的,它就是绝望和希
望、混乱和乌托邦、过去和应该。对于这些我们都已经司空见
惯了。你想打破旧的模式,代之以“新”的模式、修改了旧模
式的新模式…你想造就一个新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你可以
自欺欺人,但是除非旧的模式被彻底打破,否则不可能有一种
根本的蜕变。你可以与它一起玩耍,但是你不是世界的希望。
如果秩序要从这种混乱中产生,那么打破这两种旧的模式和所
谓新的模式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了解头脑的各种方式
是基本的…
对头脑而言,如果没有模式,它有没有可能摆脱这种前后
摇摆的欲望吗?这是绝对可能的。这样的行为就是活在当下。
生活就是不抱希望、不为明天而烦恼地生活;这不是绝望或漠
不关心。然而,我们并不在生活,我们始终在追随着死亡,即
过去或未来。生活就是最伟大的革命,生活没有模式,而死亡
却有:过去或未来、已经经历的或乌托邦。你们正在为乌托邦
而生活着,所以你正在邀请着死亡而不是生命。
选自《生命的注释 I》
292
9 月 26 日
内在的革命
真实的东西只能一刻接一刻地被发现,它不是连续的,但
是要去发现真实而自己却是时间的产物的头脑,只能在时间领
域中发挥作用;因此它不可能发现什么是真实。
要了解头脑,头脑必须了解自己,因为除了头脑之外并没
有“我”存在,也不存在从头脑中分离出的各种品质,就像钻
石的各种品质无法从钻石中分离出来一样。要了解头脑,你不
能按照别人的观念来解释它,但是,你必须观察你自己的头脑
是如何运作的。一旦你了解了它的全部过程一它是怎样推理
的、怎样欲望的、动机是怎样的、怎样野心勃勃的、怎样追求
的,怎样妒忌的、怎样贪婪的和怎样恐惧的一此时头脑才能
超越自己,恰恰此时它才能发现一些全新的东西。这个新的品
质会给予一种特别的激情、一种巨大的狂热,这会产生一种深
刻的内在的革命:这才是唯一能够改变世界的内在的革命,而
不是任何政治制度或者经济制度。
述自《克里带那着提著作巢》
293
9 月 27 日
只存在意识这一种状态
事实上只存在一种状态,而不存在有意识和无意识这样两
种状态;只有一种存在状态,这就是意识,尽管你可以把它划
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但是,这个意识始终是过去的,绝不是现
在的;你只能意识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你是一秒钟之后才能
意识到我要传递的意思,不是吗?你要过一会儿才能了解它,
你从来无法意识到或者觉知到现在。看看你们自己的心灵和头
脑,你们会看到意识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运作的,现在只是从
过去到未来的通道…
如果你观照自己在运作的头脑,就会看到朝向过去和未来
的运动是一个其中没有现在的过程。要么过去是逃避现在的一
种手段,或许现在并不快乐,要么就是未来是逃避现在的一种
希望。因此头脑被过去或将来所占据,而丢弃了现在…它不
是谴责和拒绝事实,就是接受事实、把自己认同为事实。这样
的一个头脑显然是没有能力把事实当作事实来看清楚的。这就
是我们的意识状态,它是受到过去制约的,我们的思想是对事
实挑战的-一种受制约的反应;你越是按照信仰、过去的制约来
反应,那么对过去也就越是起到了强化作用。
这种对过去的强化显然是它自己的延续,它称之为未来。
因此,这就是我们的头脑和意识的状态一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前后摇摆的一只钟摆。
述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294
9 月 28 日
超越时间
毫无疑问,受制约的头脑无法发现什么可以超越时间。这
就是说,先生们,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头脑是受过去制约
的。通过现在向未来运动着的过去,它制约着头脑;这个受制
约的头脑处于冲突、烦恼、恐惧、不确定的状态,它寻求着某
种超越时间界限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做的
一切,不是吗?但是,一个由时间的结果产生的头脑,它究竟
怎样才能发现这种无时间性呢?
你的各种信仰、你的财产、你的执著,以及各种令人安慰
的思考方式的机构正在被不断地闯人。但是,头脑在继续寻求
安全,所以,在你想要的东西和生活过程中向你要求的东西这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正在发生
的…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使你在根本上发生了兴趣没有。对
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每天的存在有这一切的烦恼,看起来真是
够多的。我们唯一关心的是,针对我们的各种问题,要去发现
一种即刻的答案。然而,这个即刻的答案迟早会使你不满意,
因为,没有一个问题会有一个与问题本身分开的答案。但是,
如果我能了解问题、了解它所有的复杂性,那么问题也就不复
存在了。
选自《克里希那精提著作集》
295
9 月 29 日
一个带着各种问题的头脑不是一个认真的头脑
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提出的原则问题之一就是:头脑能把自
己穿透到多远或者多深?这就是认真的品质,因为这意味着,
觉知到人自身的心理存在的全部结构,以及它的强烈欲望、各
种强迫、要满足的欲望、它的挫折、痛苦、紧张、焦虑、斗
争、悲伤以及它所有这些数不清的问题。终身都带着这些问题
的头脑根本不是一个认真的头脑,而当每个问题一出现,就去
了解它,并立即解决它,以至于绝不让它延续到第二天一这
样的头脑是认真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什么感兴趣呢?如果我们有钱,我们就转
向所谓精神的东西、或者智力的娱乐、或者讨论艺术、或者开
始从事绘画来表达自己;如果我们没有钱,我们的时间就花在
日复一日的赚钱上,我们陷入这种痛苦、无休止地例行公事,
然后对此感到厌倦。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训练成一年到头机械地
干着某个工作的人。我们要负责任,要供养妻子和孩子,我们
被陷于这个疯狂的世界,我们设法认真起来,想变得具有宗教
性的;我们去教堂,加人这个宗教组织或者那个一一或者,也
许我们听说这些聚会,因为我们有假期,我们来到这里。但
是,其中没有一样能使这个头脑发生特殊的蜕变。
速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296
9 月 30 日
具有宗教性的头脑包含了科学的头脑
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是摆脱了一切权威的。然而,要摆
脱权威是极其困难的一不仅是被别人强加的权威,而且也是
一个人积累了过去和传统的经验的权威。而一个具有宗教性的
头脑没有信仰,也没有教条;它从一个事实到另一个事实地运
作,因而,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是科学的头脑。但是科学的
头脑并不是宗教性的头脑。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包含了科学
的头脑,而一个经过科学知识训练的头脑并不是一个具有宗教
性的头脑。
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关注整体一一不是关注一种特别的
功能,而是关注人类存在的整体功能。大脑关注的是一种特殊
的功能;它是专业化的。在专业上,它就像科学家、医生、工
程师、音乐家、艺术家、作家那样发挥作用。这些专业化、狭
隘化的技术不仅在内在,而且也在外在,产生出分裂。目前,
科学家或许被社会要求看作是最重要的人,就像医生。因此功
能的发挥成了首要的;随之而来的是地位,地位即是声望。因
此,哪里有专业化,哪里就必然会有矛盾和狭隘化,这就是大
脑的功能。
述自《克里章那静提著作巢》
JIDDU KRISHNAMURTI 十月
■时间时间是思想的根本性质,思想就是时间
■感知是什么东西能让我完全看到事物,使我即刻了解整个事物呢?
■大脑年轻的头陆始终在重新做着决定,新鲜的头脑不会背负自己无
数个记忆.
■城变一种变化、一种蜕变,它必须在一种层面上。
299
10 月 1 日
时间不提供解决方案
一切宗教都主张时间是必要的,我们正在谈论的是心理上
的时间。天堂极其遥远,一个人只能通过进化的渐进过程、通
过压抑、成长,或通过与一个对象,即高人一等的对象认同才
能到达天堂。我们的问题是,是否有可能立即摆脱恐惧。否
侧,恐惧会产生无序;心理上的时间总是会导致一个人内在极
度的无序。
我是在质疑进化的整个观念,不是身体存在的进化,而是
思想的进化观念。在时间上,思想已经把自身认同于在时间中
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大脑显然已经进化到现在这个阶段,它
或许仍然有更多的进化,仍然有更多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
人,我已经在这个由一切类型的理论、冲突和概念组成的世界
上生活了四五十年了;在一个贪婪的、嫉妒的社会中,竞争已
经导致了战争。我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一个活在悲伤中的人而
言,指望时间来解决问题、作为一个人再慢慢地进化上两百万
年是毫无意义的。以我们现在的构成,是否有可能摆脱恐惧和
心理时间呢?物理时间必须存在,这无法避免。问题是心理时
间是否不仅能给个体内在带来秩序,而且也给社会带来秩序。
我们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分开的。哪里有了个人的内在
秩序,哪里也必然会有外在的社会秩序。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集》
3 (C
10 月 2 日
无时间的状态
当我们谈论时间时,并不是指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时间和钟
表上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存在的,而且必须存在。如果你想赶
上一辆公交车,如果你想乘火车或者明天去赴约,你就必须要
有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时间。不过,是否存在着心理上的明天,
即是头脑的时间呢?有没有实际心理上的明天呢?还是说,明
天是由思想创造出来的,因为思想不可能直接、即刻地变化,
所以发明了这种渐进的过程?作为一个人,我亲眼看到,要使
我的生活、思想、感觉以及行动方式发生彻底的革命是极其重
要的,而我却对自己说:“我会花时间去做的;我明天就会有
所改变,或者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改变”。这就是我们所谈论的
时间:时间的儿理结构、明天的心理结构、将来的心理结构,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时间中。时间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不是
钟表上的。昨天我在;昨天通过今天起作用,并创造了未来。
这是相当简单的事。我在一年前有过一种经验,它在我的头脑
中留下了烙印,而现在是我按照这个经验、知识、传统、制约
来解释的,同时我创造出明天。我被陷于这样的循环中,这就
是我们所谓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时间。
思想就是你,它带着所有的记忆、制约、观念、希望、绝
望、存在的绝对孤独一这一切都是这个时间…要了解一种
无时间的状态,当时间停止时,一个人必须去探究,头脑是否
能完全摆脱所有时间的经验。
述自《克里希那精提着作巢》
3 C 1
10 月 3 日
思想的根本性质
时间是思想,而思想是记忆的过程,记忆创造了如昨天、
今天和明天的时间,产生了我们用来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和一
种生活方式。时间对我们特别重要,一生接着一生,一个生命
导向另一个改良过的生命,生命就这样延续着。的确,时间是
思想的根本性质,思想就是时间。只要时间是作为达到某种东
西的手段而存在着,那么头脑就无法超越自己—这种超越自
己的品质属于新的头脑,它摆脱了时间。时间是一种恐惧的因
素。我并不是指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时间,不是钟表上一秒、
分、小时、日、年的时间,而是心理的时间、内在的过程。这
就是产生恐惧的事实。时间就是恐惧;由于时间就是思想,它
导致了恐惧;正是时间造成了挫折、冲突,因为对事实的即刻
洞见、对事实的观看是无时间的…
因此,要了解恐惧,一个人必须觉知时间一作为距离、
空间和“我”的时间,思想创造出的作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
时间,并用昨天的记忆来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在,并由此制约未
来的时间。所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恐惧是一种特别的实
在;而被恐惧、被恐惧的复杂性所缠绕的头脑,绝不可能是自
由的;不了解时间的各种复杂性,绝不可能了解恐惧的全部。
它们是形影不离的。
选自《克里带那静提著作集》
3 (2
10 月 4 日
时间造成的混乱
时间意味着从真实存在到“应该”的运动。目前我在害
怕,但是总有一天我将会摆脱恐惧;因此,时间是摆脱恐惧所
必须的一至少,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要从真实存在到“应
该”的变化包含了时间。现在,时间意味着在真实存在与“应
该”这两者间隔中的努力。我不喜欢恐惧,我要努力去了解、
分析、解剖它,或者我要去发现造成它的原因,或者我要完全
逃避它。这一切都意味着努力一而努力是我们一贯的。我们
总是在真实存在和“应该”之间冲突着。这个“应该”是一种
观念,而观念是虚构的,它不是“我是什么”的这个事实;只
有当我了解了时间所造成的混乱时,“我是什么”才能被改变。
因此,我有可能马上完全彻底地摆脱恐惧吗?如果我让恐
惧继续,我就始终在制造混乱;因此,一个人要看清时间是混
乱的一个元素,而不是最终摆脱恐惧的一种手段;所以,不存
在摆脱恐惧的渐进过程,就像不存在摆脱民族主义毒素的渐进
过程一样。如果你有民族主义倾向,你会说,最终总会有人类
的手足情谊,只是在中间会有战争、有仇恨、有痛苦,以及在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所有这种骇人听闻的分裂;因此,时间正
在制造着混乱。
速自《克里希那膏提著作某》
303
10 月 5 日
时间是一种毒药
在你的浴室里,有一瓶印有“毒药”商标的瓶子,你知道
它是毒药;你对这个瓶子非常小心,尤其是在暗处。你总是对
它特别小心,你不会说:“我要如何避开它,要如何看好这只
瓶子呢?”你知道它是毒药,所以你会对它特别注意。时间是
一种毒药,它制造出混乱。如果这对你是一种事实,那你就能
继续去了解如何即刻摆脱恐惧。但是,如果你仍然在把时间当
作一种摆脱自己的手段,那么在你和我之间就没有交流。
你知道,还有更多事物存在;或许完全可以存在一种全然
不同的时间类型。我们只知道物理和心理这两种时间,并且我
们陷于时间。物理时间在精神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精神对身
体具有重要的影响,于是,我们在此影响下,陷入了这场战
斗。一个人为了赶公交车或者火车,必须接受物理时间,然
而,如果…个人完全拒绝心理时间,那他或许想到的是一种完
全不同的时间,或者与时间也没有关系。我希望你们赶快和我
一起进入这种时间!那时时间就不是无序的,而是极其有
序的。
述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某》
3 C 4
10 月 6 日
真实瞬间来临
真实或领悟瞬间来临,而那瞬间没有连续性;它不在时间
领域内,要亲眼看清这点。领悟是新鲜的、瞬间的;它不是某
种已经存在的事物的延续,已经存在的事物不可能让你领悟。
只要一个人在寻找一种连续性—想要在关系和爱中永
存,渴望找到永久的和平,以及诸如此类等等
一一个人就是
在追求着时间领域内的事物,因此不属于无时间的。
述自《克里带那穆提著作某》
3 (5
10 月 7 日
一种徒劳的追求
只要我们用时间思考,就必然会有对死亡的恐惧。我曾经
去学习过,但是,我还没有找到终极的答案,在我死之前,我
必须找到它;或者如果在我死之前没有找到,那么至少我希望
我会在下一辈子找到它等等。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基于时间。
我们的思想是已知的,它是已知的结果,而已知是时间的过
程;我们要以这样的头脑设法去发现不朽的、超越时间的东西
是什么,这是一种徒劳的追求。这么做除了对哲学家、理论
家、思考者有意义以外,其他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想发现真
实,不要等明天,而是现实地、直接地去做,难道我不可以
一那个“我”,即总是在收集、斗争着的,通过记忆给自已
一种延续的自我一不再继续吗?在活着的时候,它不可能死
掉吗一不是人为地失去记忆,这是一种健忘症,而是真正地
停止通过记忆来积累,从而终止给“我”以延续呢?生活在这
个时间的世界上,在没有任何强迫的形式下,有没有可能让头
脑产生出一种使经验者和经验都没有存在基础的状态呢?只要
有经验者、观察者、思想者,那就一定有对终结的恐惧,也因
此具有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头脑能够知道这一切、对它全然地觉知而不只是说:
“是的,这很简单。”—一如果头脑能够觉知意识的整个过程,
看到延续性和时间的完整的意义,知道通过时间来发现超越时
间的东西是徒劳的探求一如果头脑能觉知到这一切,那么或
许会存在着一种超越时间的、真正地具有全然创造性的死亡。
述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渠》
3 (6
10 月 8 日
洞察在起作用
你看得见而我看不见一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它如
此发生是因为人是陷于时间中的;你看不到在时间中的事物,
而我看到了在时间中的事物。你的看,是你整个存在的行为,
你的整个存在并不是陷于时间中的;你并不认为一切是循序渐
进的;你即刻就能看到东西,而这正是洞察在起作用。我看不
见,我想找到我为什么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东西能让我完全
看到事物,使我即刻了解整个事物呢?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全部
结构:优美、丑陋、悲伤、快乐、极度的敏感、美丽一你能
看到全部,而我却不能。我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部分,而不能看
到它的全部一个能完全地看到事物、看到生命的人必然是
超越时间的。先生们,请听清楚这点,因为这的确与我们日常
的存在有关;这不是某种精神的、哲学的、与日常生存无关的
东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点,那我们就能了解我们每天的例行
公事、厌倦和忧伤、令人厌恶的焦虑和恐惧。
因此,不要用“这与我们日常生存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把问题撇开不管。它与我们的生存密切相关。一个人能够看到
一一至少对我而言,这是非常清楚的—一你就能够像一名外科
医生那样,即刻割掉痛苦的全部绳索。这就是我要与你一起探
究这个问题的原因。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某形
3 (7
10 月 9 日
在一切思想的边缘
这是否曾经在你身上发生过—一我肯定发生过一一即你突
然觉察到什么,在那个洞察的片刻,你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恰
恰是洞察那个问题的片刻,问题完全终止了。先生们,你们明
白吗?你有一个问题,你思考它、与它争论、受它困扰;在你
有限的思想范围内,你运用了每一种方式来理解它。最终你
说:“我没有办法了。”没有人能帮助你去了解,没有古鲁、没
有书本。你和问题一起被留下了,没有办法解决。如果在以你
最大限度的能力探究了问题之后,你就把它扔下不管了。你的
头脑不再担忧、不再对问题感到十分痛苦、不再说“我一定要
找到答案”;因此,它就变得安静了,不是吗?而在这个安静
中,你找到了答案。难道这不曾在你身上发生过?这不是一桩
了不起的事。这曾发生在伟大的数学家们和科学家们的身上,
并且人们偶尔也会在每天的生活中经验到它。
这意味着什么呢?头脑已经竭尽全力去思考了,已经达到
了一思想的边缘,而没有找到答案;因此,它安静下来了
一一
不是彻底疲劳、不是完全疲乏、不是说,“我会安静的,
因此就会找到答案。”当头脑已经竭尽全力来寻找答案时,它
自然变得安静了。这就有了一种无选择的、没有任何要求的觉
知,一种没有焦虑的觉知;在头脑的这种状态下,就会有洞奈
力。单单这个洞察力将会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
选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果》
3 (&
10 月 10 日
这个无选择的觉知
伟大的先知们始终告诉我们要去体验。他们说,体验给予
我们领悟。但是这仅仅是对于天真的头脑、不被体验所遮蔽的
头脑、完全摆脱了过去的头脑而言一只有这样的头脑才能觉
察什么是实在。如果你看到了其中的真实,如果你在一瞬间觉
察到它,你将会知道一个天真的头脑是极其清澈透明的。这意
味一切记忆的硬壳的消失,这是对过去的放弃。
然而,要觉察它,就不可能存在“如何”这样的问题。你
的头脑才能不被这个“如何”、不被对答案的渴求所分心。这
样的一个头脑不是一个关注的头脑。就像我这次谈话前面所提
到的,开始就是终点。开始就是我们称之为悲伤的结局的种
子,悲伤的结局在悲伤自身中被实现了,并没有远离悲伤。远
离悲伤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一种结论和一种逃避;但
是,悲伤在继续着。反之,如果你给它以全然的关注,这是用
你的整个存在去关注,此时你将看到存在着一个即刻的洞察,
其中不包含时间,其中没有努力、没有冲突;它就是这个即刻
的洞奈,这种结束悲伤的无选择的觉知。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巢》
3 (9
10 月 11 日
积极而寂静的头脑
真正寂静的头脑具有惊人的积极,活跃而有力一不是朝
向任何特定的东西。唯有这样一个不拘泥于文字的头脑一才
能摆脱经验、摆脱知识。这样的一个头脑能觉察什么是真的,
这样的一个头脑有直接的洞察力,它是超越时间的。
当头脑了解了时间的过程并要求观照时,它才能宁静,难
道不是吗?难道这样的头脑不应当是自由的一不是指从任何
东西中获得自由一一而就是自由的?我们只知道从某种东西中
解脱。从某种东西中解脱的头脑不是一个自由的头脑;这样的
解脱、这样从某种东西中解脱出来的自由只是一种反应,它不
是解脱。一个在寻求自由的头脑从来就是不自由的。但是,当
头脑如实地了解了事实,没有解释,没有遺责,没有判断时,
它才是自由的;当头脑处于自由状态中,这样的一个头脑才是
一个天真的头脑,尽管它活了一百天、一百年,有了所有的各
种各样的经验。它是天真的,因为它是自由的,不是从任何东
西获得自由,而是在它自身里面就是自由的。只有这样的一个
头脑才能觉察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超越时间的。
速自《克里带那穆提菁作巢》
31 (
10 月 12 日
从洞察中产生能量
确实,问题是要让头脑完全自由,以至于它处于一个没有
边界、界限的觉知状态。头脑是如何发现这个状态的呢?它是
如何达成这种自由的呢?
我希望你们认真地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我并不在向
你们提出问题。我并不想要影响你们;我仅仅是指出,对自己
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坚决、不急迫地对自己提出
问题,而由别人口头来发问便毫无意义了。同样,你必须知
道,如果你观察不敏锐,自由的余地每一天都在变窄。政治家
们、领袖们、牧师们、你们看的报纸和书籍、你们所获得的知
识、你们所执著的信仰一这一切使得自由的余地越来越窄。
如果你对这个持续着的过程觉知的话,如果你实际上对这种增
长着的精神的狭隘、头脑的奴性有所觉察的话,那么你将发现
从洞察中会产生能量;它就是这种源自洞察的能量,它将要粉
碎这狭小的头脑、受人尊敬的头脑、去寺庙的头脑、害怕的头
脑。因此,洞察是真实之道。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萧作巢》
311
10 月 3 B
喋喋不休的头脑
你知道,去觉察某种事物会有一种令人惊讶的经验。我不
知道你是否真正地觉察到什么一你是否曾经觉察过一朵花、
一张脸、天空或者大海。当然,你也可以觉察你坐着公交车或
小汽车途经的这些东西。但是,我怀疑你是否曾真正不厌其烦
地去看一朵花呢?当你在看一朵花时,发生了什么呢?你立即
给花命名,你正在关注它属于什么品种,或者你说,“它的颜
色多么可爱,我要把它种在我的花园里;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妻
子,或者放在我的钮扣洞上”等等。换句话说,你看花的那一
刻,你的头脑就开始对它喋喋不休;你也因此从来没有觉察过
花。只有当你的头脑是宁静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喋喋不休,你
才能觉奈某种东西。如果你能看着海上的晚星,同时没有头脑
的活动,那你才真正地觉察到它的非凡之美;而当你觉察到美
的时候,难道你不是也体验到了一种爱的状态吗?
确实,美与爱是同样的,没有爱就没有美,而没有美也就
没有爱。美在形式,美在表达,美在行动。如果没有爱,行动
是空洞的;它仅仅是社会、一种特殊文化的产物,而这些被制
造出来的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但是当头脑没有极轻微的烦
扰时,那它就能观察到自己的全部深度;这样的洞察真正是无
时间的。你无需做什么就能让它产生;没有戒律,没有练习,
也没有你能学习觉察的方法。
述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巢》
312
10 月 14 日
知识牵制头脑
你只有一种工具,那就是头脑;头脑也是大脑,因此要发
现这个问题的真实,你必须要了解头脑的各种运作方法,不是
吗?如果头脑是迂回曲折的,那你将永远无法直接去看;如果
头脑是非常有限的,那你无法觉察无限。头脑是洞察的工具,
要真实地觉察,头脑必须被矫直,必须被清除所有的制约和所
有的恐惧。头脑也必须摆脱知识,因为知识牵制头脑,使事情
扭曲。
头脑有巨大的能力来发明、想象、沉思、思考一把这个
能力撇在一边,好让头脑变得非常清晰和单纯,难道没有必要
吗?因为只有天真的头脑,拥有很多经验却摆脱了知识和经验
的头脑,才能发现超越大脑和头脑的事物。否则,你所发现的
都会被你曾经的体验染上色彩,而你的体验又是你制约的
结果。
遂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13
10 月 15 日
被影响力淹没
头脑为什么会变老?它是衰老的,不是吗,它正处于衰
老、退化、重复着自己的感觉中,陷于各种习惯—性的习
惯、宗教的习惯、工作的习惯或者各种野心的习惯。头脑有着
这样的无数经验和记忆的重负,具有如此痛苦的失败和伤痕,
以至于它都无法看到任何新鲜的东西,却始终在解释着自己的
所见所闻,而这种见闻又是根据自己的记忆、结论、程序和旁
征博引而来的。这是权威的领域,它是一个陈旧的头脑。你可
以看到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所有的教育仅仅是对记忆力的培
养;还有通过杂志、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
还有教授们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讲稿和重复着同样的东西,直到
你的大脑完全浸泡在他们所重复的东西中,你在考试中再把它
吐出来,然后获得你的学位,接着继续这个过程一工作、例
行公事、不断地重复。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自己内心也有与失
败做斗争的欲望,不仅为了工作,而且也为了上帝而去竞争,
想要靠近他、寻求到达他那里的捷径…
因此,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通过强制、压力和紧张发生的,
我们的头脑被影响力、悲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塞满和淹没着
…我们在损坏头脑,而不是在使用头脑。
述自《光里希那稽提著作巢》
314
10 月 16 日
陈旧的大脑,我们兽性的大脑
我认为,去了解陈旧的大脑的运作、功能、活动是重要
的。一旦新的大脑运作起来,那么旧的大脑就不可能了解新的
大脑。只有当我们受制约的大脑;我们兽性的大脑;这个通过
好几个世纪的培养、始终在寻找自己的安全和舒适的陈旧的大
脑,只有当它变得安静了,你才会看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运动形
式,这个运动将会带来清晰。这个运动就是清晰本身。
如果想要了解的话,你必须了解陈旧的大脑,觉知它,知
道它所有的运动、活动、要求、追求,这就是为什么禅修是非
常重要的。我不是指那种荒谬的、对思想的特殊习惯所进行的
制度化的培养,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这一切都是不成熟的和
幼稚的。我所说的禅修是指去了解陈旧的大脑的作用,去观照
它、去了解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它的反应、它的倾向、它的要
求、它的侵略性的追求一要知道它的全部,无论是无意识还
是它的有意识的部分。当你知道它,对它有一种觉知时,那么
就对它没有控制、没有引导、没有说“这是好的;这是坏的;
我要保留它;我不保留它”一当你看到陈旧的大脑的全部运
动时,当你完全看到它时,此时它就变得宁静了。
速自《克里章那游提作集】
315
10 月 7 日
一个新鲜的头脑
我认为,拼命地要出人头地、要成为重要人物,这才是头
脑损耗和老化的真实原因。看看我们老得多快,不仅是六十岁
以上的人,而且也包括年轻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是多么衰老
啊!极少有人维持和保持着一个年轻头脑的品质。我所说的年
轻,不是指只是享受自己、拥有美好时光的头脑,而是指未被
污染的头脑、未被生活的偶然与必然的事件受到伤害、歪曲和
扭曲的头脑,没有被斗争、不幸和不断努力所损伤的头脑。的
确,我们需要有一个年轻的头脑,因为陈旧的头脑充满了这么
多记忆的伤痕,以至于它无法生活下去,不可能再有热情;它
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头脑、一个确定的头脑。一个已经确定的、
按照结果来生活的头脑是僵死的。然而,一个年轻的头脑始终
在重新做着决定,一个新鲜的头脑不会背负自己无数个记忆。
一个没有携带痛苦阴影的头脑,尽管它或许经历过悲伤的低
谷,却仍然保持着未被受伤的…
我认为,这样年轻的头脑不是可以学到的。它不是你通过
努力、通过献身就能够追求到的东西。这与金钱无关,它不是
商品,而如果你看到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你看到其中的
真实,此时才会有某种事情发生。
速自《克里希那稽提菁作集》
316
10 月 18 日
抛弃一切方法
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或新的头脑是如何产生的呢?你有
没有一个系统、一种方法呢?可不可以通过一种方法
一一种
方法就是一个系统、一种练习,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做到
吗?一种方法会产生一个新的头脑吗?…确实,一种方法意
味着沿着一条朝向特定结果的直线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一结
果是获得一种机械的习惯,而通过机械的习惯来实现一种非机
械的头脑的…
当你说“戒律”时,一切戒律都基于按照特定模式而来的
一种方法,而这种模式向你承诺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是由一个
已经有信仰的头脑预先确定的,这个信仰已经占据了一个位
置。因此,无论从最宽泛还是最狭隘的意义上而言,一种方法
会带来这个新的头脑吗?如果它不会,那么作为习惯的方法必
须完全抛弃,因为它是虚假的…方法只会让头脑按照欲望的
结果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你必须抛弃所有的头脑的机械过程
…头脑必须抛弃一切思想的机械过程。因此,以为一种方
法、一个系统、一种戒律、一种习惯的持续就会产生这样的头
脑,这种想法是不真实的。所以,这一切机械化的东西都要被
完全抛弃。一个机械的头脑是一个传统的头脑;它无法与非机
械化的生命相遇;因此,要撇开方法。
述自《克里章那营提著作集》
317
10 月 19 日
一个没有停泊地点或港口的头脑
你需要一个新的头脑,一个摆脱了时间的头脑,一个不再
按照距离或空间思考的头脑,一个没有地平线的头脑,一个没
有停泊地点或港口的头脑,你需要这样的一个头脑来处理不仅
是永恒的问题,而且也是存在当下的问题。
因此,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是否有可可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头
脑?不是逐渐地、不是去培养它,因为培养、发展、过程意味
着时间,它必须是即刻发生的;在无时间性的品质意义上而
言,现在这里必定存在着一种蜕变。生命就是死亡,死亡正等
候着你;就像你能与生命辩论那样,却无法与死亡辩论。所
以,有可能拥有这样的头脑吗?不是作为一种成就、作为一个
目的、不是作为一种可以被瞄准的事情、也不是要达成的某种
事情,因为这一切都意味着时间和空间。我们有一个非常方便
而又奢侈的理论,这就是有一个向前进、去达成、去成就和去
靠近真实的时间存在。这是一种虚妄的观念,完全是一种幻想
在这种意义上说,时间就是一种幻想。
述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某》
316
10 月 20 日
积极而宁静
要去发现新的头脑,不仅让我们去了解陈旧的头脑的反应
是必要的,而且让陈旧的头脑宁静下来也是必要的。陈旧的头
脑必须是积极而宁静的。你听懂了我说的话吗?瞧,先生!如
果你能直接发现自己—不是别人说的一如果存在着一种实
在,如果存在着上帝这样一种东西一上帝这个词不是事实
一一在一种不是反对上帝就是赞成上帝的传统中、在一种文
化、一种环境的影响和宣传下,通过好几个世纪的社会主张,
培养了你的陈旧的大脑,它必须宁静下来。因为,要不然它就
只是投射自己的想象、自已概念、自己的价值观而已。然而,
那些价值观、那些概念、那些信仰是你被教导的结果,或者是
对你被教导的反动的结果;因此你无意识地说,这就是我的
经验!
因此,你必须对经验的正确性提出质疑—一你自己的经验
或者别人的经验;无所谓这是谁的经验。于是通过质疑、询
问、提问、要求、察看、关注地倾听,陈旧的大脑的反应就会
宁静下来。但是,大脑并不是睡着了;它是非常积极的,而又
是宁静的。它通过观祭、调查,已经变得宁静了。而要调查、
要观察,你必须要有光;这个光就是你持续的警觉。
选自《克里带那精提著作集》
319
10 月 21 日
有一种宁静存在
我希望你会倾听,而且不是用你已知的记忆来倾听,不过
这很难做。你倾听某种东西,而你的头脑即刻会用它的知识、
它的各种结论、它的各种看法、它过去的种种记忆来反应。它
倾听并寻求着对未来的认识。只要去观察自己正在怎样倾听,
你就会看到这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你不是用一种结论、知识、
特定的记忆、经验来倾听,就是想要一个答案,并且你毫无耐
心。你想要知道关于这一切是什么、关于生命这一切是什么、
生命其特殊的复杂性又是什么。你实际上根本没有在倾听。只
有当头脑宁静了、当头脑不即刻地反应、在你的反应和说话之
间有了一个间隔时,这时你才能够倾听。此时在这个间隔中,
存在着一种安静,存在着一种宁静,唯独在这个宁静中存在着
一种理解,它不是理性的认识。
如果在所说的话和你对所说的话的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隙,
那么就在这个间隔中,无论你是否无限期地延长了它,延长了
一段时间,或者几秒钟一在这个间隔中,如果你观察的话,
清晰度就会出现。这个间隔是新大脑的。即刻的反应是旧大脑
的,而引旧大脑在其自身的传统的、认同的、反应的、兽性的感
觉上来发挥作用。当其中存在着一个中止时、当反应被延缓
时、当存在着个间隔时,此时你将会发现新的大脑起作用
了,这也只有新的大脑而不是旧的大脑才能够了解的。
述自《克里希那精提著作集》
32 (
10 月 22 日
我们的责任
要蜕变这个世界,我们必须从自己开始;要从我们自己开
始最重要的就是目的。目的必须是了解我们自己,而不是让他
人去蜕变他们自己,或者通过不是左就是右的革命来稍作改
变。重要的是要了解,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你们的责任和我的
责任;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无论多么渺小,如果我们能蜕变
自己,在我们的日常生存中,产生一种根本不同的看法,那么
也许我们将会普遍地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层面上影响世界。
述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321
10 月 23 日
假如头脑被占据
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带来的变化都仍然是一样的。有
意识的改变意味着努力,而无意识的努力所带来的变化也是意
味着一种努力、一种斗争。只要还有斗争、冲突,那么改变只
是被迫的,并没有了解;因此这不是一种根本的改变。所以,
头脑有能力遇到变化这个问题吗?比如,贪得无厌的问题,不
用费力就能够看清贪得无厌的全部含义吗?因为,只要有任何
要改变贪得无厌的努力存在,那么你就无法完全看清它的全部
含义。当你的头脑不是带着无数个令人厌倦的昨天的记忆而重
新遇到问题时,真正的改变才可能发生。
显然,如果头脑是被占据的,你就不可能有一个新鲜的、
热情的头脑。只有当头脑看到自己被占据的这种真相,才能停
止被占据。如果你不投入全部的关注、如果一直在将听到的内
容解释成适合你的某种东西,或者将它解释成你自己的术语,
那么就无法看清真相。你必须要有一个新鲜的头脑来让某种新
事物出现,要是头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占据着,那么它就不
是新鲜的。
选自《克里希那猎提著作集》
322
10 月 24 日
知识不利于改变
这需要大量的洞察和探询。不要赞成我,而要去探究它,
要禅修,要扯开你的头脑去发现这一切的真实或者虚假。已知
的知识会产生变化吗?我必须要用知识来构建一座桥;但是,
我的头脑必须要知道它是朝着什么方向变化的吗?的确,如果
我知道头脑的状态将在什么时候会被改变,那么它就不再改变
了。这样的知识不利于改变,因为它成了满足的一种手段,只
要有一个在寻找着满足、回报、安全的中心,那就根本不会有
变化。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基于围绕这种报偿、处罚、成功、
获得这样的中心,不是吗?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一
切,如果它帮助我们获得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会改变;然而,
这样的改变根本不是改变。
所以,一个期望在根本上深人地处于一种改变状态、革命
状态的头脑必定是从已知中解脱了的。此时头脑会变得惊人的
寂静,只有这样的头脑才会经验到如此必要的、根本的蜕变。
选自《克里萧那稽提著作巢》
323
10 月 25 日
全然的空
为了在意识中发生全然的变化,我们必须拒绝分析和探
求,不再受任何的影响一这极其困难。头脑一看到虚假,就
将其完全地撇在一边,而不去了解什么是真实。如果你已经知
道什么是真实,那么你只是将你认为的虚假与你想象的真实进
行了交换;如果你知道你将得到什么回报的话,那其中就不存
在放弃。当你放下某种东西,而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时,这
才会有放弃。否定的状态是完全必要的。请仔细理解这一点,
因为,如果你已经走了这么远,那么你会看到在这种否定状态
中,你会发现什么是真实的;因为,否定是已知意识的空。毕
竟,意识是基于知识、经验、种族的遗传、记忆和人经验过的
各种东西。经验总是过去的,它在现在发挥作用,被现在修
改,并延续到未来。这一切都是意识,蕴涵了很多世纪的庞大
的仓库。我们只把它用在了机械式的生活上。拒绝这一切通过
长时期以来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是荒谬的。
然而,要产生意识上的变化、整个结构的革命,就必须要
有全然的空。而只有当有了发现,真切地看到什么是虚假时,
这种空才可能产生。如果你已经走得很远的话,那么就会看见
这个空本身在意识中会产生一种完全的革命:它已经发生了。
选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集》
324
10 月 26 日
故意的改变就是根本没变
正是在个体改变的行为中,集体肯定也会改变。个体和集
体不是相互对立的两样东西,尽管某种政治团体试图将他们一
分为二,并且迫使个体服从所谓的集体。
如果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开关于改变的整个问题,如何在个
体内在产生改变以及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那么也许在倾听的
行为中、在询问活动的参与中,就会发生一种并非是出于你的
意志的改变。对于我而言,一种故意的改变、一种强迫的、戒
律的、服从的改变根本就不是改变。压力、影响、一些新的发
明、宣传、恐惧、动机强迫你改变一这根本就没有改变。尽
管在理性上你或许很容易就赞同这一点,但是我向你保证,没
有目的地去彻底了解改变的真实本性,这才是不同凡响的。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集》
325
10 月 27 日
在思想领域之外
你已经改变了你的各种观念,改变了你的思想,但是思想
始终是受制约的。无论它是耶稣、佛陀、X、Y 还是 Z 的思
想,它仍然是思想,因此,一种思想能够反对另一种思想;而
在两种思想中存在对立和冲突,结果就是思想改良后的延续。
换言之,改变仍然在思想领域内,而思想领域内的改变根本就
不是改变。一种观念或一系列观念仅仅是被另一种观念所
替代。
看到这整个的过程后,是否有可能离开思想而在思想领域
之外发生改变吗?毫无疑问,一切意识,无论是过去的、现在
的,还是将来的,都是在思想领域内的;而在这个领域内已经
设定了头脑边界的任何改变,都不是真实的改变。一种根本的
改变只能发生在思想领域之外,不是在其内部,只有当头脑看
到限制、看到这个领域的边界,领悟到这个领域内的任何改变
就是根本没有改变时,它才能离开这个领域。这就是真正的
禅修。
速自《克里肃那移提著作巢》
326
10 月 28 日
真实的改变
改变只有从已知到未知才是可能的,而不是从已知到
已知。
请和我一起重新思考一下。在从已知到已知的改变中,存
在着权威、存在着一种生命的等级观念一你知道,而我不知
道。因此,我崇拜你,我创立了一种制度,我追随古鲁,我跟
随你,因为你正在给我想要知道的东西,你正在给我一种特别
的指导,它会产生结果、会成功、会有成果。成功是已知的,
我知道它就是会成功的。这就是我想要的。因此,我们就这样
从已知到已知地继续下去,其中权威必须存在一被认可的权
威,领袖、古鲁、等级的权威,这个人知道而别人不知道
而知道的这个人必须保证我成功,在我的努力中、改变中成
功,以至于我将会幸福,我将获得我想要的。这难道不是我们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的动机吗?请观察你自己的思想,你将会看
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你察看它时,这就是改变
了吗?改变、革命是某种从已知到未知的事物,其中不存在权
威,其中或许倒有完全的失败。但是,如果你被保证你会有所
成就、你会成功、你会幸福、你会长寿,那么就没有问题,然
后,你就会追求众所周知的行动路线,这就是你自己的存在始
终在事物的中心。
速自《克里帝那静提著作集》
327
10 月 29 日
一个人能够改变吗?
毫无疑问,一个人必须要问一问自己,一个人是否会有根
本的改变。我知道外在环境的变化;我们结婚、离婚、有孩
子;有死亡、更好的工作、新发明的压力等等。外在有一个巨
大的革命正在控制论和自动化领域中发生着。而一个人必须问
一问自己,是否根本上有彻底改变的可能,不是在与外在事物
的关系中,不是仅仅是一种重复或者一种改良后延续的变化,
而是-一种彻底的革命、一种头脑的整体改变。一个已经注意到
自己内在的人,当他领悟到,人实际上是不会改变的时候,他
会极其压抑,或者逃避自己。因此,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会
出现:有可能存在根本的改变吗?我们回到我们的年轻时代,
然后再回来。人根本上有没有改变呢?你根本上改变了吗?也
许在外围有一点改变,但是深人地、根本上你改变了吗?也许
我们不想改变,因为我们过得相当舒服…
我想要改变。我知道,我极其不幸福、压抑、丑陋、暴
力,除了仅仅作为动机的结果之外,还有某种偶尔闪光的东西
存在。我训练我做事的意志。我说我必须有所不同,我必须放
弃这个习惯、那个习惯;我必须有不同的想法;我必须用不同
的方式来行动;我必须多做这个、少做那个。一个人做了很大
的努力,而最终他仍然是徒有其表的、压抑的、丑陋的、残忍
的,毫无品质的感觉。因此,一个人便要问一问自己是否会有
根本的改变。…个人能够改变吗?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集》
32 于
10 月 30 日
没有动机的蜕变
我是如何蜕变的呢?我看到了真实一至少,我看到其中
的某种东西一一种变化、一种蜕变,它必须在一种层面上,
这是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头脑都无法达到的层面,因为作
为整体的我的意识是受制约的。因此,我要怎么办呢?我希望
我把问题解释清楚了?如果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那么我
的头脑,既是意识也是无意识的头脑,能从社会中摆脱出来
吗?一
社会就是一切教育、文化、规范、价值、标准。因
为,如果它没有摆脱出来,那么在受制约的状态中,无论产生
什么变化,仍然是有局限的,因此,根本就没有改变。
所以,我能否没有任何动机地观察吗?我的头脑能够没有
任何刺激、没有任何要改变或不要改变的动机而存在吗?因
为,任何动机都是一种特定文化反应的结果,是来自特定的背
景的。我的头脑能否摆脱我在其中长大的、这种特定的文化
呢?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头脑没有从养育和
教育它的文化中摆脱出来,可以确信个体永远不可能有和平,
也永远不可能有自由。他的神灵们、他的各种神话、他的各种
符号和他的一切努力都有局限,因为它们仍处于受制约的头脑
的领域内。在这个受局限的领域里,无论他做出多少努力,或
没有做出努力,在这句话的最深刻的意义上而言,的确是没有
用的。这座监狱或许装饰得比较好一明亮、有更多的窗户、
更好的食物一不过,它仍然是一座特定文化的监狱。
述自《克里希那穆提着作巢》
329
10 月 31 日
一种心理的革命
是否有可能让思想者和思想、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合而为
一呢?如果你仅仅对这个问题看了一眼,肤浅地要我解释这个
或那个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将永远不会找到答案。毫无疑问,
这是你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我的问题;你没有在此发现我是怎
样看待这个问题或者世界上的问题的。这种不停的内在的战争
是如此地具有破坏性、如此地堕落一它就是你的问题,难道
不是吗?这也是如何在你自己里面产生一种根本改变的问题,
并不是满足于政治、经济和各种不同官僚的表面革命的问题。
你不要设法了解我或者我观察生活的方式,你要了解你自己,
以及这些你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我们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这就是我们谈话中所做的事,我们也许能互相帮助,能更加清
晰地观察它们,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但是,仅仅在语言层面上
清晰地看到还不够,这不会导致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改变。
我们必须超越语言,超越一切符号和它们的各种感觉…
我们必须把所有这些东西放在一边来面对核心问题一一怎
样解决这个“我”,它是用时间粘合的,其中没有爱,没有慈
悲。只有当头脑没有把自己作为思想者和思想分开时,它才有
可能超越。一旦思想者和思想是一体了,只有此时才会有宁
静,在宁静中不会产生想象,或者不会期待更多的体验。在这
个宁静中,不存在正在经验的经验者,只有此时才会存在一种
具有创造力的心理革命。
选自《克里希那猎提著作果
JIDDU KRISHNAMURTI 十一月
■生活一个人要是不把重要性赋予在自我身上,那么他会生活得非常快乐,
■死亡如果你知道怎样全然地生活,你还会害怕死亡吗?
■新生你对不朽的寻求只是欲望的另一种形式,是为反抗生命和智慧所作
的自卫反应
■爱当头脑处于非常宁静、无私、非自我中心时,爱才会来临.
333
11 月 1 日
打破习惯
让我们去认识一下怎样来了解形成习惯和打破习惯这整个
过程。我们可以以吸烟为例,你也可以把它换成自己的习惯、
自己特定的问题,直接拿你的问题来做实验,就像我用吸烟这
个问题来做实验一样。当我想要放弃它时,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就成了一个问题;只要我对它满意,就没有问题。要是我不
得不对一种特定的习惯采取措施,要是习惯成了一种干扰,这
就有问题了。吸烟已经产生了一种干扰,所以我想要摆脱它。
我想要停止吸烟,我想摆脱它,把它放在一边,所以我对吸烟
采取的是一种抵抗或者谴责的方式。这也就是说,我不想吸
烟,所以我的方法要么压抑它、谴责它,要么寻找一个替代品
来代替它一以咀嚼来替代吸烟。现在我能否看着问题而不去
谴责、辩护或压抑吗?我能否不带有任何拒绝的感觉来看着我
吸烟吗?
现在,就像我说的那样去试验一下,你将会看到不拒绝或
不接受有多么的难。因为我]整个的传统、整个的背景正在驱
策着我们去拒绝或维护,远远胜于对它的好奇心。要是不去被
动地观照的话,头脑始终会拿问题开刀。
选自《克里希那穑提菁作某》
334
11 月 2 日
一天过四季
难道一种持续更新、新生的状态存在,这不是最基本的
吗?如果现在背负着昨天的经验,就不可能有更新。更新不是
出生和死亡的行为;它超越这对立的两者;只有摆脱了记忆的
积累才会带来新生,而没有弄懂的事情就留在了现在。
只有头脑不比较、不判断了,才可能了解现在;没有了解
就要去改变它或者谴责它,这就延续了过去。只有在理解了现
在之镜中的过去的、没有歪曲之映象,才会有更新…
如果你曾经体验过一个完全彻底的经验,难道你就没有发
现在它后面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吗?只有不完全的经验才会留下
痕迹,让自我认同的记忆得以延续。我们把现在作为一种达到
终点的手段来考虑,因此现在失去了其重大的意义。现在就是
永恒。然而,一个组装、装配起来的头脑如何能了解非装配
的、超越一切价值的永恒呢?
当每一个经验出现时,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体验它,广泛而
深入地思考它、感觉它;觉知其中的痛苦和快乐、你的判断和
认同。只有经验完全了,才会有一种更新。我们必须能够在一
天中穿透四季;要非常敏感地去觉知、去经验、去了解,并摆
脱每天的聚集。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菜》
335
11 月 3 日
无名的创造力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这点吗?我们都想成为有名的作家、诗
人、政治家、歌星,或者你获得渴望的名望。为什么呢?因为
我们实在不喜欢我们正在做的事,如果你爱唱歌、或者爱绘
画、或者爱写诗一如果你真的热爱它—你不会关心你是否
会成名。想要成名是华而不实、琐碎无聊、愚蠢乏味的,是毫
无意义的;但是,因为我们并不爱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所以
我们想要用名声来丰富自己。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腐朽的,因为
它教我们热爱成功而不是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结果已经成了
比行动更为重要了。
你知道,你最好不要锋芒毕露,而要隐姓埋名,去爱你手
头正在做的事而不要去丢人现眼;最好是行善而不求名。不要
使你出名,不把你的照片登在报纸上。政治家们也不会来敲你
的门。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地生活着而具有创造力的人,而其
中却蕴藏着丰富和优美。
述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36
11 月 4 日
空洞的技术
你无法把创造力与技术上的成就调和在一起。你或许喜欢
弹钢琴,却不喜欢创作;你或许钢琴弹得极其华美亮丽,却不
是一个音乐家;你或许能把握色彩,极其灵巧地在画布上运用
色彩,却不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画家;你可以画出一张脸、一
块石头的画像,因为你已经学会了这种技巧,却不是一个高明
的创作者。创造是首要的,而不是技术—一如何建造一栋房
子、如何建造一座桥、如何组装一辆汽车、如何用一种方法来
教育我们的孩子一我们已经学会了这所有的技术,但是我们
的心灵和头脑是空虚的。我们是头等机器,我们知道如何操作
得最漂亮,但是我们并不热爱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你或许是一
位很好的工程师,你或许是一位钢琴家,你或许可以文风极佳
地用英语或马拉地语或者无论什么语言进行写作,但是创造力
并不是用技巧可以发现的。如果你要说话,你就要创造你自己
的风格;然而,当你没有什么要说的时候,即使你有再美的风
格,你所写的也只不过是陈词滥调、一种老调新词的重复…
因此,我们追逐歌手而失去了歌唱;我们向歌手学习唱歌
的技巧,却没有了歌唱;我说歌唱才是本质,歌唱的快乐才是
实质。要是有这种快乐,那么技巧无处可立,你会发明自己的
技巧,而没有必要学习什么发声法或者什么风格。当你拥有时
就会领会,而这种对美的领会恰恰是一种艺术。
选自《克里带哪穆提著作巢》
337
11 月 5 日
知道什么时候不合作
除非了解自己头脑的运作,否则政治、社会和宗教的改革
家们只会造成人们更多的悲哀。在对头脑整个过程的了解本身
蕴涵着一个根本的、内在的革命,从这个内在的革命中才会触
发真实的合作行动,但这并不是与一种模式、与权威、与某个
“知”者的合作行动。此时,因为有了这个内在的革命,你就
会知道如何合作,也会知道何时不合作,这点的确非常重要,
也许更为重要。我们现在与任何提出改良、改革的人合作只会
延长冲突和痛苦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合作的精神
是伴随着对头脑的全过程的了解才会产生的,并且在其中摆脱
自我,那么这才会有一种创造新的文明的可能性,一个没有贪
婪、没有嫉妒、没有比较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这不是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而是头脑不断地探求和追求
的实际状态,这才是真实的、受祝福的。
选自《克里带那穆提著作桌》
338
11 月 6 日
为什么会有犯罪行为存在
你知道,要么存在着社会模式内部的反抗,要么就是社会
外部的彻底的革命。社会外部的彻底的革命就是我称之为宗教
的革命。任何非宗教的革命是社会内部的,因此根本不是革
命,而只是对陈旧模式进行小修小补的延续。我相信,全世界
正在发生的是社会内部的反抗,这种反抗通常会以所谓的犯罪
形式出现。只要我们的教育仅仅关注于川练年轻人来适应社会
一这就是得到一份工作、赚钱、要获得、要拥有得更多、要
顺从,那么肯定就会存在这样的反抗形式。
这就是我们到处正在进行的所谓的教育一教育年轻人要
在宗教上、道德上、经济上顺应环境,所以他们的反抗自然毫
无意义,除此之外,就必须压抑、改过或控制。这样的反抗仍
然是在社会的框架内进行的,所以根本毫无创造力。不过,通
过正确的教育,帮助头脑摆脱一切制约,我们或许可能有一种
截然不同的领悟一这就是要鼓励年轻人去觉知制约头脑的、
并使头脑顺从的各种影响力。
速自《克里带那普梗著作集》
339
11 月 7 日
生活的目的
有很多人会给你生活的目的;他们会告诉你宗教典籍中所
说的那些东西。聪明人将会继续发明生活的目的。政治团体会
有一个目的,宗教团体会有另外一个目的等等。因此,在你自
己一团糟的时候,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我混乱的时候,我
要问你这个问题:“什么是生活的目的?”因为我希望通过这种
混乱来找到一个答案。在我混乱的时候,我如何能找到一个真
实的答案呢?你知道吗?如果我是混乱的,我能得到的也只能
是混乱的答案;如果我的头脑是混乱的、如果我的头脑是不安
的、如果我的头脑不是美丽的、安静的,那么无论我获得什么
答案,都要通过这个混乱、焦虑、恐惧的屏障才能获得;因
此,这个答案也将是扭曲颠倒的。所以,重要的并不是问,
“生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而是要清除你内在的混乱。就
像一个盲人问:“什么是光?”,如果我告诉他什么是光,他将
会按照他的盲目、按照他的黑暗来倾听;但是,假如他能看
见,那么他永远不会问:“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因为,光就
在那里。
同样地,如果你能清楚你自己内在的混乱,那么你将会发
现什么是生活的目的;你将不会问,也不必去寻找它;你所必
须做的一切就是,要从这些产生混乱的因素中摆脱出来。
选自《克里帝那移提菁作集》
34 C
11 月 8 日
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难道没有野心、只是按你的样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
能的吗?如果你开始去了解你是什么,并不去改变它,那么你
就经历了一种蜕变。我认为,一个人完全能够默默无闻地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不为人所知、没有名望、没有野心和冷酷。一
个人要是不把重要性赋予在自我身上,那么他会生活得非常快
乐;这也是正确教育的一部分。
全世界都在崇拜成功,你会听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故事:
一个穷孩子在晚上如何用功学习而最终成了一名法官,或者他
开始是如何卖报纸,最终成了一个千万富翁。你从成功的赞扬
中得到满足。随着大获成功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的悲哀;我们
大多数人都陷入想要获得成就的欲望中,而成功对我们而言,
远比对悲哀的了解和解决重要得多。
选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41
11 月 9 日
只能活一个小时
假如你只能活一个小时,你会怎么办呢?难道你不会去安
排外在必要的事情、你的私事、遗嘱等等?难道你不会把你的
家人和朋友们召集到一起,因为你以前或许曾经伤害过他们,
所以请求他门的宽恕,而你也对他们曾经伤害过你的行为予以
宽恕吗?难道你对头脑的事情、对各种欲望和对这个世界还没
有完全地死去吗?
如果能在一个小时内这么做,那么也能在剩下的几天和几
年里这么做…试试看,你将会有所发现。
选自《生◆的注释 I》
342
11 月 0 日
每天死
什么是年龄?是否就是你活过的岁月呢?这是年龄的一部
分;你出生于某年,而现在你已经十五岁、四十岁,或六十岁
了。你的身体衰老了一一同样,承担了所有的经验、记忆和生
活中疲劳的头脑也衰老了;这样的头脑永远不可能发现什么是
真实。只有一个年轻、新鲜和天真的头脑才能发现真实;不
过,天真并不是年龄的问题。不仅小孩是天真的一也许不是
而且能去经验而不积累经验残渣的头脑也是天真的。头脑
必须经验,这是不可避免的。它必须对一切有所反应一一对河
流、对生病的动物、对正在被抬去火葬的死人、对那些沿路荷
担的贫穷的村民、对生活的磨难和痛苦—否则,它就已经死
了。但是他必须能够不执著经验地反应。使头脑衰老的是传
统、经验的积累、记忆的残渣。
如果每天都在对昨天的记忆、过去所有的快乐和悲哀死去
一这样的头脑才是新鲜的、天真的,它没有年龄;如果没有
这种天真,那么无论你十岁还是六十岁,都无法找到上帝。
述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43
11 月 11 日
感觉死亡的状态
我们害怕死亡。要结束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必须与死亡接
触,不是与由思想创造出来的死亡的图像接触,而是我们必须
真实地去感受这种状态,否则就不会停止恐惧,因为死亡一词
制造出了恐惧,我们甚至都不想谈论它。在健康正常的情况
下,我们具有清晰的推理、客观的思考、观察的能力,那么能
否完全地与事实相接触呢?有机体经过使用和生病最终就会死
去。如果我们是健康的,我们就会寻找死亡的意义是什么。这
不是一种病态的欲望,因为或许通过死亡,我们将会了解生
活。像现在的生活是折磨人的、不停的混乱、矛盾,所以会有
冲突、痛苦和困惑。每天去办公室,重复着快乐,带着随之而
来的痛苦、焦虑、摸索、不确定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活。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们接受了它,并随之变老而
死去。
如果要去发现什么是生活,也要去发现什么是死亡,那么
一个人就必须与死亡接触;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结束他每天
已知的一切。…个人必须终止他已经建构的自己、自己的家庭
和人际关系的图像,终止他通过快乐、人际关系、社会、万物
而建构的图像。这就是当死亡来临时所要发生的事。
选自《克里帚那移提菁作巢》
344
11 月 12 日
恐惧死亡
为什么你害怕死亡呢?或许是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怎样生活
呢?如果你知道怎样全然地生活,你还会害怕死亡吗?如果你
热爱树木、日落、小鸟、落叶;如果你觉知到流泪的男人们和
女人们,觉知到穷人,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觉到爱,那么你还会
害怕死亡吗?你会吗?不要听我的劝说。让我们一起好好想
一想。
你生活得并不快乐,也不幸福,对一切极不敏感;难道这
就是为什么你要问当你死后会怎么样的问题吗?生活对你而言
是悲哀的,因此你对死亡才这么感兴趣。你觉得或许死后会有
幸福。但是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否你想探究它。
毕竟恐惧是在这一切问题的底部一对死亡的恐惧、对生
活的恐惧、对痛苦的恐惧。如果你无法了解引起恐惧的原因而
要摆脱恐惧,那么无论你活着还是死去都根本没什么关系。
速自《未来的生活》
345
11 月 13 日
我就是害怕
现在我要询问的是如何从已知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也就是
从对失去我的家庭、我的荣誉、我的性格、我的银行存款、我
的爱好等诸如此类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你或许会说,恐惧来自
良知;但是你的良知是由你的制约构成的,所以良知仍然是已
知的结果。我知道什么呢?知识就是具有观念、具有对事情的
评价、在与已知的关系中具有一种持续的感觉,而别无其他。
这里有一种对疼痛的恐惧。生理的疼痛是一种神经的反
应,但是当我执著于那些给我满足的东西时,心理的疼痛就会
出现,因为此时我担心有人或有某种事把这些东西从我这里拿
走。心理的积累可以防止心理的疼痛,只要它们不被干忧。这
就是说,我有一大捆防止任何严重形式干扰的积累、经验一一
我不想受到干扰。因此,我担心任何来打搅它们的人。所以,
我的恐惧是已知的,我为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积累而担心,因
为这是我把它们当作避开痛苦或防止悲伤的手段而收集的…
知识也能有助于防止生理上的疼痛。由于药物知识有助于防止
生理上的疼痛,因此信仰也有助于防止心理上的疼痛,这就是
为什么我害怕失去我的信仰,尽管我对这样的信仰的真实性没
有完整的知识或者具体的证据。
述自《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346
11 月 4 日
只有死亡才能更新自己
当我们谈到精神实体时,我们的意思显然不是指头脑领域
内的东西。那么,这个“我”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实体吗?如果
它是一种精神实体,那么它必然是超越一切时间的,因此就无
法再生或继续。思想无法思考它,因为思想是从时间的量度标
准内产生的,思想来自昨天,思想是一种持续的运动、过去的
反应;所以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产物。如果思想能思考这
个“我”,那么它就是时间的一部分;因此,“我”并没有摆脱
时间,所以它也不属于精神的一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
个“我”、这个“你”只是一种思想的过程;而你想知道离开
身体而继续着的思想过程是否可以再次出生、是否可以以身体
的形式再度转生。
现在再深入一点,这种持续一它究竟能否发现超越时间
和度量标准的真实。这个“我”,即思想过程的实体一它究
竟能否是新的?如果不能,那么就会有一个思想的终点。任何
东西不是都继续着固有的毁灭性吗?凡是可持续的东西自身从
来无法更新。只要思想通过记忆、欲望、经验持续着,那它就
无法更新自己;因此,凡是持续着的东西就无法知道真实。你
可以重生一干次,但是你永远无法知道真实,因为只有这个东
西死去,到了终点,才能更新自己。
选自《克里带那穆提著作菜》
347
11 月 15 日
毫不争辩地去死
你是否知道与死亡接触、毫不争辩地去死的意思吗?因为
死亡,当它来临时,它不会与你辩论。如果要与它相遇,你必
须每天对每一件事死去:对你的苦恼、对你的孤独、你执著的
关系死去;你必须对你的思想、对你的习惯、对你的妻子死
去,以至于你才能重新看你的妻子;你必须对你的社会死去,
以至于你作为一个人才能是崭新的、新鲜的和年轻的,你才能
看它。但如果你不每天死去,那就无法遇到死亡。这也就是
说,只有当你死时,爱才会存在。一个胆战心惊的头脑没有爱
它有各种习惯、它有同情心、它能强迫自己行善和表面上
的体贴关爱。但是恐惧滋生悲伤,悲伤就像思想一样属于
时间。
因此,要结束悲伤就要在活着的时候与死亡接触,对你的
名字、你的房子、你的财产、你的事业死去,这样你就是新鲜
的、年轻的、清晰的,你才能没有任何歪曲地看清事物的原来
面貌。这就是当你死去的时候将会发生的事。但是,我们有一
种肉体上有局限的死亡。我们非常逻辑而明智地知道生物体会
有一个结束,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每天烦恼、每天感觉迟钝、
每天增加问题和愚蠢的生活;我们想继续的这个生命,也就是
我们所谓的“灵魂”一我们说它是最神圣的东西,是神的一
部分,它却仍然是你思想的一部分,因此它与神毫无关系。它
只是你的生命!
因此,一个人必须每天生活着并死去一死去,因为此时
你才真正碰触到生命。
述自《克里希那营提著作果》
348
11 月 16 日
在死亡中不朽
毫无疑问,最终会有更新,难道没有吗?只有在死亡中,
一种新的事物才会产生。我不是在安慰你。这不是要被相信、
或者被思考、或者在理性上被检查和接受的事情,因为你会把
它变成另一种安慰,就像你现在相信转生或在来世还会继续等
等。但是,事实的真相是持续的东西并没有新生、没有更新。
因此,在每天的死亡中会有更新和新生。这就是不朽。在死亡
中存在着不朽一不是你害怕的那个死亡,而是先前的结论、
记忆、经验的死亡,是你把它们当作“我”来认同的死亡。在
“我”每分钟死去的时刻就存在着永远、存在着不朽、存在着
一种被体验而不是被思索和讲授的东西,就像你说关于转世和
诸如此类的一切…
当你不再害怕时,因为每一分钟就是一个结束,因此也就
是一种更新,此时你是向未知敞开的。实在是未知的,死亡也
是未知的。但是,因为我们将在来世持续以及诸如此类荒谬的
一切,就说死亡是美丽的,说它多么不可思议,这就不真实。
真实就是按死亡的样子看清死亡一一种结束;在结束中,存
在着更新、一种再生,而不是一种持续。因为那种持续是腐朽
的;而这种自身具有更新力量的才是永恒的。
速自《克里清那普提著作集》
349
11 月 7 日
转世本质上是自我本位的
你想要我给你一种保证,你会有另一生,但是其中并没有
幸福或智慧。通过转世来寻求不朽,本质上是自我本位的,因
此是不真实的。你对不朽的寻求只是欲望的另一种形式,是为
反抗生命和智慧所作的不断的自卫反应。这样的一种渴望只会
引向幻觉。所以,关键不是有没有转生,而是要领悟到现在的
完全满足。只有当你的头脑和心灵不再保护自己而反抗生命
时,你才能这么做。
头脑在自卫方面是狡猾的、微妙的,它必须洞悉自己自我
保护的幻觉本性。这意味着你必须完全重新思考和行动,你必
须把自己从环境强加在你身上的虚假价值的窠臼中解脱出来。
这必须要有彻底的裸露。这样才会存在不朽和实在。
述自《克里带那普提着作集》
350
11 月 18 日
什么是转世
让我们来看一看你说的转世是什么意思一一它的真相,它
不是你愿意相信的那样,也不是某人告诉你的那样,或者你的
老师对你说过的那样。毫无疑问,这是解脱的真实,不是你自
己的结论、你自己的看法…当你说,“我将要再次出生”,你
必须知道这个“我”是什么…这个“我”是不是一个精神实
体,这个“我”是不是某种持续的东西,这个“我”是不是某
种不依赖记忆、经验和知识的东西呢?
这个“我”要么是一种精神实体,要么只是一种思想的过
程;要么是某种超越时间的东西,即我们所谓精神的、不在时
间领域里衡量的东西,要么就是在时间领域内、记忆和思想领
域内的东西。它不可能是别的东西。让我们来查看一下它是不
是超越时间度量的。我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一切。让我们来查看
一下这个“我”是否本质上是某种精神的东西。现在我们所指
的“精神”不是指某种不能被制约的东西、某种不是人的头脑
投射的东西、不是思想领域内的东西和不会死的东西,是吗?
当我们谈论精神实体时,我们的意思显然是指某种不属于头脑
领域内的东西。现在,这个“我”是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实体
呢?如果它是一种精神实体,它必然超越一切时间;因此,它
无法再生或持续…这种持续永远无法更新自已。只要思想是
通过记忆、欲望、经验来持续的,那么它就永远无法更新自
己;因此,凡是持续的东西就无法知道真实。
迷自《克里希那精提著作桌》
351
11 月 19 日
有灵魂这样的东西存在吗
所以要了解死亡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摆脱恐惧,恐惧发明
了各种来世、不朽或者转世的理论。因此我们说,那些东方人
说,存在着转世、再生、一种不断地更新的、一直在持续着的
灵魂,所谓的灵魂。现在请大家仔细地听下去。
有这样的东西存在吗?我们愿意认为有这样一种东西存
在,因为它让我们感到高兴,因为这就是我们设计的超越思
想、语言、超越的东西;它是永久的、精神的东西,它永远不
会死,所以思想执著于它。但是,是否有灵魂这样的东西存
在?它是某种超越时间、超越思想、不是由人发明的、超越人
的本性的、不是由狡猾的头脑将它组合在一起的东西。因为,
头脑看到生活中有这么大的不确定、混乱和无常一空无,你
与你的妻子、你的丈夫、你的工作的关系一无常,所以头脑
发明了一种永久的东西,即所谓灵魂这种东西。但是由于头脑
能思考它,思想也能思考它;由于思想能思考它,所以它自然
还是在时间领域内。如果我能思考某种东西,它就是我思想的
一部分。我的思想就是时间、经验、知识的结果。所以,灵魂
仍然是时间领域内…
因此,一个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生的灵魂持续的观念是
毫无意义的,因为它是胆战心惊的头脑、渴望的头脑、通过永
久来寻找延续的头脑、想要确定的头脑的发明,因为其中存在
着希望。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集》
352
11 月 20 日
业 (Karma)是什么意思
业意味着原因和结果,不是吗?一行为基于原因,产生
一个特定的结果;出于制约的行为更进一步助长结果的产生。
因此业意味着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不是静止的,是不是
固定的呢?结果不也成了原因吗?所以没有固定的原因或固定
的结果。今天是昨天的结果,不是吗?今天是按年代顺序上昨
天的结果,也是心理上昨天的结果;今天是明天的原因,因此
原因就是结果,结果成了原因一它是一种连续的运动…不
存在固定的原因或者固定的结果。
如果有一种固定的原因和固定的结果,那么就存在着专门
化;而专门化不是死亡吗?任何东西一旦专门化显然会有一个
尽头。人类的伟大就是在于他无法专门化。他可以在技术上专
门化,但是在结构上他无法专门化。橡树果的种子是专门化的
—除了存在本身如此外,它无法是任何东西。但是人类不会
完全结束,存在着不断更新的可能性,因为他不受专门化的局
限。只要我们把原因、背景、制约当作与结果不相关的东西,
那么在思想和背景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因此,问题的复杂远
远超过是否相信转世,因为问题是如何行动,不是你是否相信
转世或者相信业。这是毫不相干的。
选自《克里带那稽提著作巢》
353
11 月 21 日
基于观念的行动
究竟行动是否会使我们从这个因果之链中解脱出来呢?我
在过去曾经做过某件事,我有过体验,这显然制约着我今天的
反应;而今天的反应制约着明天。这就是业、因果的全部过
程;显然,尽管它或许会暂时给予快乐,但是这样的因果的过
程最终会导致痛苦。
这正是问题真正的关键所在:思想能够自由吗?自由的思
想或行为不会产生痛苦,不会产生制约。这就是整个问题的要
点。因此,有可能存在与过去无关的行动吗?有可能存在不是
基于观念的行动吗?观念是改良形式的昨天的延续,这种延续
将会制约明天,这就意味着基于观念的行动永远不可能是自由
的。只要行动基于观念,这将必然产生更多的冲突。有可能存
在与过去无关的行动吗?有可能不背负昨天的经验和知识的重
荷来行动吗?只要行动是来自过去,那么永远不可能是自由
的,而只有在自由中,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所发生的事情
就是当头脑不自由时,它就无法行动,它只能反应,反应是我
们行动的基础。我们的行动并不是行动,而仅仅只是反应的延
续,因为它是记忆、经验、昨天的反应的结果。因此,问题就
是头脑能否摆脱自身的制约呢?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果》
354
11 月 22 日
爱并不是快乐
没有对快乐的了解,你绝不可能了解爱。爱并不是快乐,
爱是截然不同的一回事。要了解快乐,依我说,你必须去学习
它。目前,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对每个人而言,性是一个问
题。为什么呢?请好好地听下去。因为你无法解决它,你就逃
避它。出家人通过立誓过独身生活,通过拒绝来逃避它。请看
清楚这样的头脑发生了什么,通过拒绝某种你整个结构的一部
分—腺等等一通过压抑它,你使得自己了无生趣,而在自
己的内在却有一种不停的战斗在继续着。
就像我们正在谈论的那样,我们显然只有两种接触问题的
方式:不是压抑它,就是逃避它。压抑实际上与逃避是一回
事,我们有一个极其复杂的、理性的、情感的、完整的逃避网
络一平常每天的活动。这里有各种不同的我们目前还不会实
施的逃避形式。但是我们存在着这个问题。出家人以一种形式
来逃避,但是他没有解决它;他用誓约来压抑它,而整个问题
却在他里面沸腾。他或许外面穿着简单的袍子,但这对他而言
也成了一种特别问题,就像它对于一个在家的人那样。那么,
你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述自《克里青那着提著作集》
355
11 月 23 日
爱不是被培养出来的
爱不是被培养出来的,爱无法被划分成神圣的和物质的,
它只是爱一不是指你爱许多人或一个人。还有一个荒唐的问
题:“你爱一切吗?”你知道,一朵芬芳的鲜花不在乎谁来闻
它,或者谁对它漠不关心。爱也是如此。爱不是一种记忆,爱
不是一件头脑的或者智力上的东西,但是,当这存在的全部问
题—诸如恐惧、贪婪、嫉妒、绝望和希望一已经被了解和
解决时,它就像慈悲那样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野心勃勃的
人无法爱;一个执著于自己的家庭的人没有爱。忌妒与爱也毫
不相关。当你说“我爱我的妻子”时,你其实并不是这个意
思,因为下一刻你就开始猜疑她了。
爱意味着极大的自由一不是随心所欲。唯有当头脑处于
非常宁静、无私、非自我中心时,爱才会来临。这些并不是理
想。如果你没有爱而去做你想做的事一在世上追随一切神,
进行一切社会活动,力图改革贫困、政治、著书写诗一一那么
你就是一个死人。没有爱,你的问题会无限地增加、增长。而
有了爱,去做你想做的事,这就没有风险,就不存在冲突。爱
就是美德的本质。一个不处于爱的状态的头脑根本不是一个具
有宗教性的头脑。只有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才能从各种问题中摆
脱出来,并且知道爱的美妙和真实。
选自《克里希那静提着作巢》
356
11 月 24 日
没有动机的爱
什么是没有动机的爱呢?是否有可能存在没有任何动机、
也没有为自己想从爱中获得回报的爱呢?也不因为爱没有回报
而有受伤的感觉一这样的爱存在吗?如果我对你友好,而你
却背过脸去,难道我没有受到伤害吗?是否受伤的感觉就是友
谊、慷慨、同情的结果?毫无疑问,只要我感觉到伤害,只要
存在着恐惧,只要我帮助你是希望你或许会帮助我—一这就是
所谓的服务一这就没有爱。
如果你了解这点,答案就在那里了。
选自《未来的生活》
357
11 月 25 日
爱是危险的
一个人没有爱怎么能生活,我们只能存在。而没有爱的存
在就是控制、混乱和痛苦一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正在制造的
东西。因为我的存在是不停地要求权力,所以我们为了存在
而组织起来,并且承认冲突的不可避免性。毫无疑问,当我们
有爱的时候,组织有它自己的位置、恰当的地位;但是没有
爱,组织成了一个噩梦,只是机械式的和有效率的,就像军
队: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基于的只是效率,我们必须拥有各种
军队一而军队的目的就是制造战争。即使在所谓的和平时
期,我们越有理智上的效率,我们也就变得越无情、越残忍、
越冷漠。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着混乱、为什么官僚会越
来越有权力、为什么政府正在变得越来越极权。我们必然要忍
受着这一切,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的大脑中,而不是在我们的
心灵中,因此爱不会存在。
爱是生活中最危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因为我们不想不确
定,因为我们不想要危险,所以我们就生活在头脑中。一个爱
着的人是危险的,我们不想要危险地活着;我们想要有效率地
活着,我们只想要在组织的框架里生活,因为我们认为组织将
会带来秩序与和平。然而,组织绝不会带来秩序与和平。只有
爱、善意、仁慈才能带来最终亦即是当下的秩序与和平。
述自《克里希那猪提菁作巢》
35 f
11 月 26 日
你的反应是什么
当你观察到那些带着沉重的包袱到市场中去的贫穷的妇
女,或者看到那些在泥中玩耍的农民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别的
可玩的,那些孩子将不会得到你所受的教育、没有固定的住
房、肮脏不堪、缺衣少食一当你观察到这一切,你的反应会
是什么呢?搞清楚你自己的反应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我
要告诉你我的反应是什么。
那些孩子们门连一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父母亲终日忙碌,
从来没有一天的休假,孩子们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被爱、被疼
爱;父母亲也从来不和他们坐在一起,给他]讲人间和天堂美
丽的故事。这是什么样的社会,竟然产生了这些状况一一这里
有大量的富人拥有他们想要的世上的一切,同时,还有这些一
无所有的孩子们?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呢?这又是如何形成的
呢?你可以革命,打破这个社会的模式,而就在打破它的同
时,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它又以另外的形式产生同样的事情
一那些人民代表们完全拥有乡间豪宅、特权、规则等等。这
已经发生在法国、俄罗斯的每一次革命之后。我们有没有可能
创造出一种没有这一切的腐败和痛苦的社会呢?只有当作为个
体的你和我从集体中脱离出来时,当我们摆脱了野心、懂得爱
的意义时,这样的社会才能被创造出来。这就是我瞬间的整个
反应。
进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59
11 月 27 日
慈悲不是一个词
无论通过什么手段,思想无法培养出慈悲。我不是在用慈
悲这个词来解释相反的事物,仇恨或者暴力的对立面。但是,
除非我们每一个人有深刻的慈悲感,否则我们相互之间将会变
得越来越残忍和野蛮。我们将拥有机械式的、电脑般的头脑,
它们只是被训川练成发挥各种特定的功能;我们将继续寻求身体
上和心理上的安全,而我们将错过这特别的深度和美丽,错过
生命的全部意义。
我不是说慈悲是一种可以获得的东西。慈悲不是一个只是
过去的词,而是某种积极的现在的事物;这是一个动词,不是
词、名称或名词,在动词和词之间有一种差别,动词是积极
的、现在的,相反,词始终是过去的,因此是静态的。你或许
可以赋予名称和词以生命力、活力,但是它与动词是不同的,
它是积极的、现在的…
慈悲不是情绪;不是这种模糊不清的同情或者移情。慈悲
不是这种你通过思想、戒律、控制、压抑能培养的东西,也不
是通过行善、礼貌、温文尔雅等诸如此类行为能培养的东西。
唯有当思想在其根部停止了,慈悲才能产生。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巢》
36 (
11 月 28 日
慈悲和善良
这种善良的感觉、这种我们上次相遇时所谈及的具有生命
的神圣感的慈悲一这种感觉能否通过强迫的方式产生呢?毫
无疑问,当用任何强迫的方式、宣传或说教时,就没有慈悲,
当仅仅是通过看到以人类仍然保持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变成机
器的方式来对付科技的挑战的必要性,这才带来了改变时,这
也没有慈悲。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没有任何原因的改变。有原
因的改变不是慈悲;它仅仅是一种商品。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我改变了,那它如何影响社会呢?
或者,是否我对此根本就不关心呢?因为绝大多数人对我们正
在讨论的事情并不感兴趣一假如你是出于好奇心或者某种冲
动来聆听的,或者当耳旁风那样掠过,那么你也不会感兴趣。
机器正在如此迅猛地发展,大部分人只是被推着前进,无法带
着丰富的爱、慈悲和深刻的思想与生命相会。如果我改变了,
那么它如何影响社会,也就是我与你的关系呢?社会不是某种
特别神话式的实体;它就是我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中
的两个或者三个人改变了,那么如何来影响世界的其余部分
呢?或者有没有一种影响人的整个头脑的方法存在呢?
这就是说,是否有一个由改变了的个体来触及人类无意识
的方法存在吗?
速自《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
361
11 月 29 日
传递慈悲
如果我关心慈悲、关心爱、某种神圣而真实的感觉,那么
如何传递这种感觉?请好好理解这点。如果我通过麦克风、通
过宣传机器来传播,由此来使另外一个人信服,那么他的心仍
然是空祠的。思想意识之火会发挥作用,但他仅仅是在重复,
就像你们都在重复的那样,诸如我们必须行善、积德、自由
一那些政治家们和诸如此类的人所胡说八道的那样。因此,
要看清楚任何形式的强迫,无论多么精致,都不会产生善良和
慈悲这样的优美、这样的花开,那么个人要做的是什么呢?
在一个具有慈悲心的人和一个头脑扎根于集体、传统的人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在实际上而不是在理论上来发
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适应环境绝不可能在善良中开花。必须要有自由,只有当
你了解了妒忌、贪婪、野心和对权力的欲望的全部问题时,自
由才会来临。让所谓人格这种特别的东西开花就是从这些欲望
中摆脱出来。这样的一个人才会有慈悲,知道爱是什么一不
是一个仅仅重复许多行善积德的话的人。
因此善良之花开不在社会内部,因为社会本身已经腐烂
了。只有了解了社会的全部结构和过程,并且从中把自身解脱
出来的人才具有人格,他单独就能在善良中开花。
远自《克里希那穆提菁作果》
362
11 月 30 日
空手达到它
只要心灵没有被头脑的一些狡猾的东西塞满,慈悲的来临
并不难。正是头脑带着它的要求和恐惧、它的执著和拒绝、它
的决断和欲望摧毁了爱。要让这一切简单起来有多么困难!
你并不需要一些哲学和教条才变得柔和和善意。国家的高
效和权力将会组织起来给人们提供吃、穿、住和医疗保健。这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产品快速地增长;这是一个善于组织的政府
和一个平衡的社会的功能。但是组织并不会热心地给予慷概。
慷慨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源头,一个超越一切衡量标准的源
头。野心和妒忌就像火在燃烧那样确定无疑地在毁灭着它。这
个源头必须被接触到,但是一个人必须是空手来到它的面前,
没有祈祷,没有牺牲。书本无法教你、任何古鲁也无法将你领
到这个源头。
尽管美德是必要的,但是这个源头无法通过美德的培养来
达到,也不是通过才能和服从来达到的。当头脑是平静的,没
有任何活动时,它就在那里。平静就是没有动机、没有更多的
欲望。
遂自《生◆的注 #I 》
JIDDU KRISHNAMURTI 十二月
■单独只有全然单独的人才是天真的:
■宗教头脑只有通过有力行动、通过自力更生才能获得自由.
丽上帝
一个信仰上帝的人永远都无法找到上帝。
■神修在禅修中,不可能有思想者.
365
12 月 1 日
单独之美
我不知道你是否曾感到过孤独;当你突然领悟到你与任何
人都没有关系时一不是一种智力上的领悟而是一种实际的领
悟…而且你完全与世隔绝。思想和情感的每一种形式都被闭
塞了,你无处求助,也没有能求助的人;神灵们、天使们都已
经乘云远去,当云散开时,他们也消散了;你完全是孤独的
在此我不想用单独这个词。
单独具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单独具有美。单独意味着某种
截然不同的东西。你必须是单独的。当一个人把自己从贪婪、
妒忌、野心、傲慢、成就、地位的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时一
当他把自己从那些东西中解脱出来时,那么他完全是单独的。
这完全是不同的一回事。于是这里就存在着优美和非凡的能量
的感觉。
速自《克里希环稽提著作巢》
366
1 但月 2 日
单独不是孤独
尽管我们都是人类,我们却通过民族主义、通过种族、社
会等级制度和阶级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邻居之间砌起了围墙
一这又引起了隔绝和孤独。
一个陷于孤独和隔绝状态下的头脑是绝不可能了解什么是
宗教的。它能够相信,它能够有某种理论、概念、公式,它能
够设法把自己认同于它称之为上帝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
宗教与任何信仰、任何牧师、任何教会或所谓神圣的书都毫无
关系。只有当我们开始了解美是什么时,具有宗教性的头脑状
态才能被了解;而对美的了解必定是通过全然的单独才能靠近
的,只有当头脑完全单独时,它才能知道什么是美,而不是在
任何其他状态中。
单独显然不是与世隔绝,它也不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
仅仅是某些方面的例外,而全然的单独要求特别的敏感、智
慧、领悟。全然的单独意味着头脑摆脱任何类型的影响,也因
此不受社会的污染;并且要了解什么是宗教,我们必须是单独
的一这就是要为自己去发现,是否存在着某种不朽的、超越
时间的东西。
述自《克里章那穆提著作莫》
367
12 月 3 日
领会孤独
孤独与单独是截然不同的。孤独必定是要被经历过才会是
单独。孤独无法与单独相提并论。一个知道孤独的人从来无法
知道那种单独的状态。你在那种单独的状态中吗?我们的头脑
不是为单独而整合的。正是头脑的过程是分裂的,而那种分裂
知道孤独。
但是单独不是分裂的。它不是某种多数的东西,也不是受
多数影响的东西,也不是多数的结果的东西,也不像头脑那样
是装配起来的东西;头脑是多数的,头脑不是单独的一个实
体,而是通过很多个世纪装配、集合、制造起来的,头脑从来
不是单独的,也绝不会知道单独。但是,通过经历孤独来觉知
它,那单独才会产生。只有这样才会有不可估量的东西存在。
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寻求依赖,我们想要同伴,我们想要
朋友,我们想要生活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一种导致冲突的状
态。而单独的状态绝不可能是一种冲突的状态。但是头脑从来
不能察觉它,也从来不能了解它,它只能知道孤独。
遂自《克里希那谱提著作巢》
36&
12 月 4 日
只有在单独中才有天真
我们大多数人从来不是单独的。你或许会隐退到山里去做
一个隐士,但是那时从身体的角度而言,你是独自一个人,然
而你却拥有你所有的观念、你的经验、你的传统、你过去的知
识。在修道院房间里的基督教僧人并不是单独的;他与他概念
化的耶稣、与他的理论、与他的信仰和特定的受制约的教条同
在。类似地,远离世俗、独自生活的印度出家人也不是单独
的,因为他与他的记忆生活在一起。
我正在谈论的是头脑完全摆脱过去的一种单独,只有这样
的头脑才具有美德,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单独状态中才会有天
真。也许你会说:“这样太过分了吧。在这样混乱的世界上,
一个人是无法像那样生活的。在这个世界上,他要每天去办公
室,自食其力,养育孩子们,忍受妻子或者丈夫的不停的唠
叨,以及诸如此类的事。”但是我认为,我们所说的是直接与
每天的生活和行为相关的,否则,它根本毫无价值。你看,由
于这样的单独产生了一种刚健的美德,以及产生了一种纯洁而
柔和的特别的感觉。如果一个人犯了错并没有什么关系,也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这种全然单独的、不受污染的感觉,因
为只有这样的头脑才能知道或觉知到那个超越语言、超越名
称、超越一切想象的投射。
述自《克里幸那稽提著作集》
369
12 月 5 日
单独的人是天真的
悲哀的因素之一就是一个人极度的孤独。你或许有同伴,
或许有诸神,或许有很多知识,或许在社会上特别活跃,无休
止地谈论政治一大多数政治家都闲话连篇一而孤独却依然
存在。因此,一个人寻求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去杜撰一种意义
和含意。但是孤独却依然如故。所以,你能否不带任何比较地
来看它,只是照它的样子来看它,不要设法溜走,也不要试图
掩盖,或者逃避它?然后你将会看到孤独成了某种截然不同的
东西。
我们并不是单独的。我们是上千种影响、上千种制约、心
理遗传、宣传和文化的结果。因为我们并不是单独的,所以我
们是陈旧的人类。当一个人既不属于任何家庭一一尽管可以有
一个家一一也不属于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特别的责任,
而他却是单独的、完全单独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
觉一思想、行为、家庭、民族的各种形式的局外人。只有全
然单独的人才是天真的。它就是这种把头脑从悲哀中解放出来
的天真。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集》
37 C
12 月 6 日
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如果你必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文明、一种新的
艺术、全新的一切,不受传统、恐惧、野心的污染,如果你必
须创造出是你的也是我的、某种无名的东西,一个在一起的新
社会,其中没有你和我,而只有一个“我们 (ourness)”, 那
么,是否必须存在一个完全无名的、并因此是单独的头脑呢?
这就意味着必须存在一种对服从的反叛、对一种值得尊敬的人
的反叛,难道不是吗,因为值得尊敬的人是个庸人,因为他想
要某种东西一他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依赖影响、依赖他的邻居
的想法、依赖他的古鲁的想法、依赖《薄伽梵歌》⑨或者《奥
义书》或者《圣经》或者基督的教导。他的头脑从来不是单独
的。他从来不单独散步,而始终有一个同伴、一个他思想的同
伴和他一起散步。
干涉、影响和“我”的确立的全部意义就是对无名的否
定,去发现和看清这点难道不重要吗?看到这一切,问题不就
必然要出现了吗:能否立即产生既不受自己经验也不受别人经
验影响的、不受影响的头脑状态,一个不腐朽的、单独的头脑
呢?于是这里才有可能致使一个不同的世界、一种不同的文
化、一种具有幸福可能性的截然不同的社会产生。
述自《克里章那营提著作巢》
371
12 月 7 日
没有恐惧的单独
只有当头脑能摆脱一切影响、一切干涉,能完全单独
时…才会有创造力存在。
在这个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发展起来一一种如
何通过宣传、强迫、模仿来对人施加影响的技术…有无数本
关于如何做一件事、如何来有效地思想、如何造房子、如何装
配机器的书被写作出来;因此我们正在逐渐地丧失主动性
自己思考原初的东西的主动性。在我们的教育中、在我们与政
府的关系中,通过各种方法,我们正在被影响着去服从和模
仿,而当我们让一种影响力来说服我们采取一种特别的态度或
行为时,自然我们就会制造出对其他影响力的抵抗。正是在这
个制造出对另一种影响力抵抗的过程中,我们难道不正是在消
极地屈从于它吗?
难道头脑不该始终在反叛中,以至于可以了解这种总是在
侵犯、干涉、控制和塑造着的影响力吗?难道这不就是平庸的
头脑的因素之一,即它始终都处于恐惧中、处于混乱的状态中,
它想要秩序、一致、一种形式和能引导和控制的形式,而这些
形式、这些影响力在个体中制造了矛盾,在个体中制造了混乱,
而对两种影响力的选择肯定也仍然处于一种平庸的状态。
难道头脑不可以有彻底了解的能力一不是为了模仿、不
是为了被塑造一而是为了没有恐惧吗?这样的头脑不该是单
独的、并因此具有创造力吗?这种创造力不是你的和我的,它
是无名的。
述自《克里带那灣提著作集》
372
12 月 8 日
就地开始
一个具有宗教性的人不会去寻求上帝。一个具有宗教性的
人会关心社会的变革,也就是他自己的蜕变。一个具有宗教性
的人不是去做无数种仪式、跟随各种传统,生活在一个死气沉
沉的过去的文化中,无休止地解释《偈陀经》或者《圣经》,
不停地唱诵,或者出家一一这不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人;这样
的人是在逃避事实。一个具有宗教性的人是完完全全地关注对
社会的了解,这个社会也就是他自己。他不是与社会分开的。
使他自己内在发生一种完全彻底的改变意味着完全停止贪婪、
妒忌和野心;因此他并不依赖环境,尽管他是他吃的食物、他
看的书、他去的电影院、宗教教条、信仰、仪式以及诸如此类
的这些环境的产物。
因为一个具有宗教性的人是负责任的,所以他必须了解自
己,他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的产物。因此,要发现实在,
他必须就地开始,不是在寺庙里、不是在图像中一一无论这种
图像是用手还是用头脑来雕刻的。否则,他如何能发现某种全
新的事物、一种全新的状态呢?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集》
373
12 月 9 日
宗教性的头脑是具有爆发性的
我们能不能去为自己发现什么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
在实验室的科学家确实是一个科学家,他不被他的民族主
义、他的恐惧、他的虚荣心、野心和局部的要求所说服,在实
验室里,他只需要调查事实即可。但是在实验室之外,他和其
他人一样,有他的偏见、他的野心、他的民族性、他的虚荣
心、他的嫉妒,以及诸如此类的一切。这样的一个头脑无法靠
近具有宗教性的头脑。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不是从权威中心
来发挥作用的,无论是把它当作传统来积累的知识,还是它就
是经验一它确实是传统的继续、制约的继续。宗教精神不是
按照时间、即刻的结果、社会模式内部的即刻的改革来思考
的…我们说过,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不是一个讲究仪式的
头脑;它不属于任何教会、任何团体、任何思想模式。一个具
有宗教性的头脑是已经进入未知的头脑,除了通过跳,不然你
无法达到未知;你无法经过仔细地计算,然后进入未知。一个
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是一个真正革命的头脑,而革命的头脑不是
对既成的东西的一种反应。一个具有宗教性的头脑是真正具有
爆发性的、具有创造性的—创造一词不是指人们已经接受的
意义上,诸如在一首诗中、一种装饰内,或者建筑领域里的建
筑物、音乐、诗歌以及诸如此类的这一切的创造。它是指处于
一种创造的状态。
连自《克里希那臂提著作集》
374
12 月 10 日
析铸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就像所有深层的人类问题那样,祈祷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不是匆匆忙忙就可以了事的;它需要耐心、细心和有忍耐的探
究,而一个人不可能要求有确定的结论和判定。如果他对自己
没有了解,那么正是通过祈祷,他或许被引导到自我的错觉中
去。我们有时会听人说,有好几个人告诉过我,当他们向他们
所谓的上帝祈祷世间的事情时,他们的祈祷常常会得到准予;
如果他们有信念,而根据他们祈祷的强度,他们所寻求的
健康、舒适、世间的财产一他们最终会获得。如果一个人沉
湎于祈求的祈祷,这会带来自身的回报,所求的事通常会兑
现,而这就更增强了祈求。于是,这里也会有既不为事也不为
人的祈祷,而是去经验实在和上帝,这常常也会得到回答;还
有别的祈求的祈祷形式,更加微妙和迂曲,但是仍然是恳求、
乞求和供奉。所有这样的祈祷有它自身的回报,会带来它们自
身的经验;但是它们会导致对终极实在的领悟吗?
难道我们不是过去的结果、不是因此与巨大的贪婪和仇恨
的储藏库有关、以及与它们的对立面相关联吗?毫无疑问,当
我们做出请求或提出一个祈求的祈祷时,我们正在求助这个积
累了贪婪等等东西的储藏库,这会带来自身的回报,有它自身
的报酬…那么对另外一个东西的请求、对某种外在东西的请
求,会产生对真实的了解吗?
远自《克里章那静提菁作集》
375
12 月 11 日
对析铸的回答
一种祈求、恳求的祈祷永远无法发现那种不求而来的结果
的实在。只有当我们处于混乱和悲哀中时,我们才要求、祈愿
和祈祷;因为对混乱和悲哀还没有了解,所以我们便求助于
人。对祈祷的回答是我们自己的投射;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方
法,它始终会令人满意和满足的,否则我们会拒绝它。因此,
当一个人学会了通过重复使头脑安静的诀窍后,他会继续这种
习惯,而对祈求的回答显然必定是按照人祈求的欲望来造
就的。
祈祷、祈求、恳求绝不可能揭示出那个不是头脑的投射的
东西。要去发现那个不是头脑的构造物,头脑必须是宁静的
一不是通过自我催眠即语言的重复被促成的宁静,也不是通
过任何别的诱导头脑宁静的方式被促成的宁静。
被诱导、被强迫的宁静根本不是宁静。就像把小孩放在角
落里一表面上他可以宁静,但是在内心,他正在翻腾。因
此,头脑通过戒律造成的宁静绝不是真正的宁静,而被引导出
来的宁静,永远无法揭示出在其中产生实在的那种具有创造力
的状态。
选由《克里章那稽提菁作集》
376
2 月 12 日
宗教是一种信仰问题吗
正如我们通常对宗教的了解或承认的那样,它是~系列信
仰、教条、仪式、迷信、偶像崇拜、符咒和将会把你引导到你
想去的终极目标的古鲁。这个终极的真实是你的投射,这是你
想要的将会使你幸福的东西、会给你一种不死状态的确定的东
西。因此陷入这一切中的头脑会创造出一种宗教,一种教条
的、僧侣权术的、迷信的和偶像崇拜的宗教一你深陷在其中
了,头脑被淤塞了。这是宗教吗?宗教是一种信仰问题、一种
有关他人的经验和主张的知识问题吗?还是只是崇尚道德的问
题?你知道,要成为有道德的是比较容易的一一做这个而不做
那个。因为它是容易的,所以你能模仿-一种道德体系。在道德
的背后潜伏着正在成长、扩大、扩张和操控的自我。然而,这
就是宗教吗?
你必须去发现什么是真实,因为这是唯一重要的问题,而
不是你是否富裕或贫穷的问题,也不是你是否拥有幸福的婚姻
和孩子的问题,因为它们都会结束,总是会有死亡的。因此,
你必须不带任何信仰形式地去发现;你必须要有精力、自力更
生和首创精神,好让你自己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上帝。信
仰不会给你任何东西;信仰只会使你腐朽、受束缚和暗钝。头
脑只有通过有力的行动、通过自力更生才能获得自由。
选自《克里草那潜提著作桌》
377
12 月 13 日
宗教中有没有真实
问题是:宗教、理论、理想和信仰中有没有真实?让我们
来检查一下,我们所谓的宗教是什么意思呢?毫无疑问,不是
指组织化的宗教,不是印度教、佛教或者基督教一这些都是
带有他们的宣传、转化等等的组织化的信仰。在组织化的宗教
中有没有真实呢?它或许可以囫囵吞下真实,但是组织化的宗
教本身不是真实。因此,组织化的宗教是虚假的,它使人与人
相互分离。你是一个穆斯林,我是一个印度教徒,另外一个人
是基督徒或者一个佛教徒一而我们在相互争论、相互屠杀。
这其中有没有真实呢?我们不是把对真实的追求作为宗教来讨
论,而是正在讨论在组织化的宗教中是否存在着真实?我们是
如此地被组织化的宗教所制约,居然会认为其中存在着真实,
以至于我们已经相信通过称自已是一个教徒,他就是一个重要
人物,或者他就会找到上帝。
要发现上帝、发现实在,那必须要有美德,美德就是自
由,而只有通过自由,真实才能被发现一而不是在你陷人有
其宗教信仰的、组织化的宗教的控制中时。在理论、理想和信
仰中有没有真实呢?为什么你要有信仰呢?显然,因为信仰给
你安全、舒适、可靠和指引。你本身就是惊恐万状的,你想要
被保护起来,想要依赖别人,所以你制造出理想,但它阻止你
去了解那个真实存在。因此,理想成了行动的障碍。
远自《克里希那精提着作果》
378
12 月 4 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各种宗教组织就像那些属于它们的人的思想那样变得固定
而僵化。生活是一种不断的变化、一种持续的成为、一种不停
的革命,因为组织绝不可能是那么容易受影响的,它抵抗变
化,它为保护自己而成了反革命。对真实的探索是个体的,不
是聚众的。必须单独才能与真实进行交流;不是与世隔绝,而
是摆脱所有的影响和看法。思想的组织不可避免地成了思想的
障碍。
就像你自己觉知的那样,在一个所谓精神性的组织中对权
力的贪婪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这种贪婪被所有种种甜蜜的和冠
冕堂皇的语言所掩盖,然而贪婪、傲慢和对抗的烂疮得到了营
养和分享。从这点开始,产生了冲突、不宽容、派别心以及其
他各种丑陋的表现。
是否有二十或二十五人那样小型化的团体不是更明智吗?
不拘泥费用或资格,只要聚会方便,在那里心平气和地讨论如
何接近真实。为了防止任何团体变得排他,每一个成员时时可
以鼓励去参加另一个小团体;因此,它会扩大,而不是狭隘的
和狭小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从这小处起步,一个人就可以有
助于创造一个更明智和幸福的世界。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访谏录》
379
12 月 5 日
你的诸神正在区分你们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呢?
你有一个基督教的上帝,印度教的神灵,伊斯兰教有他们
对神的特定的概念一每个小宗派都有它自己特定的真理;而
所有这些真理正在变成这个世界如此多的疾病,分化着人们。
在少数人手中的这些真理,正在成为剥消削的手段。你一个接一
个地每个教派都去尝试一下,因为你开始丧失了所有的辨别
力,因为你正在受苦,你想要一种治疗,你接受任何宗派提供
的任何治疗,无论是基督教、印度教,还是别的宗教。因此,
怎么样了呢?你的诸神正在区分你们,你信仰的上帝正在区分
你们,而你还在谈论人类的手足之情、神的统一性,与此同
时,你又否定你想要发现的事物,因为你把这些信仰当作突破
局限最有力的手段来执著,结果反而强化了局限。
这些事情是如此的明显。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善作巢》
38 C
12 月 16 日
真正的宗教
你知道什么是宗教吗?它不在诵经中,不在礼拜或者其他
仪式中,它不在对着锡制的神像或者石像的礼拜中,不在寺庙
或者教堂里,不在对《圣经》或《偈陀经》的阅读中,也不在
对一个神圣的名字的重复中,或者尊崇由人们发明的一些其他
的迷信中。这些都不是宗教。
宗教就是善良的情感,就像河流那样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的爱。在这种状态下,你将发现,根本不会再有任何探求的片
刻出现;这种探求的停止就是某种截然不同的事情的开端。对
上帝、真实、完善的感觉的探求一不是对善良和谦逊的培
养,而是寻求超越头脑的发明和诡计的某种东西,这意味着对
某种东西有一种感觉,要去其中体验,要成为它一这才是真
正的宗教。但是,只有当你离开了为自己挖掘的水池,向往进
入生命之河时,才能达到。然后生命会有一种的令人意想不到
的方式来照顾你,因为你不需要再照顾自己了。生命将会带着
你一起前进,因为你是它的一部分了;此时就不会存在安全的
问题、人们怎么说的问题,这就是生命之美。
选自《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381
2 月 7 日
一种不可思议的逃避
对上帝探询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呢?这个探询是真的吗?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它是逃避现实。因此,我们必须自己非
常清楚,这种对上帝的探索是不是一种逃避,还是在万物中探
询真实一在我们关系中的真实、在事情价值中的真实、在观
念中的真实。如果我们探询上帝,仅仅是因为我们厌倦了这个
世界和它的痛苦,那么这就是一种逃避。于是我们就创造了上
帝,也因此它就不是上帝。在教堂里、在书本里的上帝显然不
是上帝一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逃避。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在一
套排外的行为中,而是在我们所有的行为、观念和关系中设法
寻找真实,如果我们寻求对食物、衣服和住处的正确评价,因
为我们的头脑具有清晰和了解的能力,那么当我们寻求真实
时,我们将会发现它。这就不是一种逃避。但是如果我们就世
俗的事物诸如食物、衣物、住处、关系和观念都是混乱不清
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发现真实呢?我们只能杜撰真实。
因此,上帝、真实或者实在并不是可以被一个混乱的、受
制约的、有局限的头脑所了解的。这样的头脑如何来思考实在
或上帝呢?首先就要解除自身的制约,它必须把自己从自身的
局限中解脱出来,只有此时它才能知道什么是上帝,显然,不
是在此之前。实在是未知的,已知的东西并不就是真实。
选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集》
382
12 月 18 日
你的上帝不是上帝
一个信仰上帝的人永远都无法找到上帝。
如果你向实在敞开,就不可能存在对实在的信仰;如果你
向未知敞开,就不可能存在对它的信仰。毕竟,信仰是一种自
我保护的形式,只有见识短浅的头脑才会信仰上帝。看看战争
期间飞行员们的信仰,在他们扔炸弹的时候,他们说上帝是他
们的同伴!所以当你屠杀、剥削人的时候,你信仰上帝:你崇
拜上帝,继续无情地勒索金钱来资助军队一你口中还说你相
信仁慈、慈悲和善良…只要信仰存在,未知就绝不可能存
在;你无法思考未知,思想无法衡量它,头脑是过去的产物、
昨天的产物,这样的头脑如何向未知敞开呢?它只能投射一种
形象,而这个投射不是真的;因此,你的上帝不是上帝一它
是你自己制造的一种偶像,你使自己满意的一种形象。
只有当头脑了解它自身的全部过程,并且到达了终点,实
在才可能存在。当头脑完全是空的一只有此时它才可能接受
未知。在头脑了解与财产、与人的这些关系的内容、建立起正
确的与万物的关系之前,它是不会净化的。在它了解关系中的
冲突的全部过程之前,头脑也不可能是自由的。只有当头脑整
个宁静了、完全静止了、不投射了,当它不寻求而且彻底安静
了一一只有此时永恒和无时间性才会产生。
选自《克里希哪穆提著作集》
383
12 月 19 日
具有宗教性的人
当头脑说,“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上帝,是否存在着爱”
时,也就是说,当没有记忆的反应的时候,头脑会处于什么状
态下呢?请不要马上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你回答,你的答
案只是你对它应该或不应该的认识。如果你说,“这是一种否
定的状态”,那你正在将它与你已知的东西相比较;因此,你
说“我不知道”的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
因此,有能力说“我不知道”的头脑是处于可以去发现任
何事物的唯一的状态。但是说“我知道”的人,他对人类的各
种经验作了大量的研究,他的头脑已经承受了信息的负担、百
科全书式的知识,他还能去经验不会被积累的东西吗?他感到
这样做会极其艰难。当头脑将一切所获得的知识放在一边时,
当对它而言不存在佛陀、基督、大师、老师、宗教、语录时,
当头脑完全是单独的、未被污染时,这意味着已知的活动已经
结束一只有此时才会有彻底的革命、根本改变的可能性…
具有宗教性的人是不属于任何宗教、国家和民族的,他内在完
全单独,处于不知 (not-knowing)的状态,对他而言,神圣
的祝福就此产生了。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某》:
384
12 月 20 日
我不知道
如果-一个人真正能来到“我不知道”的那种状态,那么这
也就表明了他具有一种特别谦逊的感觉,没有知识的傲慢,没
有自作主张提出答案来制造深刻的印象。当你能真实地说:
“我不知道”时,能这样说的人极其罕见,那么在这种状态下,
一切恐惧都停止了,因为所有识别的感觉、对记忆的探查已经
结束了;不再有对已知领域的探究这回事了,此时特别的事就
出现了。如果你还能理解我正在说的事,不只是语言上,而是
你真实地体验到它,你就会发现当你能说“我不知道”时,一
切的制约已经结束了。那么此时头脑的状态是什么呢?
我们正在探询某种永久一时间意义上的永久,某种不朽
的、永恒的东西。我们看到,我们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变动
的,出生、衰退、死亡,而我们的探询始终要在已知的领域中
建立起永存的东西,但是这个真正神圣的东西是超越时间度量
的;它不是可以在已知领域内被发现的,已知只有通过思想才
能运作,这是记忆对挑战的回应。如果我看到这点,并且我想
发现如何来终止思想,那么我要怎么办呢?毫无疑问,我必须
通过自知,觉知我思想的全过程。我必须看到根植在已知和记
忆中的每个思想,无论它有多么微妙,多么高傲,或者多么不
光彩和愚蠢,如果我看得非常清晰,那么当头脑面临巨大问题
的时候,它就具备说“我不知道”的能力,因为它没有答案。
选白《克里希那移提著作集》
385
12 月 21 日
超越各种信仰的局限
在我看来,成为一个有神论者或者一个无神论者两者都是
荒谬的。如果你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上帝,你就既不是一
个有神论者,也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因为在这个觉知中信仰是
完全没有必要的。这就是一个不觉知的人,他只是希望和猜
想,指望信仰或不信仰来支持他,并引导他用一种特定的方式
来行动。
现在,如果你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它,作为一个个
体,你会为自己去发现某种超越了一切信仰的种种局限、超越
语言幻想的真实。但是这个—一对真实或上帝的发现—要求
具有大智慧,它不是我信仰或不信仰的主张,而是对由于缺乏
智慧而造成的障碍的认识。因此要发现上帝或真实一我说这
样的一种东西存在,我已经领悟到它一一要认识它、领悟它,
头脑必须摆脱经年累月基于自我保护和安全所造成的一切障
碍,你无法只是通过口头上说你是自由的来摆脱保护。要穿透
这些障碍之墙,你必须要有大智慧,不仅仅是智力。在我看
来,智慧就是完全和谐的头脑和心灵;于是不用要求任何人,
你自己将会发现什么是那个真实。
选自《克里希那穆提菁作巢》
386
12 月 22 日
摆脱时间之网
如果没有禅修,就没有自知;如果没有自知,就没有禅
修。因此,你必须开始知道,你是什么,你不可能不从近处入
手,不去了解你每天思想、感觉和行为的过程而走得很远。换
言之,思想必须了解它自己的运作,当你看见在行动中的自己
时,你会观察到思想从已知到已知的运动,你无法思考未知,
你所知的不是真实的,因为你所知的只是在时间中的。摆脱时
间之网关系重大,不要去思考未知,因为无法思考未知。你祈
祷得来的答案是已知的。要获得未知,头脑本身必须要成为未
知。头脑是思想过程的结果、时间的结果,这个思想过程必须
结束。头脑无法思考永恒和无时间性的东西;因此头脑必须摆
脱时间,头脑的时间过程必须被消解。只有当头脑完全摆脱了
昨天,也因此不把它当作到达未来的手段而用于现在,它就有
能力获得永恒吗…
因此,在禅修中我们的关注点在于了解自己,不仅仅是表
面上,而且是内在的、隐藏在意识中的全部内容,不了解这一
切和摆脱它的制约,你就不可能超越头脑的局限。这就是为什
么思想的过程必须停止,而这个停止必须要有自知的存在。因
此,禅修是智慧的开始,是对自己头脑和心灵的了解。
远自《克里希那穆提菁作菜》
387
12 月 23 日
禅修
我正在一步一步地探究什么是禅修。请不要等到最后,希
望得到一个如何禅修的完整记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禅修
的一部分。
现在,一个人必须要做的就是要觉知思想者,不要想解决
矛盾,使思想和思想者得以整合。思想者是一个将知识当作经
验来积累的心理实体;他是被时间束缚的中心,这个中心是受
到永远变化着的环境影响的结果,从这个中心出发,他看、他
听、他经验。只要一个人不了解这个中心的结构和解剖学上的
构造,那必然始终会存在着冲突,而一个处于冲突中的头脑不
可能了解禅修的深度和美丽。
在禅修中,不可能有思想者,这就意味着受到要达成目的
的欲望驱策着的思想必须终止。禅修与达成目的毫无关系。这
不是一个用特定的方式来呼吸的问题,或者看着你的鼻子,或
者唤醒力量来表演特定的把戏,或者任何诸如此类的幼稚而愚
的行为…禅修不是与生活分开的,当你在开车或坐在公共
汽车上时,当你在漫无边际地聊天时,当你自己在树林里散步
或者看着风中飞舞的蝴蝶时一无选择地觉知这一切就是禅修
的一部分。
述自《克里希那移提著作巢》
388
1 但月 24 日
了解一种思想的全部内容
不成为任何东西是自由的开端。因此,如果你能去感受和
探究这点,在你变得觉知的同时,你将会发现你不是自由的,
你正在被许多不同的东西所束缚,而同时头脑又希望获得自
由。你能看到这两者是矛盾的,因此,头脑必须去调查为什么
它会执著于他物。这一切意味着艰苦的工作,要比去办公室上
班、比任何体力劳动、比一切装配技术要费劲得多。因为谦
.
逊、智慧的头脑是没有自我中心地关注自身,因此,必须要特
别地警觉、觉知,这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都要艰苦地
劳动…这要求坚持做,因为自由来之不易。一切都是阻碍
一
你的妻子、你的丈夫、你的儿子、你的邻居、你的神、你
的宗教、你的传统,这一切都在阻碍着你,而你已经造就了它
们,因为你想要获得安全。一直在寻求安全的头脑永远无法找
到它。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中稍微看一看,你就知道没有安全这
样东西。妻子会死去、丈夫会死去、儿子会离开一这些事总
会发生。生活不是静止的,尽管我们喜欢使它这样。没有一种
关系是静止的,因为一切生命都在运动。要把握的要点就是,
真实是被看、被感受的,而不是被争论的。然后在你开始探察
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它确实是一个禅修的过程。
但是不要被语言所催眠。要觉知,思想,要知道它触发的根
源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一这就是禅修。了解了一种思想
的全部内容,也就揭示了头脑的整个过程。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着作巢》
389
12 月 25 日
点燃自我觉知的火焰
如果你发现很难觉知,那就试验一下,把一整天出现的每
一个思想和感觉记录下来,记录你对嫉妒、羡慕、虚荣、好
色、性欲、你说话的目的等等的各种反应。
在早饭前,花些时间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一一这样你或许有
早点上床的必要,把一些社会事务放在一边。如果你无论何时
都能把这些事记录下来,晚上睡觉前,察看你一天所记录的一
切,不作判断、不指责地研究和检查,那么你将开始发现你的
思想和感觉中、欲望和语言中隐藏的原因…
现在,重要的事就是用自由的智慧来研究你记录下的东
西,在研究过程中,你将会变得觉知自己的状态。在自我觉
知、自知的火焰中,冲突的原因会被发现、被烧掉。你应该继
续记录你的思想和感觉、意图和反应,不是一次或两次,而是
很长的一段日子,直到能马上觉知到它们…
禅修不仅是要不断地自我觉知,而且要不断地自我放弃,
有正确的思想,才有禅修,从中就有智慧的宁静;在这种宁静
中,这个最高的被领悟了。
记录下一个人的思想和感觉、自己的欲望和反应,会产生
一种内在的觉知,无意识与意识的相互合作,这反过来又导致
整合和了解。
选自《克里希那潜提访谈录》
390
12 月 26 日
禅修的方法
真实是不是某种最终的、绝对的和固定的东西?我们喜欢
它是绝对的,因为这样我们问以在其中获得庇护,我们喜欢它
是永久的,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占有它,在其中找到幸福。真
实是不是绝对的、持续的、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体验呢?经验的
重复仅仅是记忆力的培养,在那些宁静的片刻,我可以体验到
一种特定的真实,但是如果我通过记忆来执著于这个经验,并
使它绝对化和固定化一这还是真实吗?真实是不是记忆的持
续和培养呢?或者当头脑彻底安静时,真实才能被发现吗?要
是头脑不陷于记忆,不把记忆作为识别的中心来培养,而是觉
知我正在说的一切、我正在我的关系中和我的活动中所做的一
切,看清在一刻接一刻中的一切真实—一那么毫无疑问,这就
是禅修的方法。只有当头脑安静时,才有可能理解,只要头脑
对自己是无知的,它就无法安静;这种无知不是通过各种戒律
的形式、通过遵循各种古代或现代的权威能够赶走的。
信仰只能产生对抗和孤立。哪里有孤立,哪里就不可能有
宁静;只有当我了解相互冲突中的各种实体构成了的“我”、
了解自己的全部过程时,宁静才会来临。由于这是一件极其费
劲的事,我们就求助于别人,学习我们所谓的禅修的各种诀
窍。头脑的决窍不是禅修。禅修是自知的开始,如果没有禅
修,也就没有自知。
选自《克里素那营提著作巢》
891
12 月 27 日
创造状态中的头脑
禅修就是把头脑装配在一起的一切东西都撤空。如果你
这么做—或许不这么做,但是这没有关系,请听这点一你
会发现头脑中有一个特别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由。
因此,你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求自由,而不是等待,希望到
最后才自由。你必须在你的工作中、在你的关系中、在你所做
的一切中找到自由的意义,此时你会发现禅修就是创造。
创造是我们都用得如此轻巧、如此轻易的一个词。一个画
家在画布上抹上了一些色彩,就会对此感到极度兴奋,这是他
的自我实现,也即是表明他以此表达了自己;这是他获得金钱
和名誉的市场一他称之为“创造”!每个作家都搞“创作”,
并且有各种“创作”流派,而这一切与创造无关。这都是生活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的头脑受制约的反应。
我所说的创造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它是处于创造状态
的头脑。它或许表达或许不表达这种状态,表达只有很少的价
值,创造的状态没有原因,因此处于这种状态的头脑,每个片
刻都在死去、生活着、爱着和存在着。这个整体就是禅修。
选自《克里带那移提著作某》
392
12 月 28 日
即刻铺设基础
一个寂静的头脑并不是在寻求任何类型的经验。如果它不
是在寻找并因此完全安静下来,没有任何过去的运动,并因此
摆脱了已知的话,如果你已经走了那么远,那么你将会发现,
那里也存在着一种不被识别的、无法解释的、无法诉诸语言的
未知的运动一—那时你将会发现有一种无边无垠的运动。这个
运动是永恒的,因为其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也没有可经
验的东西,也没有东西可以获得和成就。这样的头脑知道什么
是创造一一不是画家、诗人和夸夸其谈者的创造,而这个创造
没有动机、没有表达,这个创造就是爱和死。
这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事情就是禅修之法。
一个想要禅修的人必须了解自己。没有对自己的了解,你
无法走得远;无论你企图想走得多远,你只能走到你自己投射
的那么远;而你的投射并不是很远,非常近,不会把你引到任
何地方。禅修是即时即刻铺设基础的过程,于是这就不需要做
任何努力,自然会产生这种寂静的状态。而唯有此时才会存在
着一个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经验和超越了领会的头脑。
选自《克里希那精提著作巢》
393
12 月 29 日
发现宁静
如果你已经做了对什么是禅修的探究,已经了解了思想的
全过程,那么你将会发现头脑完全是寂静的。在头脑的全然的
寂静中,没有观照者、观察者,因此也根本没有经验者;没有
聚集经验的实体,聚集经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头脑的活动。不
要说:“这就是三昧 (samadhi)@”一这是胡说八道,因为
你只是在书中读到过它,没有自己发现它。在语言和事实之间
有着天壤之别。语言不是事实;门这个词不就是门。
因此,禅修就是净化以自我为中心来运作的头脑。如果你
已经在禅修中走得这么远了,你就会发现一种完全空灵的宁
静。头脑不被社会污染,不再服从任何影响力和任何欲望的压
力,它完全是单独的,是处于单独的和原原本本的状态,它是
天真的。因此,才会产生一种无时间和永恒的可能性。
这整个过程就是禅修。
选自《克里希那稽提著作集》
394
12 月 30 日
心灵的慷慨大度是禅修的开始
我们将要讨论需要某种能把事物穿透得非常深的头脑的东
西。我们必须从近处着手,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从近处开
始,不知道如何开始第一步,我们就无法走得很远。禅修之花
开就是善,而心灵的慷慨大度就是禅修的开始。我们已经讨论
了很多关于生活、权威、野心、恐惧、贪婪、妒忌、死亡和时
间的事情;我们已经讨论很多事情了。如果你观察,如果你已
经探究了它,如果你已经正确地倾听了,这些都是为了头脑能
够禅修而打下的基础。如果你野心勃勃,就无法禅修一一你可
以与禅修这个概念玩一玩。如果你的头脑是受权威支配的,被
传统、认可、顺从所束缚的,那么你就不会知道关于这个特别
美丽的禅修是什么…
正是通过时间来追求自我实现妨碍了一个人的慷慨大度,
而你需要一个慷慨大度的头脑一不仅仅是一个宽广的头脑、
充满空间的头脑,而且也是一颗没有思想、没有动机去给予的
心灵,不寻求任何回报。但是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只是给予
一这种没有限制、毫无保留、自发的乐善好施的品质是必要
的。没有慷慨大度、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禅修一这就是摆
脱了傲慢、绝不去爬成功之梯、绝不知道讲究名望;这就是每
天每分钟对凡是已有的成就的死去。只有在这样肥沃的土壤
上,善良才能生长、才能开花。禅修就是善良之花开。
述自《克里带那灣提著作巢》
12月31日 禅修是生活之必需
要去了解有关影响力这个全部的问题,经验的影响力、知识、内在和外在动机的影响力一要发现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要看清在所谓的虚假中的真实一这一切都要求有深刻的洞察力、对事物如实深入内在的理解力,难道不是吗?毫无疑问,这个全过程就是禅修之法。
就像美是必需的那样,禅修也是生活之必需、我们每天的存在之必需。对美的洞察、对事物、丑陋的敏感就和对美的敏感一样,是基本的一去看一棵美丽的树、夜晚可爱的天空,去看当太阳落山、广大的地平线上云层的聚集。对美的觉察和对禅修方法的了解,这一切都是必需的,因为这一切就是生活,就像你也要去办公室、要吵架、会痛苦、会有永久的紧张、焦虑、会有深深的恐惧、爱和饥饿。现在对这个存在的全部过程的了解一各种影响力、悲哀、每天的紧张、权威的见解、政治的行为等等一一这一切都是生活,对这一切的了解和使头脑自由的过程就是禅修。
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生活,就始终会有禅修的过程、始终会有沉思的过程,而不是关于某件事的沉思的过程。去觉知存在的这整个过程、去观察它、冷静地进人它并且摆脱它,这就是禅修。
注释
①古鲁(guru), 印度教和锡克教的宗教教师或领袖的称谓。
②自性,梵文原意为“呼吸”,引申为宇宙灵魂。
③《偈陀经》,又译《歌经》,印度教经典之一。
④《奥义书》(Upanishads), 原意为“近坐”,引申为“师生对坐所传的
秘密教义”;亦称“吠檀多”,意即“吠陀的终结”。婆罗门的古老哲
学经典之一,吠檀多哲学的来源和重要经典。
⑤商羯罗,(788 一 820)印度中世纪伟大的哲学家。
⑥沙丽,印度女性民族服装。
⑦业 (Kama), 一切身心活动。最早见于《奥义书》,是婆罗门教、耆
那教等袭用的术语。
⑧克里须那 (Krishna), 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湿奴的主要化身。
⑨《薄伽梵歌》,印度教的重要经典,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摩诃婆罗
多”的一部分。
0 三昧 (samadhi), 指心与静虑的对象冥合为一,主客观完全融合,是
修持的最高目标。
中英文书名对照
l.《生命的注释》(Commentaries on Living, Series 1 and 2, Volumes 1,
2, and 3. Wheaton, IL: Quest Books, 1956,1958,1960)
(中文版本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年 7 月)
2.《克里希那穆提著作集》(Collected Works of J.Krishnamurti, 17
Vols.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1991,1992.
3.《教育和生命的意义》(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Re
Print. San Francisco: Harper SanFrancisco, 1953.
4.《最初和最终的自由》(First and Last Freedom. Reprint. San Francis-
Co: Harper SanFrancisco, 1954.
(中文版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年 7 月第 1 版)
5.《克里希那穆提访谈录》(Krishnamurti Interviews 共 1 一 92. Krish-
Namurti Foundation of America Archives, Ojai, California.)
6.《未来的生话》(Life Ahead.. Reprint. New York:Harper&. Row, l 963.)
7.《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Think on These Things. 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1964.
(中文版已由群言出版社出版,2004 年 11 月第 1 版)》